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不敢死不敢病,不敢结婚不敢生

8090后:不敢死不敢病,不敢结婚不敢生

父母渐老,孩子尚小。 前段时间,一张名为《独生子》的病房照片击中了无数人的内心。 这张照片为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获奖照片照片中的中年男子守候在罹患重病的白发双亲床边,背影透露出沉重的压力。 左手是爸,右手是妈,儿子坐在中间,一家三口的病房内尽是无奈、无助和辛酸。 而这样的情形,并不仅仅存在照片中,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在如今“421”的家庭模式下,照片中孤寂脆弱的背影,有可能是我,有可能是你,也可能是1.76亿独生子女中的每一个。 时光轴回到1978年7月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社论《书记挂帅,全党动手,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工作》,要求在三年内把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百分之一以下,并称计划生育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关系到四个现代化,关系到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这一年,新修订的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

8090后:不敢死不敢病,不敢结婚不敢生

2015年10月29日,国家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至此,35年的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宣告结束。 倏忽35载,时光如斯。1990年,黄宏和宋丹丹还在元旦晚会上背着超生的孩子,躲避着小脚侦缉队的围追堵截。不知道在已经全面开放二胎的今天,他们会以怎样的心情回忆那年冬天在探射灯下、在众人哄笑中的仓皇奔跑。

8090后:不敢死不敢病,不敢结婚不敢生

独生子女政策实行的三十五年间,留下了1.76亿的80、90两代独生子女,这些幼时饱受宠爱的独生子女们,却逐渐被巨大的养老压力所吞没,因此才有了前文病房照片的那一幕。

有人感叹:不敢病、不敢穷、不敢远嫁,因为爸妈只有我;有人说:能住在一起就不错了,就怕没床位分别住两个医院;还有人说,我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成了新中国历史上一个孤独的坐标,丈量着新生和死亡的距离。独生子女的中年,最怕听到父母生病的消息,父母生病就像个定时炸弹,随时准备摧毁一个家庭多年的努力与积累。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独生子女就不能远嫁,不配远游吗? 有个网友的回答戳人心肝: 我以前也跟你同样的想法,觉得独生子女的爱情就要被拴在父母身边吗,认为远嫁以后可以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 所以为了自己的爱情,当初昧着父母的反对,嫁到了距离父母千里之外的地方。 嫁人之后,才从美好的愿景走到惨淡的现实,结婚几年,我居然没能一次回家过年。 第一年春节,丈夫说这一年过年要去婆婆家,这样才有儿媳妇的样子,不然婆婆不高兴。 第二年,正处在怀孕坐月子的时候,自然回不了家,期间母亲过来看了我一次。 第三年,赶上孩子生病,经不起长途波折,所以仍然没能回家。 第四年,爸爸病倒了,在邻居的帮忙下送到了医院,妈妈打电话过来,小心的问,能不能回来看望爸爸,可能是最后一面了。

8090后:不敢死不敢病,不敢结婚不敢生

人生最后悔的事情便是,父母爱我一世,子女却未能报答一分。 当父母只有你一个孩子时,他们总是更害怕给你添麻烦,不愿轻易向你求助;但是除了你之外,他们也没有其他人可以求助。 朋友聚会的时候,总有人感叹,父母老了,孩子还不争气,自己又处在半山腰,想往上爬,能力欠费,单枪匹马,不得不活成一支队伍。人活于世,每个人都不容易,可独生子女的日子却显得分外难熬,承载全部希望,肩负责任重担,身前千军万马,身后却空无一人。

8090后:不敢死不敢病,不敢结婚不敢生

孝顺”是种奢侈品,成本高昂,也是对子女们经济实力的考验。独生子家庭的“高危性”就在于它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倒三角”的构造,意味着全部的重心都落在独生子女身上。 对于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只有一个孩子的他们,“空巢”的可能性很高。而对于独生子女,一方面要拼命地工作来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同时还要兼顾一家老小,一个孩子所能提供的资金支持和照料实在有限。

当80、90后孤独地步入中年后,顶着赡养父母的压力之余,又迎来了一道专属选择题。 在他们本以为孤独将代代相传的时候,忽然发现,他们不过是历史中的尴尬段落。 近年,二胎新政全面推行,经过一年酝酿,新的生育浪潮汹涌来袭,潮中奔忙的二孩父母和两岸观望的年轻夫妻,百味杂陈,各有心声。 最初的期盼充满幸福甜香。年轻妈妈畅想着未来:两个宝贝拉手走在夏日树荫下,不再像童年的自己,一个人躲在小小的房间。 有妈妈在朋友圈记录下二孩降临后的美妙氛围:哥哥和弟弟自成小世界,他们的交流和默契,我们不懂。 还有妈妈想得更远,“等老以后,即使一个孩子一年只来看望我一次,两个孩子也能来看望我两次,自己不至于太孤单。”

8090后:不敢死不敢病,不敢结婚不敢生

然而,相比于幸福,焦虑可能更加真实且沉重。 对上一辈人来说,是不许生,而如今全面开放二胎,我们这辈人却是不敢生。 一对夫妻,4位父母,一个孩子,这是中国现阶段最典型的家庭架构,俗称“421家庭结构”,在这种家庭结构当中,一对年轻小夫妻通常要照顾4个老人以及1-2个孩子,中国80、90后的压力可想而知。 据卫计委2015年调查显示,74.5%的家庭因经济负担不愿生育第二子女,而中国家庭育儿成本已占到收入50%。 媒体计算,抛开房产之外,一个大城市家庭抚育二胎的成本,至少要达到每年21万,包含育婴成本、托养费用和学前教育等等近20多项必要开支。高扬自我意识和身上重任的拉扯中,独生子女反而比上一辈更加不自由更加举步维艰,以至于集体喊出那句“不敢死,不敢远游,特别想赚钱,因为父母只有你”。 “钱”永远是大多数子女们共同面临的问题。越是有钱,越能提供给父母高质量的医疗、陪护条件,同时也越有时间陪伴老人;越是有钱,在二胎开放的今天才能洒脱地为大宝生个伴。

8090后:不敢死不敢病,不敢结婚不敢生

有人说80、90后是社会的主力军,其实更多时候我们只企盼能撑起自己的小家庭就够了。家庭是压在我们身上的行囊,也是我们勇往直前的希望与力量,这一路就是一场修行,有苦有乐,也许这就是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