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前世今生”之今生

百度“前世今生”之今生

百度就這樣成立了,但後續的故事卻是李彥宏當時無法想到的。

1

2004年春天,在Google上市前夕,佩奇和布林給所有投資者寫了一封信,信的開頭就指出:不作惡。

信中寫道:“Google從來就不是流俗的公司,我們也不打算成為那樣的公司。通過這句格言,我們希望能準確地表達出,最可貴的力量在於——永遠只做正確的、符合道德觀念的事情。”

佩奇進一步指出,“不作惡”會比“做好事”更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李彥宏則走上了另外一條路。

一直到2001年夏天,百度的業務都沒有什麼進展,每天都在燒錢。在風投機構追投1000萬美元后,李彥宏扛不住了,給在美國的妻子打電話。

一個廣泛流傳的故事是,馬東敏立刻回國,想出了競價排名的點子,“既提高了用戶的參與熱情,又增加了公司的收入。”

這個想法遭到董事會的強烈反對。但李彥宏勢在必行,他拍了桌子,表示董事會要不同意,他就不幹了。

果不其然。先是各大門戶網站紛紛參加競價,以使自己排名靠前,後來各種門類的機構都參與其中,尤以“莆田系”醫院為甚。百度當年贏利1000萬美元。

2004年,Google的CEO施密特曾悄悄來中國找李彥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彥宏用百度2.6%的股份換來Google 499萬美元的投資。

外界對此多有猜測。李彥宏卻有他自己的盤算,“有了他們作為一個小股東,很容易說服投資者百度是中文搜索第一名。”

不過從一開始,百度和Google就互不信任。

2004年末,布林和佩奇在訪問中國期間到訪百度。結果,百度在此期間放假,辦公室空無一人,布林和佩奇沒能看見百度的工程師。午餐時,他們拒絕食用百度提供的三明治。布林詢問百度的標誌是否是一個狗爪子?李彥宏當即糾正說,那是個熊掌。

2

熊掌味美,食之如飴。

慶功會後,夜已深,依然興奮的李彥宏和首席財務官王湛生在酒店大堂要了一壺中國茶,開始聊上市成功之後下一步公司的發展計劃。“是一個非常豐富的一天,非常幸福的一天。同時也是忽然覺得肩上擔子重了很多的一天。”

按當天收盤價計算,擁有22.4%股份的李彥宏,身家9.2億美元,躋身中國互聯網三大富豪之列。同時,百度公司產生了9個億萬富翁,五十個千萬富翁,四百個百萬富翁。

後來呢?那些擁有了財富的人們,他們過的好嗎?

2006年12月19日,被稱為“第一員工”的百度首席技術官劉建國離職。

2007年3月16日,百度首席策略官梁冬離職。

2007年6月30日,加盟百度5年的首席運營官朱洪波離職。

而更大的變故發生在2008年元旦,王湛生在三亞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王湛生是百度真正的二號首長,他是唯一一個能“敲打”李彥宏的人,宛如百度的剎車器。

在王湛生追悼會上,李彥宏哭成淚人。

百度還有一個主頁:http://shawn.baidu.com/,“shawn”是王湛生的英文名,是為紀念他專門創建的永久主頁。

打開主頁,有這一段記述:

2005年百度上市慶功會,王湛生上臺演講。他說,在過去一年裡邊,我要去感謝,過去總是在我這兒聽到批評,但很想得到我表揚的這些人,請站起來吧。

結果,第一個站起來的是CEO李彥宏。

百度內部曾經談論了一個話題:誰能代表百度的文化?結果,被問到的所有人幾乎都提到王湛生。

他去世之後,百度就沒了二號首長,儘管這個職位上的人走馬燈似地換。

到2010年,除李彥宏本人外,其他6個創始人已全部離職。

李彥宏迷失了,曾經那個要消除人類“信息鴻溝”,讓每個人平等接觸資源的山西小夥在競價排名的路上越走越遠,最後還賣貼吧、賣百科、批量下載盜版音樂……

2008年11月,央視炮轟百度的競價排名體系,“百度允許沒有資質的醫療機構購買關鍵詞,從而導致消費者進入虛假網站而受騙。”

百度股價暴跌,繼任首席財務官李昕晢在央視大砸廣告。後來,她在電話會議中向高盛分析師承認,2009年第一季度4千萬營銷費用裡的大頭,全給了央視。

2009年春晚,李彥宏出現在觀眾席。有人統計,央視至少給了他8個特寫鏡頭。

3

內既安,繼攘外。

2010年,谷歌宣佈退出中國。

4年前,Google宣佈該公司的全球中文名字為谷歌,這是由Google中國的全體員工投票產生的,意為“以谷(穀)為歌,是播種與期待之歌,亦是收穫與歡愉之歌。”

可谷歌進入中國後連連遭受危機,“在宣傳中,其形象往往與傲慢和偏見聯繫在一起,彷彿一隻闖進了瓷器店的大象。”

在亞洲金融論壇上,李彥宏表示谷歌非常不接地氣。“Google中文名是谷歌,寓意是豐收之歌,谷歌覺得中國人豐收了就高興。但是事實上,真正中國上網的人不太在意豐收不豐收的。”

上網的人是否在意豐收很難說,但百度肯定是非常在意豐收,那怕被千夫所指,都不放棄競價排名。

自媒體“AI時間”寫過這麼兩段話:

這就是兩個百度:一個是西二旗硅谷氣質的百度總部,代表了知識平等極客未來狂甩酷炫;一個是騰飛高科嶺,像是在南方血汗工廠一樣的筒子樓裡,高速運轉的百度北京分公司。他們什麼都不能代表,唯一的目的就是電話銷售賣廣告。

4萬人的百度,超過半數的員工是銷售人員。百度靠著他們的嘴巴養活百度技術和產品團隊,支撐著他們的AI大夢。

4

2018年初,百度惡評纏身,李彥宏登上了《時代》週刊的封面,在內文中,他這麼說:“2010年,百度佔據了75%的中國搜索市場,而谷歌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市場,他們最終被迫退出中國”。

真相果是如此嗎?

沒了谷歌的競爭,所有人都原以為百度會在中國互聯網市場上一騎絕塵,但尷尬的是,如今BAT的格局名存實亡。

2018年8月,谷歌宣佈重返中國。

李彥宏自信滿滿地聲稱,要“真刀真槍幹一場”,再贏一次。

“真刀真槍幹一場”,好有歷史感的革命豪言。

賈大山的成名作《取經》有這樣的一句話:“要學參天白楊樹,不做牆頭毛毛草。”

誰是誰,誰又是誰,誰知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