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外借日本展覽,網友:真不是東西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外借日本展覽,網友:真不是東西

1月16日到2月24日,在日本東京博物館將會展出顏真卿,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日本遊客熱烈歡迎,在博物館面前排起了長隊,有些遊客表示還會再來,因為機會難得。這件事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因為本國人還沒有機會看到,臺北故宮博物館卻借給了日本。有網友氣憤地說:真不是東西!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外借日本展覽,網友:真不是東西

先來了解一下《祭侄文稿》,全稱《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在唐乾元元年(758年)創作的行書紙本書法作品,如今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祭侄文稿》是顏真卿書法成就最高的作品,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與王羲之《蘭亭集序》、蘇軾《黃州寒食帖》並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有多珍貴就不多說了。而且,《祭侄文稿》還有著非常曲折的故事。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外借日本展覽,網友:真不是東西

顏真卿《祭侄文稿》是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一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氣呵成。這篇書法作品能夠完整的流傳下來,是一件極其難得的事情,因為《蘭亭集序》已經失傳了,《黃州寒食帖》也曾經命運坎坷。如果《祭侄文稿》在借給日本的過程中,發現了損害,對我國書法的損害是無法估計的。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外借日本展覽,網友:真不是東西

根據環球網報道,對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祭侄文稿》單方面借給日本展出,記者曾經三次詢問東京國立博物館,對真跡有沒有特殊的保護措施。博物館人員曾經兩次改口,最後才說:“會在單獨的房間展示,裝在玻璃櫃中,禁止遊客拍照,只讓有許可的媒體拍照,並且不能使用閃光燈。”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外借日本展覽,網友:真不是東西

然而,日本人曾經有損害文物的“前科”,這件事過去還沒有多久,如今臺北故宮博物院已經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竟然真的把《祭侄文稿》借給了日本。要知道,國內有多少書法愛好者,書法家渴望看一看《祭侄文稿》的真面目,然而臺北故宮博物館就是不給機會,反而給了日本人機會。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臺灣省的簽證的。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外借日本展覽,網友:真不是東西

書法作品是紙製品的,俗話說:“紙壽千年,展一次傷一次”。文物一個民族的精神肖像,《祭侄文稿》保存至今,是經歷了無數次戰火以後,極其幸運才保存下來,如今卻借給了日本人。一旦損壞,將永遠無法復原,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對於這事,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