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未来在哪里,农民何去何从

今天是2018.9.25,刚过完农民丰收节和中秋节,本来是个高兴的日子,可我有点高兴不起来。我在家里待了三天,早上吃饭就去地里剪果树叶,天黑才回来,晚上还得坤花生,和我爸聊起来丰收节这个节日,我爸直接一句话怼死了,”老百姓能好?没门!“。可能不光是我爸这么觉得,不少村民都这么觉得。是啊,农村的未来在哪里呢?

首先作为我来讲,国家成立农民丰收节,证明国家重视农民,可喜可贺,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丰收的什么东西?拿我来说,烟台地区,大多数的农作物还是花生,玉米,小麦,小时候农作的播种还有耕地啥的都是人工的,现在都是机器在做,一亩地一百块钱,农药化肥也都涨价了,无形中增加的农作物的成本,村民常说的一句话,“人工不算钱”,老百姓是勤劳的,但也是无奈的。每年农作物收下来,会有几个贩子去村里收花生小麦啥的,我爸说这几年直接不卖了,我说为啥,他说他们来收的有给人价的么?价格低,拿小麦为例,一亩地的售价竟然还没有成本多,一亩地能赔两百多,难怪种植这些的越来越少,基本上都是留着自家用,没有卖的了现在。

农村的未来在哪里,农民何去何从

庆幸我们那还有苹果,不然我真不知道现在的农民会怎么样生活。小时候家里穷,小学的学费有时候都得我爸去借,有一年苹果的价格一下子高了,家里每年算是有了个稳定的经济来源,慢慢的苹果在我们那兴起了,小时候去地里干活的小麦地大多数都变成了苹果树,村民们收入提高了,生活条件慢慢也好起来了。

农村的未来在哪里,农民何去何从

按理说,农民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走,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农民的年龄!我爸今年马上56了,村里这一批种果树的基本都是这个岁数,个别还有岁数大点的,眼下管理苹果还可以,但是以后呢,五年,十年以后呢,农民身体承受不了这么重的农活的时候,咋办?我们那的习俗基本是供孩子上学,长大,在县城市里买楼结婚定居,年轻这一代基本没有留在村里的,像我来讲,我也不太可能回来接我爸的果园。那么我爸妈老了以后,土地只能废弃掉,最多管理下菜园,但是苹果又是重要的经济来源,我爸说除非动不了了,不然果园不会不管。身为儿子的我何尝不想让爸妈少干点活,多休息休息,可是当下社会,允许吗,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数。有些岁数大的果园不得不扔掉,地没人管理,草比树长得都高。

农村的未来在哪里,农民何去何从

和我爸吃饭的时候讨论起红富士来了,我爸说以后红富士再贵也没有用了,因为没人管理了,吃不到了。是啊,我爸这代果农身体允许他们最多管理几年了,以前贪玩的我现在每个周末节假日都会回家干点活,减轻下老爸的负担,让他老的慢点。再过十年呢,当农民的地和果园都没人管理的时候呢,一个村两个村的土地都荒废的时候呢,咋整?那个时候是不是农村就要消失了?变成一片山林?社会底层的农民啊,一辈子永远干活多享受少的农民啊,该何去何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