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本來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卻下了一步臭棋

清廷入關後為對付李自成農民軍和南明政府的反抗,封雲南的吳三桂、廣東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為藩王。1673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決定,吳三桂首先於這年11月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並且,提出了“興明討虜”,將矛頭指向朝廷... ...

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本來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卻下了一步臭棋

在耿精忠、尚之信歸順清廷後,吳三桂於1678年在衡州稱帝,立國號為“周”。這時的吳三桂已到了窮途末路,不就病死將所謂的“帝位”傳給孫子吳世璠。1681年,清軍入昆明,吳世璠自殺。1682年春節剛過,過年的氣氛尚在,康熙便頒佈了一條詔令:命人前往吳三桂的老家,挖了吳三桂的祖墳,將吳三桂的遺骸刨出,分別送到全國各地,讓吳三桂死不得全屍。

從古至今,活著的人對死人的發洩方式無非鞭屍、掘墳、挫骨揚灰,康熙將吳三桂遺骨分別丟到全國各地這種做法算是開了先河。按說,以高智商著稱的康熙皇帝,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做出這種沒水準的事,之所以這件事發生在康熙爺身上,只能說明,他對吳三桂的怨恨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本來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卻下了一步臭棋

換句話說,就算是把吳三桂碾成粉末,再把他的骨灰揚了,對一個死人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徒增笑柄罷了。把吳三桂的骨頭丟到全國各地,公諸於眾,這種做法既殘忍又卑劣,不但震懾全國上下的反清分子,還會在老百姓的潛意識裡留下康熙野蠻的兇名。

康熙爺曾險些折在吳三桂手中,所以,在康熙眼中,吳三桂就是個罪無可赦的小人:“天下太平,三藩在和平盛世已失去了作用,每年還得消耗大量的錢財糧餉,你吳三桂老兒非但不響應朝廷削藩政策,還敢舉起反旗與朕做對!”

雖然,吳三桂是漢族人,但是,若論古今漢奸,吳三桂肯定能排到前十名中去,所以,就算他反清,也沒有幾個老百姓會支持他。但是,老百姓很喜歡看吳三桂與康熙窩裡鬥,康熙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吳三桂逼到絕境。

一個韃子皇帝,一個漢奸走狗,在老百姓眼中沒一個好東西。康欣心裡清楚,低賤的屁民們正在看自己笑話:“你牽走了別人家的狗,又惹怒了這條狗,如今,這條狗反過來咬你一口,活該!”丟了面子的康熙將怒火撒在了吳三桂身上,發誓與吳三桂你死我活。

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本來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卻下了一步臭棋

雖說,康熙要與吳三桂不死不休,但是,康熙是個聰明人,沒有萬全的準備,是不會貿然出擊的,擺在康熙面前的難題有兩點:

一是、吳三桂偏居一隅,竟能拉起一直隊伍發動北伐,氣勢洶洶,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讓人更想不通的是,貴、川、兩廣等地紛紛有人響應吳三桂揭竿而起,自己接下來應該先找吳三桂死磕還是先安撫其他地區呢?

二是、曾經無敵遼東的八旗子弟兵如今已成了廢人,根本不堪一用。“觀望逗留,不思振旅遄進,竟爾營私適己希圖便安,或諉兵甲之不全,或託舟楫之未具,藉端引日,坐失時機者。甚而干預公事,挾制有司,貪昌貨賄,佔據利藪。更有多方漁色,購女鄰疆,顧戀私家,信使絡繹。尤可異者,玩寇殃民,攘奪焚掠,稍不如意,即指為叛逆。不知怎樣應對?”

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本來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卻下了一步臭棋

其實,一向精明的康熙算錯了一筆賬,吳三桂去世那年已七十多歲了,此時的康熙還是二十幾歲的小夥子,兩個人的年紀差了近五十歲。康熙若想平叛,最好的辦法就是耗著,吳三桂半隻腳已經踏進了棺材板,康熙只要耗到他油盡燈枯,吳三桂的叛軍自然土崩瓦解。

屆時不必費一兵一卒便可坐享其成,豈不美哉?然而,康熙卻有著自己的打算,用句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年輕氣盛火力旺。康熙可不想熬到吳三桂老死,自以為是的康熙覺得自己的文治武功當世罕有,區區吳三桂根本不是對手。

康熙八歲便當了皇帝,十四歲踏足政壇,十六歲扳倒了輔臣鰲拜,重掌大權。如今,朕已二十歲了,此時不平定吳三桂更待何時?於是,康熙跟吳三桂打了八年仗,直打得中原血流成河,國家滿目瘡痍才罷休。

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本來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卻下了一步臭棋

縱觀康熙上位後,朝中有權有勢有野心的大臣,不是被康熙砍了腦袋就是被貶官下獄摘了烏紗,誰還敢跟康熙叫板?自鰲拜之後,朝中地位較高的大員,如明珠之流,都是些唯康熙馬首是瞻的傢伙。

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這三位漢族藩王,若是換做多爾袞、順治來處理,肯定會採用收買、利用、收歸己用的策略。拉攏人心的同時鈍刀割肉,一點一滴的廢掉藩王的實權。康熙之前的皇帝都屬慢熱型,他們不在乎時間,更相信歲月這把殺豬刀能夠磨平政敵的稜角。

康熙自視甚高,他以為既然能扳倒四輔臣,讓鰲拜垮臺,擺平吳三桂又有何難?

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本來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卻下了一步臭棋

可是,年輕氣盛的康熙根本沒考慮到,鰲拜之流雖然縱橫朝野,勢力盤根錯節,但他們的黨羽耳目都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稍使些手段就能將主動權掌控在自己手裡。吳三桂卻截然不同,在南疆苦心經營多年的吳三桂早已成了地頭蛇,不但在當地有了自己的鐵桿擁護者,還有一支能打硬仗的藩軍。

康熙一張聖諭,就想讓吳三桂和他的黨羽撤出自己的根據地,遠調到山海關協防。這無異於一種挑釁行為,逼著吳三桂舉起反旗。後世史學家對康熙的追捧扶搖直上,對康乾盛世的渲染也有些離譜,實際上,康熙並不是什麼“千古一帝”,在許多政治問題上康熙的選擇都不算高明,至少在“削藩”這件事中康熙下了一著臭棋。

清政權統一大陸後,民族矛盾在全國範圍內依然普遍存在;階級矛盾這時已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繼續存在。因此,當吳三桂剛一舉起反清旗幟,明皇室以及鄭經集團、部分漢宮、漢兵和少數民族上層人士,一些地區的農民、奴僕都迅速做出反應。反清旗幟舉起後,四川的土司、苗民、察哈爾蒙古布爾尼、青海墨爾根臺吉等少數民族也相繼響應。

可以說,縱觀古今皇帝,誰敢在國家建立之初,政權未穩之時壓迫藩臣,引發內亂?而且,還一打就是八年,虛耗國力誰能扛得起?恐怕,也只有康熙這個目光短淺,而且,自視甚高的庸者才能做出這樣的蠢事。他的狂妄,他的愚蠢,他的膽大妄為... ...最終,這場削藩之戰帶來的後果,更是充分印證了康熙只是個年輕氣盛的毛頭小子罷了。

在這場長達八年的內戰中,吳三桂幾乎拿下了半個中國。

在這一過程中,吳三桂的藩軍與清軍進行了無數次激戰,其中,又有六場規模最大,勝負則是三七開,康熙三,吳三桂七。藩軍在整場戰役中佔據絕對優勢,從兵力上看,康熙的八旗軍與綠營軍加起來都不足藩軍的一半,並且,吳三桂帶兵有方,藩軍士氣高漲,從質量上也遠勝清軍一大截。最終若不是吳三桂壽元將盡,這場戰爭孰勝孰敗還是個未知數。

倘若吳三桂還能再活幾年,康熙未必是這個老藩王的對手,還得再打上十幾年才能見分曉。由此可見,康熙的這場勝利,來得有些僥倖。“幸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賊遂爾蕩平。倘復再延數年,將若之何?”這是康熙的原話,從這句話中,我們能看出康熙的僥倖心理:幸虧有“上天眷佑祖宗福庇”,否則,這場仗再打上幾年,那該如何是好?

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本來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卻下了一步臭棋

每想到此處,康熙都是一陣後怕。

在我國封建統治史上,削藩與撤藩,是一種使封建統治者趨之若鶩,風險與收益並存的政治遊戲。因為,它直接觸及到藩王的根本利益,所以,藩王通常都會選擇反抗,統治者只能硬著頭皮鎮壓。這場戰爭不論成敗,對國家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為戰爭買單的永遠是老百姓。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採納了晁錯的方案,削減各地諸侯的封地,回收諸侯的權力,企圖集權統治。以吳王漢王為首的七位諸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從各地起兵,劉啟任命周亞夫、竇嬰等人率軍鎮壓,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平息了叛亂。

1399年,朱允炆採納了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建議,想要削弱燕王的實力,卻給了朱棣造反的口實。朱棣打著誅殺齊泰、黃子澄匡扶朝綱的“綏靖”名義,揮師南下。這一場仗打了四年,最終,朱棣攻破南京,朱允炆死在一場大火中,朱棣奪了侄子的天下。

細數古代君王的削藩行為,只有趙匡胤當年“杯酒釋兵權”算是一次零成本高回報的成功之舉。

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本來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卻下了一步臭棋

康熙自詡遍歷史籍,卻沒從古代統治者的身上學到任何經驗,所以說,他“不學無術”並無不妥。中國歷史上不乏高明的統治者,他們能讓尾大不掉的各路諸侯、藩王乖乖的交出兵權,逐步削弱地方的實力集權中央,通過各種低風險手段解除藩王們的武裝,讓這群功高蓋主的元勳們不再幹預朝政。

然而,康熙並沒有學習趙匡胤這種“削藩”的成功者,而是一條路走到黑,逼著吳三桂造反,用武力壓制藩王,結果可想而知。最終,康熙雖打贏了這場仗,但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場削藩戰爭實際上以“雙敗”告終。“偽檄一傳,在在響應,八年之間,兵疲民困... ...”

所以說,康熙若能夠以史為鑑,認真吸納歷史的經驗教訓,再製定一個比較完整詳細的撤藩計劃和被撤藩的藩王的待遇安排等等,這個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不論民間還是朝廷,都對這場戰爭頗有微辭。

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本來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卻下了一步臭棋

但是,康熙卻仍大言不慚的說道:

“憶爾時惟有莫洛、米思翰、明珠、蘇拜、塞克特等言應遷移,其餘並未明言遷移吳三桂必致反叛。議事之人至今尚多,試問,當日曾有言吳三桂必反者否?”

犯了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康熙這個始作俑者根本不認賬,還將罪責都推給大臣。試想,康熙說這番話的時候,在群臣看來,康熙爺的嘴臉是多麼無賴,又多麼可恥啊!

【《平定三藩之亂》、《“三藩之亂”新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