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土皇帝,民國大軍閥,他是如何禍害安徽的?

北洋軍閥是中國近代史上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雖然北洋軍閥內部鬥爭激烈,但它不似國民黨軍閥一樣派系繁多,北洋軍閥主要分為

直系、奉系、皖系三派。相較於直系、奉系的知名度,皖系就較少為人所瞭解,皖繫有名的軍閥確實不多,除段祺瑞外,其他皖系核心人物的名字較少被提及。

皖系的得名,源於段祺瑞是安徽合肥人。中國的處世哲學中受同鄉情誼影響很大,自古以來黨派多為同鄉聯盟,故而,同為安徽老鄉,又主政安徽的倪嗣沖投入皖繫懷抱。倪嗣沖在歷史上的名聲較差,尤其在主政安徽時期更是惹得怨聲載道。那麼,這位曾經的安徽土皇帝,在他主掌安徽的八年事件裡,到底都幹了些什麼呢?

安徽土皇帝,民國大軍閥,他是如何禍害安徽的?

一、進軍安徽,把控省權

倪嗣沖1868年出生於安徽的阜陽縣,其父倪淑曾為袁世凱的家庭教師,也因此層關係,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時,倪嗣沖就得為袁世凱幕僚。後來,袁世凱升任山東巡撫,見秀才出身、又有過從軍經歷的倪嗣沖果敢決斷、頗具才能,就一路保舉其做知州。可以說,倪嗣沖是袁世凱的心腹,袁世凱也極為照顧倪嗣沖。

安徽土皇帝,民國大軍閥,他是如何禍害安徽的?

徐世昌

1907年,袁世凱的結拜大哥徐世昌成為首任東三省總督,作為清朝龍興之地的東三省,在這個時段突然受到重視。袁世凱見東三省有利可圖,就推舉了很多北洋系的人去往東三省任職,其中就有倪嗣沖。

倪嗣沖在東北時,他暴虐貪婪的本性一展無遺。1909年,袁世凱被開缺回籍,倪嗣沖也受到牽連,清廷以其貪汙之罪將其革職拿辦,最後下令“永不敘用”。被罷官的倪嗣沖名義上去往天津暫避,實際上,他不斷往返於袁世凱居住的彰德和天津之間,充當袁世凱與北洋系官兵的聯絡人。武昌起義爆發後,袁世凱復起,倪嗣沖也迎來了人生轉機。

安徽土皇帝,民國大軍閥,他是如何禍害安徽的?

北洋政府五條棋

1911年11月袁世凱就任內閣總理,獨攬清朝軍政大權,他很快就提拔“永不敘用”的倪嗣沖任河南布政使,並令倪嗣沖管理軍務。

河南為中原之地,是戰略核心區域,袁世凱將倪嗣沖安放在河南,意圖也是極為明顯的。當時,在河南與安徽交界地帶有一支名為淮上軍的起義部隊,在擾亂袁世凱集結重兵於武漢壓迫革命軍同意議和條件的戰略部署,袁世凱便授意倪嗣沖從豫南進兵安徽。

倪嗣沖也沒有辜負袁世凱對他的期盼,很好就擊敗淮上軍,他攻破自己老家阜陽之後,進行滅絕人性的屠城。由於倪嗣沖恢復了清朝對皖北的統治權,倪嗣沖大受嘉獎,充任安徽布政使,皖北落入倪嗣沖手中。

清廷滅亡後,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倪嗣沖以豫鄂皖邊區剿匪督辦的身份,盤踞在豫鄂皖一帶。當時安徽都督是同盟會的柏文慰,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後,柏文慰率先反袁,袁世凱受命倪嗣沖抄襲柏文蔚討袁軍後路。倪嗣沖一舉攻佔了安徽省會安慶,於1913年7月就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長,獨攬安徽的軍政、民政,正式開始對安徽的統治。

安徽土皇帝,民國大軍閥,他是如何禍害安徽的?

1920年民國九年倪嗣沖像安慶造幣廠造紀念金幣

二、恪守舊政,皖政不新

現在一些人認為倪嗣沖在安徽時期於農業、工商業等方面是做了一些貢獻的,應該肯定倪嗣沖的治皖成就,這種說法筆者認為是站不住腳的。

倪嗣沖以農為本的思想,其目的還是將百姓束縛在土地上,讓他們無法對自己的統治進行反抗;倪嗣沖發展礦業和金融業,雖然促進了安徽經濟的發展,但他橫徵暴斂,最終大部分稅收還是落入倪嗣沖個人腰包;此外,他還大力加強軍警和清鄉,恐怖統治的氣氛較明顯。倪嗣沖受世代官宦的家風和自己所見所聞影響,舊式官僚習氣很重,他在安徽一律以清朝官員的排場和規矩要求手下,而且在行政上依舊以清朝那一套方案辦事。

安徽土皇帝,民國大軍閥,他是如何禍害安徽的?

北洋政府交通部獎章

民主、法制在倪嗣沖的認知裡是不存在的,安徽在他統治下,近代化意識極差。

倪嗣沖在安徽沿用清朝的用人策略,能少用人絕不多用。他在安徽大量裁減辦公人員,倪嗣沖作為民政長,他的民政長公署內卻僅設內務、理財二科,教育、司法都沒有專管機構,安徽的民政可想有多簡單粗暴。作為一省之主,倪嗣沖規定縣分為五等,一、二等縣只能用五個人辦事、三、四、五等縣只准用四個人辦事,縣知事兼管軍、法。

至於其他各省大力提倡的縣鄉鎮議會,在安徽根本就不存在,安徽的行政可想而知有多落後。

倪嗣沖最不願意發展的一項就是教育,教育本為民國各地最為注重的事情,但倪嗣沖反其道而行之。倪嗣沖大規模裁撤各級各類學校,甚至在1916年時下令各縣停辦學務,教育經費也多被其挪作他用。

安徽本是文化興盛之地,但在他治下,文化教育反而倒退。

雖然倪嗣沖最像舊式官僚的一項,就是把安徽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他在安徽大肆擴展自己的安武軍,其軍隊編制不似新軍編制,依舊沿襲湘淮軍的營制,一度有40個營的規模。得益於這支武裝力量,倪嗣沖安安穩穩的在安徽做了近8年的土皇帝,直到1920年,直皖戰爭中皖系失敗,他病重才下野。

總之,倪嗣沖控制下的安徽,是民國初年舊式習氣最重的地方。其實,與其說倪嗣沖罪大惡極,不如說他太過於守舊、迂腐。

三、見風使舵,唯利是圖

除在安徽省內的胡作非為外,倪嗣沖在民國初年全國舞臺的一系列表演,更是讓人覺得其上躥下跳、有失國格。

倪嗣沖是由袁世凱一手提拔的,所以他對袁世凱的命令堅決執行。1915年,袁世凱意圖帝制自為,倪嗣沖不僅勸進袁世凱,更為其偽造“全民擁戴”的所謂民意。袁世凱對倪嗣沖也是賞識有加,在大封爵位的時候,倪嗣沖竟然是六個一等公爵之一,這也讓倪嗣沖對袁世凱更加忠心有加。

安徽土皇帝,民國大軍閥,他是如何禍害安徽的?

袁世凱

洪憲帝制失敗後,袁世凱的去留成為北洋政府的一大難題,當時馮國璋在南京召開會議討論此問題,倪嗣沖大鬧會場,呵斥罷免袁世凱大總統位置的說法,使得會議不歡而散。但被預言“活不過六十”的袁世凱最終在1916年如預言而死,倪嗣沖失去了最強大的靠山。

隨著黎元洪上臺,倪嗣沖在安徽獨霸的地位受到外力的制約,張勳被任命為安徽督軍,倪嗣沖為安徽省長。但由於倪嗣沖手握兵權,而且倪、張二人都是及其守舊的人,兩人臭味相投,倒也相安無事。

倪嗣沖以省長之名繼續控制安徽,張勳名為安徽督軍,實際上駐紮在江蘇徐州。後來,大總統黎元洪和總理段祺瑞爆發府院之爭後,倪嗣沖合張勳又跳了出來,組織督軍團,一時之間倪嗣沖又成為了風頭人物。

安徽土皇帝,民國大軍閥,他是如何禍害安徽的?

隨著府院之爭的白熱化,張勳合倪嗣沖兩相合計,決定復辟清王朝。張勳入京後,將倪嗣沖封為安徽巡撫,倪嗣沖本來是很高興的,還張貼皇榜,宣告大清帝國在安徽的統治。但很快看清現實的倪嗣沖就拋棄盟友,宣佈討伐張勳,任討逆軍南路總司令。這樣,倪嗣沖搖身一變,又成為了正義之師的代表。

按道理來說,倪嗣沖這樣守舊的人是不會得到段祺瑞重用的,但由於倪嗣沖有兵,這對段祺瑞而言如若珍寶。在倪嗣沖代表督軍團入京調解府院之爭時,段祺瑞就將倪嗣沖收歸麾下了,倪嗣沖又一次找到強大靠山。在著段祺瑞的重用下,倪嗣沖接收了原來張勳擁有的一切,包括長江巡閱使的職位,一時之間風光至極。倪嗣沖的實力進一步加強,不僅在安徽說一不二,甚至還染指他省事務。他支持段祺瑞武力統一全國的想法, 1918年在南北對峙的時候,曾派兵進攻湖南。

但在直皖大戰中,倪嗣沖所在的皖系失敗,重病纏身的他只得乖乖下野,徹底告別他控制了近八年時光的安徽。

倪嗣沖這類的軍閥,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他們的為非作歹在今天看來是難以理解的,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卻是司空見慣。其實,正如陳獨秀所說要感謝倪嗣沖這類人,如果不是他們的倒行逆施,或許中國的民眾不會那麼快的徹底覺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