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环保2018预盈5亿-6.5亿 科技创新值得期待

2018年,环保行业的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以三聚环保等为代表的企业积极寻求变革,并且不断通过加强科技创新,让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1月30日晚间,三聚环保(300072.SZ)发布公告称,预计公司2018年全年净利润为5亿元-6.5亿元,同比下降74.40%至80.31%。

三聚环保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既定的战略转型思路开始改变经营模式,在传统能源化工领域,逐步减少对外承接项目中的土建、安装、非核心设备采购等垫资建设工作,导致公司相应的收入和利润减少。同时,受资金紧张的影响,公司部分能源净化综合服务项目的实施进度放缓,贸易增值服务业务的经营规模缩减,导致相应业务收入和利润减少。

抢占技术创新高地 立足国家清洁能源战略推进规模化应用

技术创新及规模化应用是三聚环保的核心竞争力。三聚环保,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核心发展动力,建立了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公司目前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市场化科研平台,4个自主研发中心和一个甲级工程设计院。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累积共申请了881件国内外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37件,实用新型144件。已经获得专利授权416件,其中,发明专利308件,实用新型108件。

在2018年,公司在多项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突破:MCT悬浮床加氢技术、浆液法脱硫技术获得行业专家和协会的鉴定;低压钌基氨合成技术侧线装置获得72小时标定,至今已连续平稳运行超过8000小时;生物质直接液化技术通过中科院过程所独立重复实验验证。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日趋成熟,为公司后续轻资产化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聚环保加大催化剂核心主业支持力度,根据市场需要组织SJ-07B改进型高温脱氯剂、碱土金属高温脱氯剂(JX-5A)氯新产品、锌系剂种开发与工业试生产;与中石化大连院、清华大学等合作开展FC-50A、FC-80、FMTA-20、无汞氯乙烯催化剂等多个新型催化剂工业生产和应用;与德国赢创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就创新研发、工艺和技术应用进行深入合作,并在催化剂及载体技术、膜分离技术、其他特种化工产品和助剂等领域展开实质性合作。2019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该业务板块支持力度,加快国内及美国、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开拓。

随着国家清洁能源开发战略的大规模推进,公司先进高硫容脱硫剂为核心的“一站式脱硫服务”已在塔里木油田、华北油田、冀东油田、辽河油田、胜利油田等八大油气田市场取得了良好应用业绩,相继建成并运行的脱硫装置近200台套,2018年重点推广的“1+1”服务模式得到了各大油田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一站式脱硫服务”首次在西南气田得到应用,成功开拓了国内具代表性的页岩气脱硫市场。

公司脱硫技术从产品到商业模式,在国内已经初具市场规模、也摸索出从销售、服务到全面技术支持的特色途径,形成了产业化推广模式。后续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商务沟通,以点及面,加深、拓宽与国内外油气田的合作关系,确保现金流的情况下加快市场开拓。

新兴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生态农业有看头

三聚环保新兴业务领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已在全国建成投产8个万吨级秸秆炭化生产炭基复合肥项目,为保障400万亩示范田用肥需要,及目前各项目形成的销售合同、意向订单,各企业已满负荷排产,以满足春耕备肥需要。

众所周知,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空间巨大,三聚环保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开发的“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产业化技术”成果创新性强,在秸秆炭化工艺、生物质炭基复合肥制备技术,以及工业化规模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通过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生物质收集、利用、加工和增值的新产业。目前已在全国近20个省份开展了大规模炭基复合肥种植试验,增产提质和改良土壤效果十分明显,既满足土壤增加有机质的需求,又可减少化肥施用量。项目的成功实施得到了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聚环保与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进一步合作,在内蒙古莫旗、建三江前进农场、黑龙江五常市等地开展近50万亩“一县一品”绿色农业生产示范获得丰收,示范成果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的专家验收。公司推出“绿源荟”优质农产品品牌走向高端用户市场,提高了产业链盈利能力。公司与中粮信托、建信金融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打造藏粮于地的“土地银行”,实现土壤改良。

2019年,三聚环保将依托生物炭基肥项目快速推进三聚-中粮合作模式,提升产业链价值。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组织,顶层设计,精准定位,加大力度推动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建设工作。

三聚环保2018年的成绩单,是公司业务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结果,也是新兴业务协同发展的结果。在产业持续低迷,企业积极探索转型路径的当下,三聚环保的科技创新也将激发出新活力,让企业获得“后劲十足”的健康发展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