不談小事的人,最有出息

01

但丁說:

“語言作為工具,對於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騎士的重要。最好的駿馬適合於最好的騎士,最好的語言適合於最好的思想。”

但是,人與人之間終究是有差距的,而這種差距就包括語言交流上的差異。

在朋友圈中,有這麼一個現象。

思想平庸的朋友坐在一起,聊的便是明星八卦及生活瑣事等小事。

而優秀的朋友走在一起,提及的則是學識修養、職業晉升等信息。

不談小事的人,最有出息

02

你的朋友圈

暴露了你的生活層次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總是傾向於和自己的同類待在一起。

美劇的《生活大爆炸》就很好表現了這種“層次等級”概念。

該劇描述了一群高智商死宅,他們都是一些物理學、宇宙學等領域的拔尖人才。

然而,當其他平凡人的角色加入時,由於不一樣的思想的碰撞,製造出無數笑料。

天才認為凡人一無所知,凡人嫌棄他們各種怪癖,沒有生活常識。

不談小事的人,最有出息

在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同頻共振。

說到底,由於人們學習、閱歷、智商等一系列綜合能力的差異,普通人和天才們說不到同一個頻道。

比如:當普通人在問愛因斯坦是誰時?天才們早就談到相對論甚至更遠了。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舒適區,朋友圈也是如此。

兩個連簡單交流也無法理解甚至解釋都聽不懂的人不可能會走到一起。

普通人的朋友圈不會談什麼天文地理,交流的只是一些簡簡單單的芝麻小事,或某某又借我錢了?哪個同學找對象了?

但優秀的人不一樣,他們的閱歷和學識更廣。

這足以讓他們上溯遠古,猿人時代,下及地理,太平洋或北極圈等一帶。

古人說:觀其友,知其人。

通俗來講,就是你的朋友圈,暴露了你的生活層次。

不談小事的人,最有出息

03

學習他人優點

讓自己越來越優秀

有一次過年,我返回故鄉。

一位舊友結婚請吃飯,照以往印象,她的性情很是內向,羞於表達,也不會說話。

然而,在那場宴席上,她的談吐完全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坐上的她言辭流暢,一舉一態都很優雅,毫無偽飾,落落大方,似乎任何人說什麼,她都能適時地應對,予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同為一個內向的人,對她的這種變化,我有著濃厚的好奇心。

於是,當客人全都散去,所剩無幾之時。

我直率地問道:你為什麼變得越來越優秀了呢?今天的你表現也太精彩了!

因為我們曾經都有著一樣的困擾,心領神會你的她就笑了笑,招了招手,答道:

“因為我學會了向身邊的朋友學習。

我有一個朋友比較有演講天賦,挺會講故事。

她總能把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以及歷史故事說得幽默有趣。

在她的影響下,我學習她的講話方式,注意別人和她說話的區別點。

週末一到,我便待在臥室讀語言表達、情商禮儀學、經典名著等等多類的書籍......”

不談小事的人,最有出息

聽完她的話,我幡然醒悟。

原來,學習不僅侷限於書本知識,生活才是我們學習的最好場所。

沒有人沒有缺點,更沒有人沒有優點。

只要我們學會觀察,善於發現,知道總結,向周邊的朋友學習他們的優點,也能改變自身的缺點,讓自己越來越優秀。

如果你遇到10個朋友,哪怕他們每個人身上只有一個優點,你全部吸收,身上就會有十個閃光點。

但其實,你遇到的朋友肯定不止10個,那再加上陌生人呢?一年有300多天,可想而知,這個數量之龐大,卻對你影響較深遠。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只要我們時刻向身邊所有朋友虛心學習,就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不談小事的人,最有出息

04

真正出息的人

開口也是大事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偉大領導人毛澤東。

1913年春至1918年暑,毛澤東就讀於“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後又改名“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當年的一師大學習條件比較差。

為拋開這些因素,鍛鍊意志,堅持學習,毛澤東每天故意坐在鬧市口認認真真地捧讀書籍,以培養自己看書的靜心、恆心。

毛澤東學習的動力來源於他救國救民的志向。

他這樣表述自己這種“源”的張力,除了不談女人以及生活上不談瑣事以外,就連同伴連生活中的瑣事是不談的。

有一次在一個青年的家裡,他和毛澤東談起‘買肉’的事情,並且當面叫傭人來和他商量,叫傭人去買。

毛澤東動怒了,以後就不和他來往。毛澤東說:“我和朋友只談大事,只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

不談小事的人,最有出息

在那青春洋溢的歲月裡,毛澤東只談大事,一心向學,更顧不上自己的日常“生活質量”,也不注重簡單的飲食打扮。

儘管他簞食瓢飲、穿著樸實,卻把身上的錢大都花在買書和訂報上。

毛澤東還說過“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立志報國的他的確將這種“只爭朝夕”的學習和立業精神分毫不差地貫徹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該努力的青年時代,毛澤東毫不鬆懈,哪怕與朋友交流,他也只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事!

不談小事的人,最有出息

05

由此可見,好的交流是一門藝術活,需要腦與心的結合。

有意義的社交,絕不是一群人的胡亂狂歡、海吃海喝。

它應該是一群志同好友的聚集。

在聚集中,他們會分享高質量的資源,相互實現自我價值。

英國有句諺語:“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們如能正確地運用它,一次足矣。”

但如果我們的交流只停於表面的膚淺,那麼這種圈子,其庸俗性可想而知。

你若庸俗,朋友想必庸俗。

你若向上,朋友也會向上。

你若和他們討論學習,慢慢地,自己的圈子也會越來越有意義。

你若和他們少談小事,而聚焦學習探討、職業晉升等一系列大事,你自己也會越來越有出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