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 立德人物|樸素辯證法、客觀看世界——哲學聖賢老子


LEAD 立德人物|樸素辯證法、客觀看世界——哲學聖賢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大家熟知的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就是後人為老子尊封的。老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道德經》被譽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就是老子所創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篇之言已展現出智慧的光芒,這部傳世之作被國人奉為哲學思想經典,處世哲學,並研究哲學,代代傳承。歐洲早在十九世紀就開始對《道德經》進行研究,並把老子的思想著述理論發揚於西方哲學界。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三段論的創立就是受到了太極圖的啟發;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曾說,自己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要歸功於《道德經》;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文化名著總銷售量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


LEAD 立德人物|樸素辯證法、客觀看世界——哲學聖賢老子


老子的思想能在中華大地上綿延傳承數千年,並在國際上享有盛名,他的智慧是更值得我們在當下社會中認真學習、研究。


LEAD 立德人物|樸素辯證法、客觀看世界——哲學聖賢老子


年少聰慧、讀書求甚解

老子出生於楚國苦縣,自幼聰穎,愛讀書喜歡思考,求知範圍也很廣泛,不論占卜觀星還是國家興衰榮辱,都能深深地吸引著他,老子的母親十分關愛兒子,見他如此聰慧好學便請來一位精通殷商禮樂的商容老先生做老師。這位商容老先生上通天文地理,下曉古今禮儀,深受老子一家的敬重。

老子師從商容期間,學習勤奮刻苦,遇到問題自己又思考無果時就向老師提問。商容給老子上課,教授天地倫理,生命的起源時說到:“天下存在著萬事萬物,都遵循各自的規則行進,有了天道,日月星辰可以運行;有了地理,山川江海可以形成;有了人倫,尊卑長幼才可以區分也。”老子問道:“日月星辰,是誰推動它運行呢?山川江海,是誰造就而成的呢?尊卑長幼,又是誰定立區分呢。”先生解釋這些都是神明所為,神明有千變萬化的能力。年幼的老子陷入深深沉思,神明為何有變幻世間萬物的能力呢,又是何時何地擁有這種超能力。很難想象一個十歲孩子能有這種哲學思辨精神,而他的老師商容先生竟也無法解答。


LEAD 立德人物|樸素辯證法、客觀看世界——哲學聖賢老子


商老先生傳授老子,傳授宇宙奧秘、天地倫理、君臣之道,治國之方等,老子無不仔細聆聽,常常發出更深層次的思考問題,尋根問源。每每至此商容只能告訴老子,“先師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作為一個學生能在學習中,向老師問道窮盡,這充分展現出老子過人的天資,他還有著探尋知識真理、世界真理的精神,從小就立下志向要將宇宙天地間的真理展現於眾人,為更多的人答疑解惑。


LEAD 立德人物|樸素辯證法、客觀看世界——哲學聖賢老子


入周深造、學問傳八方

老子勤學善思,日夜不怠,三年後商容老先生感慨,“老夫之學有盡。聃兒求之無窮,以有盡供無窮,不亦困乎?”稱讚老子是志遠圖宏之童。商容先生希望老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將來能發揮出應有的才能與智慧,於是向自己的師兄周太學博士推薦了愛徒。周太學博士學識淵博心胸曠達,也是非常愛才惜才。

年十三的老子在周太學的帶領下進周都入太學,來到了匯聚了天下所有學說之都,在這老子求知若渴,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禮》《樂》熟讀於心,更不用說典章、史書等。憑著優異的成績,老子走入了仕途,成為周朝守藏室的官吏,後三年升遷至守藏室史。此時仕途順暢的他,博學多識的名聲也漸漸傳播到四海八方,廣為大家所知。在當時有學問的大家常常不遠千里來拜訪老子,希望受到指點。儒家先賢孔子就曾問禮於老子,對老子的思想和智慧十分拜服,稱,“老聃,真吾師也!”


LEAD 立德人物|樸素辯證法、客觀看世界——哲學聖賢老子


周朝日益衰敗,廟堂似大廈將傾,老子在周都任職期間,觀察研究世間的變幻真理數十載,梳理出一套治國之道——無為而治。無為而治在世人眼中似乎比《道德經》更能簡明的代表老子思想,他們在人生失意,路途坎坷之時想起了老子的無為而治,嘆息命不在我,一切隨緣吧,其實這是對老子思想的誤解。“無為”是順應自然發展規律,不強加干預,不違背民意道德,不阻礙歷史發展,“而治”是在“無為”的基礎上積極治理,指導事物遵循客觀道理髮展,樹立思想指南,幫助社會大眾把握命運的方向。而我們在生活中不正是要順應當今時代的發展,明確自己的成長道路,努力進取,實現更好生活的目標嗎。老子的思想經過千年滌盪,傳揚至今,依然能夠指引我們前行,揮散困擾我們的迷霧。


LEAD 立德人物|樸素辯證法、客觀看世界——哲學聖賢老子


周朝勢衰,著作永流傳

“無為而治”拯救不了終將被歷史拋棄的周朝,汙濁腐敗的官場,陰謀肆虐的朝堂,私慾橫流的社會,老子處處受到奸佞排擠誣陷,在周都無立錐之地。不過此時老子平靜而淡然的看待世事變幻,他決定出關隱居,遊歷四海,修身養性。“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說的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揹負著陰氣而懷抱著陽氣,陰陽兩氣相互交融產生平衡。這種樸素的辯證法的思想告訴我們,世間萬物都是矛盾的統一,要客觀理性的看待事情的發展。同樣,人生是無常的,是起伏的,是悲喜交加的。學習老子的智慧可以讓我們用一顆平常心來面對自己發展時遇到的變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冷靜處理、積極應對。


LEAD 立德人物|樸素辯證法、客觀看世界——哲學聖賢老子


函谷關長官尹喜是個愛讀書、好天文、修養深厚之人,得知老子要出關,日夜觀察天象,算準了老子要來函谷關的日子,早早等候在路上以禮相迎,在關中以誠相待,更懇求老子將思想智慧著書,造福後世。老子十分欣賞關尹的才學,欣然應允,將自己畢生所學所悟,探尋出的宇宙自然規律,社會人生道理,寫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從此流傳千年,美譽世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我們後世人學習老子的思想,瞭解世事道理,是為了古道今用,將古人的哲思不斷運用到自己現實的生活之中。《道德經》這是一部哲學經典,是一冊治國白皮書,更是一本人生指南。老子的思想蘊藏著修身之方、處世之道。LEAD立德人物君想說,我們要從老子的道與德中,找尋到合適自己的路,把握自己的命運。對未知的事物勤學善思,對立身之本持之以恆,深入鑽研,通過學習修煉硬本領,你才能完成自我迭代,升級人生賽道。讓我們汲取老子的智慧,不畏將來、不念過往,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