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日本人口為何能迅速恢復?原因是採取了這個政策,令人不齒

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德國、日本、意大利為首的軸心國與以蘇聯、美國、英國、中國為首的協約國之間,在歐亞大陸發生的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

在亞洲戰場上,日本對中國等亞洲國家造成巨大傷害,作為主戰國的中國傷亡人數高達3500萬人(其中死亡1800萬)!日本也為此付出代價:傷亡700萬(其中死亡約300萬)。二戰結束後,日本人口特別是有戰鬥力的中青年男性銳減。

二戰後日本人口為何能迅速恢復?原因是採取了這個政策,令人不齒

戰後日本軍隊被迫解散、經濟崩潰、人口凋敝,失去了自我防衛和生產建設能力,為此,日本政府主要從發展經濟和增加人口兩個方面來恢復國力:一方面依靠美國支持,因二戰後美蘇冷戰,美國扶持日本,在經濟上給予日本很大支持,使得日本國民經濟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據統計,在美國幫助下,日本1946年-1950年短短5年內,國民生產總值就從4千億日元增加到4萬億日元,每年20%增長率。另一方面就是促進人口增長,到1950年日本人口增加到8300萬人,二戰前後10年時間淨增加1000萬人口,到了1970年日本人口突破1億,成為當時世界人口大國之一。

二戰後日本人口為何能迅速恢復?原因是採取了這個政策,令人不齒

為了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人口,日本政府提出一項策略:鼓勵日本女子早生、多生。日本國政府在戰後從國家和民族大義號召將青年女子的婚齡提前幾年,最好13歲就結婚,而且提倡每對夫妻至少要生五個孩子。而在當時世界各國大多規定女子結婚和生育的法定年齡在20歲左右,日本硬是提前了7年之久,女子提前七年生育,自然能生出更多孩子。在1947-1949年三年時間,日本迎來戰後歐第一次“嬰兒潮”,這批人成為後來日本人口的主流,也是日本經濟建設的中流砥柱。

與此同時,日本經濟快速恢復,也為日本人口增長提供條件。有錢了就好辦事!為了刺激人口增長,日本政府在1947年正式頒佈《兒童福利法》,為貧困家庭兒童提供如生活補助、食品、日用品以及教育、醫療、看護資助等為核心的救助和保護,特別是健康與教育方面的幫助,讓日本下一代國民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得到有力保障。而且,日本還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對於失業者的保障力度足夠,所以日本人有安全感,於是大家就放開生,人口因此迎來爆發式增長。

二戰後日本人口為何能迅速恢復?原因是採取了這個政策,令人不齒

關於日本人口快速恢復,還有一種民間說法,說日本為了改善民族身材矮小的基因,找美國人、中國人乃至東南亞其他國家男人借種,甚至傳言早在唐宋時期,日本就派日本女子到中國借種。近年來,日本人平均身高已比二戰時提高了好幾公分,於是大家對“日本人種改造計劃”更是深信不疑,其實這些都是好無根據之談,是為了抹黑日本人的一種野史雜談。

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人口超過1億,此時國際環境穩定,全世界利用和平時期開始發展經濟,加上日本國土面積有限,從80年代開始,日本又開始控制人口增長,直到現在40年過去了,日本人口只增加了1000多萬。最近兩年,日本人口出現負增長,2017年人口為1.26億人。

二戰後日本人口為何能迅速恢復?原因是採取了這個政策,令人不齒

二戰後,日本為迅速發展人口,提出“早生、多生”的策略,鼓勵13歲結婚,在文明的現代社會不免為人所不齒,這一政策雖然挽救了國家,但是卻犧牲了日本年輕女性的青春年華,她們不得不為撫養更多的孩子而忍飢挨餓,操勞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