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成為增長“火車頭”,日系車產量大爆發!

日系車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在全球市場收割銷量。

根據日媒的報道,日本8家車企在2018年的總產量高達2870萬輛,同比2017年增長了1%——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連續7年創下歷史新高。

在經過了長期的發展之後,日系車在與歐美系的競爭中,逐漸開始佔據上風。

如果究其原因的話,“中國戰略”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某種意義上,正是伴隨著中國汽車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的這些年,日系車才開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中國市場成為增長“火車頭”,日系車產量大爆發!


豐田“獨愛”中國市場

有件事的發生,可以看出包括豐田在內的日系車有多麼“鍾愛”中國市場,或者說是依賴中國市場。

2018年在中國收穫了148萬輛、同比增長14%的銷量業績後,豐田為2019年拋出了一個罕見的“激進”目標——160萬輛,同比增幅8%。

但是在全球銷量目標上,豐田卻又開始“慫”了——2019年要賣出1076萬輛,同比增幅1.9%。

一個很有意思的對比。

簡單來說就是,豐田希望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速,能夠“帶”起來其在全球市場的增速,而且完全不懼中國車市正在陷入近30年來的罕見下跌。

這是因為,以豐田為首的日系車企,正在依靠爆發的產品力,獲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包括本田、日產等日系車企巨頭在內,都在中國市場不斷加大投入,擴展產能。

也許只有一個例外——鈴木。

因為不太適合消費升級時代的市場需求,以小型車為產品導向的鈴木,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但並不排除這家擅長打細分市場的日系車企在未來某個時刻再次迴歸。

畢竟這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放棄這裡意味著放棄一切。

產品力爆發的口碑效應


中國市場成為增長“火車頭”,日系車產量大爆發!


日系車企的口碑形成,本田CR-V是個不得不提的例子。

在當年SUV匱乏的年代,CR-V創造了“城市SUV”這個名詞,並在“一車難求”的火爆市場行情中,和途觀一道,成為“加價賣車”的始作俑者。

這種情況持續多年,期間也曾受到過有關大國關係出現波折的影響,但總體而言,日系對於中國市場的產品投入在加快。

相對於歐美車系,日系車在經濟適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特點,在中國市場由南向北,逐漸形成了區別於競爭對手的獨特產品力,並形成了口碑效應。

在此基礎上,各家也都發展出了自己的特點,比如豐田偏向於經濟耐用,本田技術先進,日產講究性價比和舒適性,馬自達擅長顏值設計和運動調校等等。

這些特點形成一個組合,覆蓋了中國市場的絕大多數市場需求,初步完成了用戶積累。

日系加快對華投入

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首次超越美國汽車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並一直延續到現在。

這個過程也是日系車銷量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

在銷量增長的基礎上,日系車的本土化程度逐漸提升,一改往日對市場不敏感、技術和產品導入緩慢的現象,顯示出加速佈局的跡象。

比如豐田,擴大產能的同時甚至還考慮國產雷克薩斯;本田也是想盡辦法擴展產能,廣本去年收購了本田中國;日產在去年8月表示要砸下9億美元新建工廠,在2021年實現210萬輛的年產量。

另外在技術投入方面,日系也是動作不斷。

豐田在國內的混動技術推廣耗時超過十年,直到最近兩年才逐漸獲得了市場認可,同時豐田也在寧波啟用了研發中心,實現了混動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而且還簽署協議,向行業用戶開放自己的核心技術(1塊錢向科力遠轉讓THS混動技術)等——相對於產品導入,技術方面的本地化顯得更為重要,因為這顯示了一種對當地市場長期發展的信心。

“中國戰略”優先級提升


中國市場成為增長“火車頭”,日系車產量大爆發!


日系車在產品和技術方面的積極表現,來源於其中國戰略的優先級獲得提升。

在2018年,豐田在全球賣出的1059萬輛車中,有148萬輛來自中國市場,佔比約為14%,日產這一數據為14.4%,本田稍好一些,為27%。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日系車企以前都是把北美市場作為最大的市場去看待的,但是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崛起,日系車開始從“一條腿走路”變成了“兩條腿走路”,市場銷量和份額由此獲得了大幅提升。

但是到目前為止,與歐系代表車企大眾汽車相比,日系在中國的市場佔比還是“小兒科”,這意味著它們還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可以挖掘。

某種程度上,雖然現在中國汽車是已經是“紅海市場”,但對這些日系車來說,依然是“藍海市場”,所以他們紛紛提升了中國市場的優先級,打算進一步提升市佔率。

主要對手送出“神助攻”

在日系車通過產品力不斷提升份額的同時,主要競爭對手犯下的一連串錯誤,也在客觀上幫了大忙。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韓系車墮入了銷量深淵。

因為產品導入不及時,技術引進緩慢和低效的營銷策略,再加上遭遇了“SD事件”引發的“黑天鵝”事件,韓系車從2017年開始進入了銷量螺旋式下跌的窘境。

伴隨著韓系車的銷量大跌,產品力突出的日系車在市場上迅速填補了韓系車留下的銷量真空,獲得了銷量的大幅提升。

另一個“送溫暖”的對手就是大眾汽車。

“排放門”是大眾汽車在歐美市場遭遇的一個醜聞,並因此被重罰了將近300億歐元,元氣大傷。

毫無疑問,這種品質問題也會影響人們對於大眾汽車在國內的“神車信仰”,在品牌形象方面的損失難以計數。

百姓評車

總體而言,這些同行的“幫忙”,不但讓日系在全球銷量上獲得助益,而且在最大市場中國也獲益良多。

而且現在大國關係也穩定多了——經歷了這一連串的利好之後,日系車正在迎來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最好時代,由此看來,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的話,2018年的產量創下新高很可能將會被新的紀錄所打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