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智慧,易經分析吳秀波事件,做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易經是我國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充滿了非凡的智慧,數千年來無數人在易經中汲取智慧的營養,往小處說可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往大處說可治國安邦,造福於民。而這段時間吳秀波事件相當轟動,給當事人帶來了很大煩惱,也給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正好用易經分析一下這次事件,看易經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啟迪和智慧,

以免我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犯類似的錯誤。

易經的智慧,易經分析吳秀波事件,做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說到易經,很多人都有誤解,以為易經有諸多功能,很神秘,其實自孔子為易經做十翼以後,易經的主要功用就在社會方面,比如指導人的言行舉止,教導人們如何為人處世,如何修身養性等,這些功用大部分被人忽視了,而孜孜不倦去探索易經的其他功能。我們用易經中的“潛龍勿用”和“亢龍有悔”去分析一下吳秀波事件,這兒說的可不是“降龍十八掌”中的招數,而是易經中的精髓。

何為潛龍?“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意思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不以別人的意志而改變。這有點像事件發生之前的吳秀波,那時,吳秀波在演藝圈可謂是風生水起,“國民大叔”形象多年不倒,堪稱稱演藝圈德藝雙馨的代表,可是他卻忘了“勿用”才是重點。

易經的智慧,易經分析吳秀波事件,做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為什麼要“勿用”?因為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意思是君子以德為本,其德日月可見,無所隱瞞。而“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意思是,當你變的強大,有了能力以後,做事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可是所做的事,是好是壞還未明瞭,一切皆在暗處,而君子做事天青月白,不欺暗室,昭昭然於眾。吳秀波事件告訴我們,當你越是有影響力的時候,越要約束自己的言行, 不論是公眾場合,還是私人場所。

接下來我們看:“亢龍有悔”。

易經的智慧,易經分析吳秀波事件,做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何為“亢”?就是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簡而言之就是不知“進退存亡”,這豈是君子所為,又豈能不悔?人在太“亢”的狀態下都容易作錯事,很多人用淚水和教訓證明了這一點,包括現在的吳秀波,但話說回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能改之,善莫大焉,希望以後吳秀波能夠吸取教訓,以後遇事進退有據,得失從容,坦然面對,這不是為誰“洗地”,而是就事論事。

易經的智慧,易經分析吳秀波事件,做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吳秀波這次事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了傷害,當事人的行為確實失當,但是如果通過件事能讓眾人吸取教訓,引以為戒,那也算是為社會帶來的傷害做出了點補償。那麼通過這次吳秀波事件,我們能吸取到什麼教訓嗎?我想是能的,因為易經的智慧是無窮的,只要我們願意汲取,它就會給我們輸出

易經的智慧,易經分析吳秀波事件,做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吳秀波事件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當事人行為失當,易經中有很多內容是指導我們的言行舉止的,恰當的言行舉止就是德行,易經中稱有德行的人為“大人”,“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他們和天地、日月、四時是一體的,而天地、日月、四時不正是我們的生存環境嗎,有德行的人就像眾人的生存環境,他們本身就是為造福於民而生,他們的言行連“天”都不會違背,這才是真正的德行。

易經的智慧,易經分析吳秀波事件,做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用易經分析吳秀波事件,可以看到事件的發生是因為當事人言行的失當,那麼,怎麼才能做到言行得當呢?要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不欺暗室,不欺於心,平心而論,這要求很高,不過曉生覺得可以試試,夠不著就踮下腳,因為有價值的東西,都不容易得到。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