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市場博弈加劇,長租公寓先後爆倉,區塊鏈能否改變現狀?

據財新報道,10月27日,近兩百名租戶聚集在北京昊園恆業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總部,圍堵其負責人,對峙從當日早晨到次日午後。數名租客表示,每月按時交付房租卻被房東趕出住所。而房東則稱,並未如期收到房租。近一個月,房東、租客與昊園恆業恩怨集中爆發。

11月5日,昊園恆業已經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狡兔三窟”的昊園恆業終於被打臉。其實早在去年11月,網上就有一篇題為《北京1000多人建維權群,稱陷中介圈套,交著房租卻住不了房》的文章,文章中直指昊園恆業有欺騙租客行為。

截至目前,包括杭州鼎家、上海寓見、長沙咖菲貓以及昊園恆業外,全國至少已有10餘家長租公寓機構先後爆倉。

租賃市場博弈加劇,長租公寓先後爆倉,區塊鏈能否改變現狀?

一、長租公寓大批爆倉,比p2p爆雷更可怕。

2018年房租大漲的話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有數據顯示,在全國的一二線城市中,有13個城市房租漲幅超過20%。年輕人的壓力真是越來越大了,尤其是對於剛剛畢業的年輕人。租不起房就算了,好不容易租到的房,卻又被趕了出去,被趕出去了還得交著房租,以及時刻面臨失信的風險。所以,這到底是我年輕的錯,還是資本的錯?

很難想象,若上千萬的人無家可歸,這後果該有多可怕?若年輕人買不起房也租不起房甚至不敢租房,那奮鬥的希望又在哪裡?

二、紙上談兵不如真槍實幹

甲醇門事件,租房事件引發網絡熱議後,監管部門火速介入。8月17號,北京住建部等幾個部門約談了自如、蛋殼、相寓等負責人。約談會明確要求住房租賃企業:不得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惡性競爭搶佔房源;不得以高於市場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搶佔房源;不得通過提高租金誘導房東提前解除租賃合同等方式搶佔房源。

不過,對租賃市場來說,僅僅約談的效力是不大的。

紙上談兵沒有用,真正要做的,是出臺有關租賃市場的法律法規。以法律來規範市場,讓租戶、房主、中介各方能在一個公開公平的平臺上進行交易,從而建立一套關於租賃市場的長效機制。

此前北京市住建委發佈的《關於發展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的意見(試行)》、北京市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工作的有關意見》,均在保障合理的租賃住房空間。

然而政策的落地總有一段時間差,政策落地效果仍有待觀察。除去政府出臺的強制措施以外,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是否有其他手段保障消費者的權益,還人們一個更健康、合理的房屋租賃市場?房屋中介與居住者之間本質上是一種博弈關係,我們是否有可能在博弈中破局、尋找一種更積極的市場狀態呢?

租賃市場博弈加劇,長租公寓先後爆倉,區塊鏈能否改變現狀?

三、租賃市場博弈,區塊鏈破局

昊園恆業的租客,房東以及昊園恆業本身的戰爭一促即發。租客受到房東的驅趕,是在不知道公寓資金斷裂,房東數月未收到房租的情況下;而上門驅趕租客的房東,事實上也是討債無門。雙方看似對立,實則維權無門。

那麼區塊鏈能否讓租客和房東直接溝通,並且最終達到去中介化;能否降低租賃成本,從而改變租房市場現狀,讓未來更好一些?

首先,相關機構應該通過區塊鏈將房屋的基本情況(地理位置,面積,裝修情況……)上鍊。這樣可以有限減少租客在租房子時遇到虛假房源情況,降低糾紛和交易成本,也杜絕了中介對房屋進行二次改造,賺取溢價的機會。

其次,房主和租客都需要通過信息系統檢驗身份,並且上鍊。建立交易雙方的信任關係以及達成及時互信,去除中介的壟斷地位,避免虛假信息,以及一些二房東事件。

最後,區塊鏈時代,雙方基於鏈上的信任,直接可在鏈上進行交易,相關的合同協議均可以通過智能合約進行完成,從最開始的合同簽約以及租金的繳納,後期的續約等都可以基於智能合約自動完成,雙方無需進行反覆溝通。若出現了涉及智能合約的糾紛,雙方可以申請仲裁。

迴歸問題本質,作為房屋租賃市場的衍生領域,野蠻發展的長租公寓市場已經走向失序。資本天生就是逐利的,我們無需以道德的名義聲討無良中介及背後的資本方,從解決問題的角度思考,將區塊鏈技術引入租賃市場,也許能控制失序的長租公寓市場。

有理由相信,隨著技術的成熟和租房區塊鏈平臺運營經驗的積累,租房市場有可能迎來重大的變化,行業的大洗牌已避無可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