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的深韻與筆下的深情

周軼

畫中的深韻與筆下的深情

多年前,一位在報社作美術編輯的朋友時常送我一些銅版紙印製的精美畫冊。有的是畫家的作品,派別不同,畫風各異。有的是嘉士德的拍品,範圍很廣,個個驚豔。閒暇時,翻一翻,書頁的質感飽滿爽滑,讓人愛不釋手;裡面的內容包羅萬象,書畫如山水風景、人物肖像、詩詞歌賦,拍品如金銀造像、青銅玉器、秀雅扇面等,更加令人賞心悅目。

一次聊天,她在滔滔不絕地講著某某畫家的新作,以及她們之間的交流,還有當下的流行審美趨勢等等。我靜靜地聽、默默地想,脫口而出說了句:“我喜歡豐子愷”。頓時,令她錯愕,她真的不以為我知道豐子愷。我淡淡地笑了笑,輕聲地講起這份緣由。

最初,是先生的一幅《人散後 一鉤新月天如水》讓我深深著迷,畫面簡潔,幾筆疏朗的墨痕,一高一低兩道上卷的席簾,一張小方桌上放一把茶壺和幾盞茶杯,一左一右兩把藤椅,扶欄外的綠植蓬蓬勃勃,天上的一鉤新月懸掛在半空……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乾淨與清靜,彷彿進入九天之外的仙境。於是,立即找出紙筆臨摹起來。然後仔細端詳,頗有幾分形似。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收集先生的漫畫,如《努力愛春華》、《飲水思源》、《貧女如花只鏡花》等,均要認真地臨摹一遍。

其實,知道豐子愷先生其人其畫很久了,早已記不清具體的時間,大概是我上小學期間吧。因為學校有習字課,就是照著仿影寫毛筆字的課業,所以家裡都有筆墨紙硯。漸漸地,臨摹的作品越來越多,也可以訂成一本冊子了。

最愛先生的《護生畫集》,先生說:“護生者,護心也。去除殘忍心,長養慈悲心,然後拿此心來待人處世,這是護生的主要目的。”利落果敢的線條,或曲或直,沒有一絲多餘;濃淡分明的色彩,恰如其分,有夏日繁花和冬日白雪;性格鮮明的人物,或調皮或單純,招人喜愛;憨態可掬的動物,有貓咪的溫順和小鳥的靈活,動靜皆可愛;俊朗柔美的山水,抬級而上可登高,順流而下可暢遊,盡情向大自然敞開胸襟;一盤一缽的逼真,有根根可見的麵條和映著少女面頰的鏡面;另外,大塊大塊的留白,讓人生起無限遐想……畫中勾勒出平實的日常、純樸的人性、高尚的人格和深遠的思想,畫出矜恤和仁愛之情。

歷經46年的嘔心瀝血,六冊《護生畫集》終於完成,之後先生與世長辭,兌現了他對恩師弘一法師的承諾。這個超越生死的故事,體現了豐子愷先生深厚的文化修養和獨特的人格力量。

豐子愷先生不僅是一位畫家,還是散文家、音樂家、翻譯家、裝幀設計家。他手中的筆不僅能畫,而且能寫、能譜、能譯,在每個領域都卓有成就。他的文字清幽玄妙,靈動之處遠在他的畫筆之上。他設計的封面、插圖和扉頁,有的充滿幽默感,有的活潑又清新。他編寫的《音樂常識》《音樂入門》等理論書籍,為音樂教育注入活力。他的翻譯作品包括俄、英、日等語種,其中的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他是首位中文翻譯者。

豐子愷先生的一生孜孜以求,為中國的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傾盡全力。他以一顆詩心與佛心,以一份童真和童趣,以一種踽踽獨行的堅守,詮釋了他做“一個像人的人”和“教惟以愛”的精神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