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是一生最坏投资,这样的观点你同意吗?

李开复想推动他自己的共享出行、无人驾驶、电动汽车业务,我当然知道他想干什么,因为我目前在做的新能源媒体项目,采访/编辑/发布的内容方向就是共享出行、无人驾驶、电动汽车。

在我看来,教育是回报率第一高的投资,房产是第二,车子怎么也能算个第三(若算作投资而非消费)。

对于这种极端的言论,我觉得自己会有几个问题反问这位知识分子:

1、您与您家人名下真的一台车都没有?

2、如今中国有着接近3000万的汽车年销量,您觉得买车的3000万人都是愚蠢的资产投资人?

3、您不觉得,在三四线城市和广袤的乡镇农村,汽车租赁业务完全不如自家买的一个几万元自主小车好使吗?

4、更别提在三四线城市和广袤的乡镇农村推广自动驾驶技术了,配套的硬件软件设施得花费多么巨额的成本。

说到底,他说的这句话,没有顾及到多数群众的感受,只体现出一个商人的逐利本性。

我来说说为何购买一台汽车,会成为人生中第三优秀的“投资”吧:

1、汽车是移动的家,家的本质是“守护

”。上了中控锁,你就不怕地铁摸大腿的猥琐大叔,就不怕深夜加班回家打不上车/上了不归的滴滴。

2、汽车是家里人谈心的地方。在家里,多数时候大家都各干各的事情,儿子窝房间打游戏,大人看电视,姐姐出去约会了。只有在车里,大家在一个几平方米的小空间里,除了听听歌就是聊天了,天伦之乐是也。共享的车子没有这种气氛,你不会在别人屋檐下聊自家的天。

3、我就不放地图炮了,但的确很多中国人有私德没公德,共享的东西随便豁。特别我媒体圈也是一团糟,试驾车各种闯祸,各种脏,恨不得5天就让它锐减3个月使用寿命。你买了自己车,悉心养护,它就是家里成员之一。从接送怀孕的夫人上下班,到接送孩子上学,这是家庭顶梁柱体现责任的时候了,只有在自家车子里才能完成。

4、有自己车子就是便利。有一位10年没见的高中同学来聚会,聊不到2小时就赶飞机回程,我说不如送你去机场吧,这样子我们还能多聊1个小时。

5、有车子就有诗和远方。年前我夫人说想去乌镇,但春节期间要完成“地铁 - 飞机 - 火车 - 出租”的转接不容易,我说就开车吧。花了1.4天,我们开到了乌镇,在木心先生的美术馆门前拍了照。

买车是一生最坏投资,这样的观点你同意吗?

朋友借我开的私家车,50多岁的T1

6、车子能让你的生活工作节奏更具灵活性。又比如突然接到一个明天早上去北京开会的邀请函,我现在就能驱车去白云机场飞走,风雨无阻。

7、车子能给你省下很多很多时间,公交2小时才能到的地方,开车1小时就到了。我开车的时候还会听听讲座视频,在安静的环境内学习更多知识,而不是在地铁里头与群众的体味较劲。

8、噢对了,我是汽车媒体人,我毕业一年就贷款60%多买了人生第一台车。我当时的想法是,我做这行的,再穷也得买一台车一边开一边学,买不起合资的买自主,买不起自主的买二手自主,买不起二手自主就贷款买二手自主。

9、如果车是一种投资,那就是对你人生的投资,对你的见识、阅历、圈子、时间、家庭责任、人生财产安全的全方位全天候的投资,绝不是李开复偷换概念的96%无效利用率。要知道,

好车与烂车区别不大,但有车与没车的生活,区别很大!

10、知道为什么购买汽车需要缴纳购置税,而买空调、买冰箱、买电吹风不用吗?知道为什么汽油价格里面有“教育附加税”和“城建税”吗?因为购买私人汽车、使用私人汽车,就是在行使一种特权,因此你需要比其他消费者承担更重的社会义务,为教育事业和城市建设提供一点力量。

买车是一生最坏投资,这样的观点你同意吗?

守护家人,提供便利,节省时间,构成社交圈子,更快更安全地去更远的地方,得到更多的人生阅历。这或许是你能用最低成本买到的、最高利用率的特权了。

编辑于 2018-12-17・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