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却下了一步臭棋

清廷入关后为对付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府的反抗,封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为藩王。1673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并且,提出了“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 ...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却下了一步臭棋

在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后,吴三桂于1678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为“周”。这时的吴三桂已到了穷途末路,不就病死将所谓的“帝位”传给孙子吴世璠。1681年,清军入昆明,吴世璠自杀。1682年春节刚过,过年的气氛尚在,康熙便颁布了一条诏令:命人前往吴三桂的老家,挖了吴三桂的祖坟,将吴三桂的遗骸刨出,分别送到全国各地,让吴三桂死不得全尸。

从古至今,活着的人对死人的发泄方式无非鞭尸、掘坟、挫骨扬灰,康熙将吴三桂遗骨分别丢到全国各地这种做法算是开了先河。按说,以高智商著称的康熙皇帝,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做出这种没水准的事,之所以这件事发生在康熙爷身上,只能说明,他对吴三桂的怨恨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却下了一步臭棋

换句话说,就算是把吴三桂碾成粉末,再把他的骨灰扬了,对一个死人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徒增笑柄罢了。把吴三桂的骨头丢到全国各地,公诸于众,这种做法既残忍又卑劣,不但震慑全国上下的反清分子,还会在老百姓的潜意识里留下康熙野蛮的凶名。

康熙爷曾险些折在吴三桂手中,所以,在康熙眼中,吴三桂就是个罪无可赦的小人:“天下太平,三藩在和平盛世已失去了作用,每年还得消耗大量的钱财粮饷,你吴三桂老儿非但不响应朝廷削藩政策,还敢举起反旗与朕做对!”

虽然,吴三桂是汉族人,但是,若论古今汉奸,吴三桂肯定能排到前十名中去,所以,就算他反清,也没有几个老百姓会支持他。但是,老百姓很喜欢看吴三桂与康熙窝里斗,康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吴三桂逼到绝境。

一个鞑子皇帝,一个汉奸走狗,在老百姓眼中没一个好东西。康欣心里清楚,低贱的屁民们正在看自己笑话:“你牵走了别人家的狗,又惹怒了这条狗,如今,这条狗反过来咬你一口,活该!”丢了面子的康熙将怒火撒在了吴三桂身上,发誓与吴三桂你死我活。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却下了一步臭棋

虽说,康熙要与吴三桂不死不休,但是,康熙是个聪明人,没有万全的准备,是不会贸然出击的,摆在康熙面前的难题有两点:

一是、吴三桂偏居一隅,竟能拉起一直队伍发动北伐,气势汹汹,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让人更想不通的是,贵、川、两广等地纷纷有人响应吴三桂揭竿而起,自己接下来应该先找吴三桂死磕还是先安抚其他地区呢?

二是、曾经无敌辽东的八旗子弟兵如今已成了废人,根本不堪一用。“观望逗留,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便安,或诿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未具,借端引日,坐失时机者。甚而干预公事,挟制有司,贪昌货贿,占据利薮。更有多方渔色,购女邻疆,顾恋私家,信使络绎。尤可异者,玩寇殃民,攘夺焚掠,稍不如意,即指为叛逆。不知怎样应对?”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却下了一步臭棋

其实,一向精明的康熙算错了一笔账,吴三桂去世那年已七十多岁了,此时的康熙还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两个人的年纪差了近五十岁。康熙若想平叛,最好的办法就是耗着,吴三桂半只脚已经踏进了棺材板,康熙只要耗到他油尽灯枯,吴三桂的叛军自然土崩瓦解。

届时不必费一兵一卒便可坐享其成,岂不美哉?然而,康熙却有着自己的打算,用句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年轻气盛火力旺。康熙可不想熬到吴三桂老死,自以为是的康熙觉得自己的文治武功当世罕有,区区吴三桂根本不是对手。

康熙八岁便当了皇帝,十四岁踏足政坛,十六岁扳倒了辅臣鳌拜,重掌大权。如今,朕已二十岁了,此时不平定吴三桂更待何时?于是,康熙跟吴三桂打了八年仗,直打得中原血流成河,国家满目疮痍才罢休。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却下了一步臭棋

纵观康熙上位后,朝中有权有势有野心的大臣,不是被康熙砍了脑袋就是被贬官下狱摘了乌纱,谁还敢跟康熙叫板?自鳌拜之后,朝中地位较高的大员,如明珠之流,都是些唯康熙马首是瞻的家伙。

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这三位汉族藩王,若是换做多尔衮、顺治来处理,肯定会采用收买、利用、收归己用的策略。拉拢人心的同时钝刀割肉,一点一滴的废掉藩王的实权。康熙之前的皇帝都属慢热型,他们不在乎时间,更相信岁月这把杀猪刀能够磨平政敌的棱角。

康熙自视甚高,他以为既然能扳倒四辅臣,让鳌拜垮台,摆平吴三桂又有何难?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却下了一步臭棋

可是,年轻气盛的康熙根本没考虑到,鳌拜之流虽然纵横朝野,势力盘根错节,但他们的党羽耳目都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稍使些手段就能将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里。吴三桂却截然不同,在南疆苦心经营多年的吴三桂早已成了地头蛇,不但在当地有了自己的铁杆拥护者,还有一支能打硬仗的藩军。

康熙一张圣谕,就想让吴三桂和他的党羽撤出自己的根据地,远调到山海关协防。这无异于一种挑衅行为,逼着吴三桂举起反旗。后世史学家对康熙的追捧扶摇直上,对康乾盛世的渲染也有些离谱,实际上,康熙并不是什么“千古一帝”,在许多政治问题上康熙的选择都不算高明,至少在“削藩”这件事中康熙下了一着臭棋。

清政权统一大陆后,民族矛盾在全国范围内依然普遍存在;阶级矛盾这时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继续存在。因此,当吴三桂刚一举起反清旗帜,明皇室以及郑经集团、部分汉宫、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做出反应。反清旗帜举起后,四川的土司、苗民、察哈尔蒙古布尔尼、青海墨尔根台吉等少数民族也相继响应。

可以说,纵观古今皇帝,谁敢在国家建立之初,政权未稳之时压迫藩臣,引发内乱?而且,还一打就是八年,虚耗国力谁能扛得起?恐怕,也只有康熙这个目光短浅,而且,自视甚高的庸者才能做出这样的蠢事。他的狂妄,他的愚蠢,他的胆大妄为... ...最终,这场削藩之战带来的后果,更是充分印证了康熙只是个年轻气盛的毛头小子罢了。

在这场长达八年的内战中,吴三桂几乎拿下了半个中国。

在这一过程中,吴三桂的藩军与清军进行了无数次激战,其中,又有六场规模最大,胜负则是三七开,康熙三,吴三桂七。藩军在整场战役中占据绝对优势,从兵力上看,康熙的八旗军与绿营军加起来都不足藩军的一半,并且,吴三桂带兵有方,藩军士气高涨,从质量上也远胜清军一大截。最终若不是吴三桂寿元将尽,这场战争孰胜孰败还是个未知数。

倘若吴三桂还能再活几年,康熙未必是这个老藩王的对手,还得再打上十几年才能见分晓。由此可见,康熙的这场胜利,来得有些侥幸。“幸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贼遂尔荡平。倘复再延数年,将若之何?”这是康熙的原话,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看出康熙的侥幸心理:幸亏有“上天眷佑祖宗福庇”,否则,这场仗再打上几年,那该如何是好?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却下了一步臭棋

每想到此处,康熙都是一阵后怕。

在我国封建统治史上,削藩与撤藩,是一种使封建统治者趋之若鹜,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政治游戏。因为,它直接触及到藩王的根本利益,所以,藩王通常都会选择反抗,统治者只能硬着头皮镇压。这场战争不论成败,对国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为战争买单的永远是老百姓。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方案,削减各地诸侯的封地,回收诸侯的权力,企图集权统治。以吴王汉王为首的七位诸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从各地起兵,刘启任命周亚夫、窦婴等人率军镇压,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平息了叛乱。

1399年,朱允炆采纳了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想要削弱燕王的实力,却给了朱棣造反的口实。朱棣打着诛杀齐泰、黄子澄匡扶朝纲的“绥靖”名义,挥师南下。这一场仗打了四年,最终,朱棣攻破南京,朱允炆死在一场大火中,朱棣夺了侄子的天下。

细数古代君王的削藩行为,只有赵匡胤当年“杯酒释兵权”算是一次零成本高回报的成功之举。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却下了一步臭棋

康熙自诩遍历史籍,却没从古代统治者的身上学到任何经验,所以说,他“不学无术”并无不妥。中国历史上不乏高明的统治者,他们能让尾大不掉的各路诸侯、藩王乖乖的交出兵权,逐步削弱地方的实力集权中央,通过各种低风险手段解除藩王们的武装,让这群功高盖主的元勋们不再干预朝政。

然而,康熙并没有学习赵匡胤这种“削藩”的成功者,而是一条路走到黑,逼着吴三桂造反,用武力压制藩王,结果可想而知。最终,康熙虽打赢了这场仗,但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场削藩战争实际上以“双败”告终。“伪檄一传,在在响应,八年之间,兵疲民困... ...”

所以说,康熙若能够以史为鉴,认真吸纳历史的经验教训,再制定一个比较完整详细的撤藩计划和被撤藩的藩王的待遇安排等等,这个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不论民间还是朝廷,都对这场战争颇有微辞。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可以避免,但是,康熙却下了一步臭棋

但是,康熙却仍大言不惭的说道:

“忆尔时惟有莫洛、米思翰、明珠、苏拜、塞克特等言应迁移,其余并未明言迁移吴三桂必致反叛。议事之人至今尚多,试问,当日曾有言吴三桂必反者否?”

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康熙这个始作俑者根本不认账,还将罪责都推给大臣。试想,康熙说这番话的时候,在群臣看来,康熙爷的嘴脸是多么无赖,又多么可耻啊!

【《平定三藩之乱》、《“三藩之乱”新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