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会好吗?烂片不死,只会逐步凋零

花钱看烂片,骂声一条街。

曾几何时,这是中国观众在电影院看完电影后的真实写照。辛辛苦苦挣钱,本想去电影院轻松娱乐一下,但不曾想"影片太烂,无法观看",甚至有直接走出电影院的冲动。"烂片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成为许多人观影后的口头禅,借此也宣泄了所有对于影片质量的不满。

但烂片真的变多了吗?

笔者统计了2013-2017年票房前10名影片的情况,发现真实的结果可能有点出人意料。

中国电影会好吗?烂片不死,只会逐步凋零

2013-2017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前10名平均票房

在2013-2017年这5年时间里,中国电影年度总票房由218亿增长至556亿,翻了2.5倍,年度票房前10名的门槛由4.3亿提高到11.6亿,平均票房也由6.5亿提高到20.4亿,增长了3倍多。截至到25日,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了520亿,如果按照年度的平均增速,2018年总票房就完全有希望达到600亿。

中国电影会好吗?烂片不死,只会逐步凋零

日益增长的观影人群

"羊毛出在羊身上",观众用脚投票造就了票房的高速增长。票房在提高,那么这些头部影片质量有在提高吗?

笔者统计了2013—2017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前10名的豆瓣均分,发现这些在票房赚得盆满钵满的影片,口碑整体稳定在6.5—7分之间。一般而言,豆瓣评分6.5以上的影片基本属于"可食用"的类型。

中国电影会好吗?烂片不死,只会逐步凋零

2013—2017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前10名豆瓣均分

但是如果就此认为,市场上票房好的电影就一定口碑好,那就大错特错了。平均起来的分数,可能会掩盖不同影片的差异,甚至有时候这种差异是很大的。

中国电影会好吗?烂片不死,只会逐步凋零

电影《澳门风云3》发布会

这5年的50部影片中,2016年出产的《澳门风云3》得分最低,豆瓣评分4.1分。而2014出产了评分最高的《星际穿越》,豆瓣评分9.2分。后者的票房远低于前者。由此可见,口碑与票房并不是完全呈正比,甚至有时候出现明显的分化。

中国电影会好吗?烂片不死,只会逐步凋零

电影《盗墓笔记》杀青发布会

2016年头部影片得分最低,豆瓣评分6.6分,其中低于5分的电影还有4.7分的《盗墓笔记》和4.9分的《长城》,二者的票房成绩均为10亿。但其实,同年也出产了9.1分的《疯狂动物城》,票房成绩为15亿,口碑与票房的分化最为厉害。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在这5年中是最为转折性的一年,中国电影结束了年均35%以上的增速,2016年增速陡降为3%,市场被猛泼了一盆凉水,中国电影由此进入到了深度的调整期。

中国电影会好吗?烂片不死,只会逐步凋零

《摔跤吧!爸爸》新闻发布会

2017年的总体评分有所提高,前10名中低于5分的电影只有《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大部分影片在6到7分之间,其中贡献了一部9.1分的《摔跤吧!爸爸》。

中国电影会好吗?烂片不死,只会逐步凋零

2018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前10名

从目前来看,2018年的情况最好。不仅前10名电影的平均票房提高到了23.4亿,而且豆瓣均分也提高到了7.1,超过了前5年所有年份的均分。其中,还贡献了口碑与票房齐飞的《我不是药神》这一现象级影片,豆瓣评分达到8分以上的就有4部。不出意外,取得了8.3分的《红海行动》坐拥了近37亿的票房,有望荣膺今年的票房冠军,也将是近6年来含金量最高的年度票房冠军。

中国电影会好吗?烂片不死,只会逐步凋零

电影《红海行动》发布会

客观地讲,中国电影市场正走向成熟,口碑和票房正慢慢变得相关甚至强相关,这一过程既与电影工业对于商业片模式的理解和运作水平不断提高有关,更与出钱出力,操心操累的观影人群审美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好的电影市场会培育好的观众,但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更重要的是,审美能力提高的观众会教育好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会好吗?烂片不死,只会逐步凋零

电影《我不是药神》

在这种成长阶段,烂片不死,只会逐步凋零。

不过,这也算很好的结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