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裡的“臘八節”與道教“五老寶誥”

臘八節在道教是祭祀與禱祝的節日,主要是“祭先祖”、“報百神”。古人認為,天神曰祀,地祗曰祭,人鬼曰享。臘八日是年終的綜合大祭,是把這三類祭祀活動全都包括在內了。其祭祀的目的,就是通過郊祀、宗廟等各種祭祀活動強化國家的政治信仰、規範民眾的生活日常,並祈求神明保佑新一年的五穀豐登、家國太平。

道教裡的“臘八節”與道教“五老寶誥”

正月一日為天臘,是“五帝校定生人神氣時限長短”的日子;

五月五日為地臘,是“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的日子;

七月七日為道德臘,是“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的日子;

十月一日為民歲臘,是“五帝校定生人祿科官爵”的日子;

十二月八日為王侯臘,是“五帝校定生人處所,受祿分野”的日子。

道教裡的“臘八節”與道教“五老寶誥”

五老寶誥

志心皈命禮。

陰陽始祖,天地根原。受誥命於玉皇,秉咒章於靈寶。採書錦篆,吐五氣之精華;赤幅丹囊,發三光之晃耀。簫歌於寒靈殿內,飛步於紫微宮中。鍊度身形,鎮驅妖邪。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五靈五老上帝,度人護命天尊。

又誥

志心皈命禮。

一元分炁,五曜舒暉。按行乎南北東西,協應乎雨暘寒燠;奠中宮者曰聖;佐后土者曰神;各分周天之候,不爽次舍之經;九街大使三界行人,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太虛布化,周通無極,五老天尊。

又誥

志心皈命禮。

一炁呈樣,五帝凝精。傳太極之樞機,顯揚至道;授皇圖之鉅細,開拓金丹。聚五行而布五炁,總百脈而通百骸。箴規金木水火土,校訂青黃赤白黑。監臨天地人三才,執扶上中下七圖。足步天罡,手抉地煞。掌運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卜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爻彖偶奇。造化不爽於精神,形骸固蒂;肺腑清明灌溉甄,盈於宇宙。神伏玉液,道體推尊。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洞靈宮中,蒼老上聖。五德應粵,混元一陽,無上真仙,玄靈五老上帝。

道教裡的“臘八節”與道教“五老寶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