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導的考研路,那些充實而無奈的日子

被誤導的考研路,那些充實而無奈的日子

又到考研日,多少學子又面臨著選擇!有些人選擇了直接就業,有些人選擇了繼續深造,甚至是換了完全不同的專業,只為有一個更好的前途。而另一些人可能意味著失業或者不得不去創業。

20年前,我和很多學子一樣,進了一個不是特別滿意的學校,雖然是重大大學,重點學科,可對機械這個專業就是沒有一點興趣,讀工科的都深有同感,機械學業重,很無聊的,女生很少,工作環境也不好。不過,這是進了大學才知道的。高考之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數理化,尤其我這個農村的學生,對專業是一點概念都沒有。當時是考前報考,看著哪個專業高大上就填哪個,我化學和物理都不錯,所以無意中看到“化工設備與機械”,就選上了。

被誤導的考研路,那些充實而無奈的日子

後來上了大學,老師第一天就和我們講這個專業不好,怎麼不好呢?工作不好找,工資低,工作環境都是偏遠山區的化工廠。心理哇涼哇涼的,本來以為跳出了龍門,沒想到是進了深山。好吧,我錯了!

有個《機械原理》的課程,老師是博士剛畢業,給我們上課,課上經常舉例子,都是用自行車的各個部件作例子,還老說他每天從南三環騎自行車到北三環,對自行車很瞭解。在這樣生動的例子下,心裡徹底對這個專業失去了任何信心。

我是從大二開始琢磨考研換專業的。來這個大學,是高考第二志願,所以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第一志願北大。然後開始各種惡補專業分類,最後決定讀經濟學,有兩個原因,一是工科轉文科專業課容易些,第二,經濟學只有好學校才能有出息。於是,從大二開始,購買了各類經濟學的專業課,這類型的書都比較貴,北大的教材比較坑爹,都是選用外國的,一本書大概是我十天的生活費。但為了轉行,還是花了血本,我有幾個學期都沒有買過衣服和鞋子。後來冬天實在太冷,便從地攤買了一雙鞋,那個臭呀,整個冬天宿舍的舍友都在罵我,所以每天一脫下鞋就把鞋放在窗外,可後來這雙鞋還是在一個夜晚被人偷了。心在滴血,你咋這麼坑呢,把我臭鞋都偷了,我冬天怎麼過!

被誤導的考研路,那些充實而無奈的日子

那時候學校裡沒有通宵教室,宿舍也比較吵鬧,於是和另外一個志同道合的校友到旁邊一所學校的通宵教室學習。就這樣堅持了兩年多,這段時間裡,每週最少兩天到北大當課耗子,學習專業課。課耗子還真多,尤其是厲以寧的課程,課耗子佔了70%以上,整個階梯教室擠得滿滿的。身邊有這麼多愛學習的同志,心裡還是暖暖的,當然他們大多也是學工科或理科的。

不過,花在機械專業方面的時間就比較少了,幾乎天天逃課,有個《材料力學》的老師,非常敬業,特意讓班長通知我,找個空餘時間給我補課,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不過,我的成績還算可以吧,經常能拿到獎學金,倒不是我的腦袋好使,而是這個專業大家對就業前景不好,都沒有認證學,我雖然學習時間少,但最少是學了的。而且大一的基礎課程學得很好,所以幾乎都能拿到三等獎學金,補貼點生活費。

被誤導的考研路,那些充實而無奈的日子

時間過得很快,我就走進了考場,第一年參加,之前雖然看過一兩年的真題,但真沒有認證想過真題會變化很大。進了考室,才發現,經濟學裡全是數學題,當時就蒙了,專業課只考了39分。後來查成績才知道,上千考生中,專業課及格的居然不到5個人。哎,心裡總算得到了點安慰。

心想,要不再堅持一年,就這樣又成為了眾多課耗子的一員。找了中關村一家小屋子住了下來。第二年,又走進了考場,這次稍微好點,五門課程成績都提高了一些,不過專業課還是沒有過線。

三進宮後,還是沒有被錄取,這下心徹底涼了,整理書包,走人!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日子非常充實,比高考還緊張。而回想自己學的專業和選擇的專業,機械行業在這20年中的得到了長足發展,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也見證了中國的快速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建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如果當時老師不給我那麼多負面的影響,對白紙一張的我應該是會一直從事這個行業的,然而正是因為老師自己看不起這個行業,一無所知的學生也被誤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