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楠送女儿学“女德”,控制型父母,正在毁掉下一代!

最近,孙楠一家到徐州租房,一个月700元,上了热搜。

孙楠送女儿学“女德”,控制型父母,正在毁掉下一代!

事情的起因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送女儿去一所神奇的学校——华夏学宫。

这是一所什么学校呢?

口号是——开辟一片和谐共善的人间净土,打造一个百家争鸣的学术天空,培养一批继承文明的民族栋梁!

孙楠送女儿学“女德”,控制型父母,正在毁掉下一代!

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

学校不教授语文、数学、物理等正统知识,教的是“女德”,学的是礼仪和手工……

孙楠送女儿学“女德”,控制型父母,正在毁掉下一代!

学校的宗旨,是把学生培养成“端庄娴雅”、“婉妗雅音”的“淑女”。

孙楠送女儿学“女德”,控制型父母,正在毁掉下一代!

学费每年高达数十万,就读的学生家长非富即贵,一般人还上不了。

从上述画风,我们不难看出,华夏学宫,就是彻彻底底给女性洗脑的培训学校。目的就是把入学的女学生,培养成“毫无自身价值,一辈子为丈夫和孩子奉献”的封建社会女性。

很早之前,就有网友扒出来,华夏学宫有严重的传销嫌疑:

孙楠送女儿学“女德”,控制型父母,正在毁掉下一代!


《人民日报》已经发文:这样的教育,不是育人,而是毁人!

孙楠送女儿学“女德”,控制型父母,正在毁掉下一代!

虽然事实已经如此显而易见,孙楠还是义无反顾地,把自己女儿买宝瑶送进了这所培养“高知女性”的学校。这是为什么呢?

毕竟是亲爹,不至于这么坑自己女儿吧?

孙楠送女儿学“女德”,控制型父母,正在毁掉下一代!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孙楠的现任妻子,他女儿的后妈——潘蔚。

孙楠与潘蔚是重组家庭,成员比较复杂。孙楠与前妻买红妹育有一对子女。潘蔚的上一段婚姻里也有一个孩子,与孙楠结婚后再生一子。所以他们共有4个孩子。

潘蔚曾是安徽卫视、旅游卫视的主持人,与孙楠结婚后,辞去工作在家专心照顾4个孩子,但孩子的教育问题让夫妇俩头疼。潘蔚说:女儿宝瑶(孙楠与前妻所生)经历过体制内学校和国际学校,有些厌学,也爱玩游戏。儿子虽然年龄尚小,但易抱怨,遇事不愿承担。

孙楠送女儿学“女德”,控制型父母,正在毁掉下一代!

“我也跟孙楠反思,我说要不咱俩搬家吧,去徐州吧,那里有一所创办了28年的传统文化学校,他说那好吧。”终于,俩人决计离开北京搬到徐州居住,去过不一样的生活。

他们租住的房子不大,100平米。从前在北京孩子们每人都有单间,在这里,4个孩子却要住在一个房间里。

刚搬家时,夫妇俩的很多朋友都表示惊讶,一个朋友吃完饭走了,还给潘蔚发了一条信息:“小妹,你家要是有经济上的困难,你跟我说,我会帮你的。”

“有太多人问我为什么会来徐州,真的是为了教育,我并没有觉得我付出了什么,反而我收获了很多。”潘蔚这样说。

孙楠送女儿学“女德”,控制型父母,正在毁掉下一代!

而这四个孩子也都从本来的学校退学,入读了那所“创办了28年的传统文化学校”,全日制学习传统文化。

到底是国学经典,还是糟粕?

在这对夫妻眼中,值得举家从北京搬到徐州的传统文化学校,平常都教些什么内容呢?

  • 学习《弟子规》

潘蔚说,进入到这所学校后孩子背了很多经典,能随口说出:“道人善,即是善。”“宽转弯,勿触棱。”

《弟子规》这几年经常出现在儿童教育里,但这本读物根本算不上“国学经典”,只是一本清初乡间文人编的所谓“开蒙读物”,在民国时根本无人问津,后来因为“传统文化”成为一种商业才流传开来。这算什么经典读物?

最可怕的是,《弟子规》价值观极为落后——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子女对父母要无条件服从,一切行为都要预先请示父母;又说“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子女劝说父母时,即使被责打,也要无怨无悔。

如果真的孩子照此去做,在变得对父母百依百顺的同时,也会失去独立自主意识。子女和父母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双方需要的是互相尊重,而不是一方去迎合另一方。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书中教导儿童“不关己,莫闲管”等,显然同现代社会鼓励发声及参与公共事务的要求不符。

  • 女孩要学女红

所谓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槽点还不止一个。

潘蔚本人也在该校担任女红老师,“现在我在这个学校当老师,我教的孩子都是女孩,女孩未来要为人妻为母,要去用针线传递爱、表达她内心的温暖,这个也很重要。”

孙楠送女儿学“女德”,控制型父母,正在毁掉下一代!

显然,潘蔚对女性价值的判断,仍停留在“为人妻”和“为人母”这个层面。这与近来那些新闻里荒唐的“女德班”有何二异?

以学习女红的方式感受爱与温暖,不但过时,而且很难见效。

现代的性别教育里,提倡不要用“男孩该做的事、女孩该做的事”给孩子灌输刻板印象,男孩可以细腻温柔,女孩也可以勇敢坚强,他们的未来应该是没有限制的。

潘蔚甚至在新书里提到她刚到该国学学堂听课时,惭愧自己的坤德不够,在电话里向孙楠忏悔:“孙楠,以后家里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我缺德。”

  • “感恩、孝道、惜福”

潘蔚在曾经的访问里还认为要教孩子“感恩、孝道、惜福”——

那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不想的是父母怎么先去爱孩子,而是让孩子先学会感恩和孝道呢?这甚至可以视作大人对孩子的一种索取——你要感恩我,你要孝顺我。

现代教育明明提倡的是让父母尽量地去爱孩子,不要消耗孩子的情感,不要让孩子太小就感觉到被大人索取,否则成年后会有很多感情困境。

就像李安所言:我不教小孩孝顺这样的东西,(他们)爱我就行了。

到底是国学是信仰,还是生意?

有人疑问,女德教育为什么会盛行?

无论中西,男尊女卑的思想披上了传统文化的神圣外衣,却成了“真理”,更能蛊惑人心。

那些女德班的学院,心甘情愿地被洗脑,磕头认错,承认自己的罪过。

孙楠送女儿学“女德”,控制型父母,正在毁掉下一代!

甚至有的学员真的“悔悟”了,擦洗便坑地板马桶来“赎罪”,认为自己的心比它还脏。

最可怕的不是这样的思想,而是这样的思想越来越有市场!

三纲中的“君为臣纲”和“父为子纲”,恐怕没有多少人信了。

现在的青少年恐怕或多或少都有点逆反情绪,也不会把父母的话当成真理的。

成年人更不会把领导的话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但是,为什么男尊女卑的思想却可以大行其道?

更可悲的是,这些学员的家境往往优越,父母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

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不是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但是美好的愿望不一定能够给孩子带来完美结果。

父母的价值观,塑造着孩子的价值观,并影响着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但这并不代表父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加以控制。

孩子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对人生,有自己的规划;对价值,有自己的认知。

父母要做的,不是让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而是根据孩子本来的模样、自身的理想、天生的热情,陪伴他去寻找合适的航向。

所以,请不要用自己所谓的“爱”,来计划和控制孩子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