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飛行員如何培養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不僅要征服海天,更要征服自己。海軍某艦載機試訓基地艦載戰鬥機飛行教官曹先建,曾遭遇重大空中險情,深受重傷,經歷兩次大手術後重返海天。如今,他由飛行員轉身成為飛行教官,身份轉變的背後,不變的是他始終對艦載飛行事業的堅守和執著。

殲15飛行員如何培養

一直以來,艦載飛行員都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者”,他們的風險係數是航天員的5倍、普通飛行員的20倍。他們不僅需要過硬的技術、“泰山崩於前而不驚”的心理素質,數學、英語文化課成績也不能是短板。

殲15飛行員如何培養

當前,海軍新型飛機加速列裝,“艦載”特質更加凸顯,飛行員需求數量激增、選拔標準全面提升,海軍為此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招飛體系、穩定的專業隊伍、齊全的裝備設施,現已具備獨立招收各類機型飛行學員的綜合能力。為適應海軍轉型建設,今年,海軍面向生源地選拔艦載機飛行學員,在文化成績達到一本線的基礎上,分類精準招收。

殲15飛行員如何培養

這些飛行員在入選培訓班後,需要先改裝海軍“山鷹”改進型高級教練機,在教官的培訓和帶領下,在陸地機場進行模擬艦載機進近和著艦以及滑躍起飛的相關訓練;隨後這些飛行員又會換裝殲-15艦載戰鬥機在地面進行模擬艦載機進近和著艦以及滑躍起飛訓練,並在一切熟練之後,到真正的航空母艦上進行最後的起降訓練,並在通過考核後授予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相關資質。從科學的艦載機培訓角度看,這套體系並不是特別完美,尤其是海軍“山鷹”改進型高級教練機沒有真正的艦上起降操作能力(將JL-10或者JL-9改進到真正艦載教練機的計劃雖然可行,但其耗時對於當下的訓練而言絕對是“遠水難解近渴”),單座的殲-15艦載戰鬥機又缺乏雙座型教練機(殲-15S雖然完成了原型機制造,但出於量產需求太少等原因,目前已經停止進一步的研製而轉作他用),導致飛行員真正的艦上起降科目必須要單飛完成,這對飛行員在心理上的挑戰之大不言而喻。

殲15飛行員如何培養

殲15飛行員如何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