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僅僅是飲品嗎?並不!專家:這裡有很多學問!

我國的茶葉主要分為綠茶、紅茶、黃茶、烏龍茶、白茶

黑茶6大類,每一類茶的茶性各有不同,對人體的影響也大不相同,故適宜的體質也不同。中醫學裡把人的體質大致分為寒性、熱性、虛性、實性。再具體深入可劃分成平和體質、溼熱體質、痰溼體質、陽虛體質、陰虛體質、氣虛體質、血瘀體質、氣鬱體質、特稟體質九大類。

茶水僅僅是飲品嗎?並不!專家:這裡有很多學問!

每種體質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特點,每種茶飲也有自己的獨特的功效,人們要根據自身體質的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對症茶飲。

茶水僅僅是飲品嗎?並不!專家:這裡有很多學問!


1.性寒的 綠茶

茶水僅僅是飲品嗎?並不!專家:這裡有很多學問!

西湖龍井、安吉白茶、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等。

適合體質偏熱、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飲用。天熱、心躁之時品飲,給人清涼爽新之感。綠茶有很好的防輻射效果,非常適合常在電腦前工作的人。

禁 忌:肝臟病人忌喝,綠茶中咖啡鹼經肝臟代謝,飲茶過多影響損害肝功能。孕婦、胃寒和手術病人不宜喝。

2.性寒的 黃茶

茶水僅僅是飲品嗎?並不!專家:這裡有很多學問!

君山銀針、蒙頂白芽、霍山黃芽等。

功效與綠茶大致相似,不同的是口感,綠茶清爽、黃茶醇厚。

禁 忌:黃茶歸於輕發酵茶,製造工藝近似綠茶,富含很多的茶鹼、茶多酚等成分,能影響胃部的活動,因而胃部不適者不適宜飲用。其次,黃茶中富含鞣酸成分,會影響身體對鐵的吸收,因而孕媽媽不適宜飲用黃茶。

3.性涼的 白茶

茶水僅僅是飲品嗎?並不!專家:這裡有很多學問!

白毫銀針、月光白、白牡丹等。

適用人群和綠茶相似,但“綠茶的陳茶是草,白茶的陳茶是寶”,陳放的白茶有去邪扶正的功效。

禁 忌:對於胃“熱”者可在空腹時適量飲用,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夠,老年人更不宜太多。

4.性平的 青茶(烏龍茶)

茶水僅僅是飲品嗎?並不!專家:這裡有很多學問!

大紅袍、武夷水仙、鳳凰單從等。

適宜人群最廣,有不少好的烏龍茶,特別是陳放佳的烏龍茶,會出現令人愉悅的果酸,中醫認為酸入肝經,因此有疏肝理氣之功,但脾胃有病症者不宜多飲。

禁 忌:忌空腹飲烏龍茶,容易出現茶醉的現象,出現類似頭暈、心慌、手腳無力等症狀。忌睡前飲烏龍茶,這樣只會讓自己難以入眠。

5.性溫的 紅茶

茶水僅僅是飲品嗎?並不!專家:這裡有很多學問!

正山小種、金駿眉、祁門紅茶、滇紅茶等。

適合胃寒、手腳發涼、體弱、年齡偏大者飲用,加牛奶、蜂蜜口味更好。

禁 忌:結石患者忌飲紅茶。有貧血的、有精神衰弱失眠的人,飲紅茶會使失眠症狀加重。經期孕期哺乳期女性,不宜飲用紅茶。

6.性溫的 黑茶

茶水僅僅是飲品嗎?並不!專家:這裡有很多學問!

雲南普洱茶、安華黑茶、廣西六堡茶等。

能去油膩、解肉毒、降血脂;臉黑無光澤,喉嚨腫痛,食慾減退,下痢,背腳冰冷,腰痛,精力衰退者,飲此茶為好。

禁 忌:患有嚴重的動脈硬化、高血壓病的人,在病情不穩定時不宜飲濃黑茶;貧血患者、低血糖患者也不能喝黑茶。


四季選茶指南

季節不同,身體各項機能也會發生變化,茶葉對人體發揮的作用也有所差別。

春 來一盞花茶,芳香怡人解春困

冬去春來,大地轉暖,萬物復甦,但人們卻普遍感到睏倦乏力,表現為“春困”現象。春季也是各種病源微生物易於生長繁殖和作祟之際。

此時,飲一杯花茶,不僅可以緩解春困,還可以消滅病菌,預防流感。花茶集茶味之美、鮮花之香於一身,茶湯醇香甘甜、芳香怡人,可謂茶中珍品。

可選用茉莉花、梔子花、桂花、玫瑰花、金盞花、薰衣草等花茶,放入透明的玻璃蓋杯中,用約90℃的開水沖泡並蓋杯蓋,2~3分鐘後即可飲用。

夏 來一杯綠茶,碧綠青翠解暑熱

暑為陽邪,人在酷暑之下容易心火過旺、體力消耗大、精神不振,實乃人之常理。

因此,夏天宜喝性涼的綠茶,清湯綠葉,幽香四溢,給人以清涼之感,能清熱消暑、生津止渴、調理腸胃。

綠茶中的珍品甚多,如西湖龍井、六安瓜片、信陽毛尖、太平猴魁等均為上品,乃夏季解暑去火之佳品。

秋 來一壺烏龍,濃情奕奕潤秋燥

金秋季節,秋高氣爽,溫度不寒不熱,是個比較舒服的季節。只是,享受美麗季節的同時,還得提防秋燥。

秋燥最傷肺,故秋天的茶飲應以潤肺、養肺為主,其中選用烏龍茶最為理想。

因為烏龍茶性味介於綠茶、紅茶之間,不寒不熱,有潤喉生津、潤膚生肌、清除體內積熱的功效,既能消除體內餘熱,又能恢復津液。與此同時,烏龍茶還有突出的抗疲勞功效。

冬 來一杯紅茶,豔如琥珀暖人心

冬季,天寒地凍,萬物蟄伏,寒氣襲人,人體生理功能減退,陽氣漸弱。

紅茶品性溫和,味道醇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冬季飲之,可補益身體,善蓄陽氣,生熱暖腹,從而增強人體對冬季氣候的適應能力,因而冬天喝紅茶最佳。

此外,冬季人們的食慾增進,進食油膩食品增多,飲用紅茶還可解油膩、增胃口、助養生,使人體更好地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