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用一生来还报恩情”“这不是还恩,这是背叛”

刘金比张霞大了六岁,张霞初中那会儿,刘金早已离开了学校,父母凑钱给他开了个理发店。他对人客气,手艺也还不错,所以生意还算可以。张霞有一次去理发时,刘金就关注了她。那时的张霞还完全不脱稚气,刘金多说几句话她就红了脸,刘金正是青春萌动的时候,对这个小女孩瞬间充满了好感。刘金的理发店就在张霞学校的附近,每次张霞从门口过,刘金总是和她搭讪。时间长了,他就提出让她做他的女朋友,她也就答应了。成为男女朋友之后,刘金会给张霞买各类小饰品和衣服,张霞一开始还总是拒绝,到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

“我不能用一生来还报恩情”“这不是还恩,这是背叛”

张霞的成绩不好,她初中毕业以后,她的爸妈就不打算让她读书了,但张霞羡慕那些有工作的女人,她觉得她们身上有一种别人没有的气质,所以她并不想辍学。这样的想法被刘金知道之后,刘金就提出让自己来供张霞上学的建议。有人对刘金说:“你傻啊,等她读出书来有了工作,她还会看得上你吗?”但刘金觉得张霞不是那种势利的人,他相信张霞不会抛弃他。于是初中毕业后,刘金出钱让张霞去了一所卫生院校读护理专业。三年里,刘金负责了张霞的一切开支。三年很快就过去了,刘金从来没有算过他出了多少钱,他觉得张霞是自己未来的媳妇,为她出多少钱都无所谓。

“我不能用一生来还报恩情”“这不是还恩,这是背叛”

张霞毕业后在一所医院当了护士,她周围的群体和过去不一样了,同事们说起男朋友都是各个单位的公职人员,她觉得刘金的身份让她开不了口,于是人们问起她时,她总是打马虎眼,从不公开刘金的事。医院里有一个儿科医生,见张霞长得漂亮,脾气也好,就对她展开了强烈的攻势,送花请吃饭请唱歌无所不用其极,张霞渐渐的沦陷了。

“我不能用一生来还报恩情”“这不是还恩,这是背叛”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事被刘金的朋友知道,告诉了刘金,刘金特意邀来张霞谈论此事,张霞竟毫不掩饰对刘金的厌恶,老老实实的承认了她的新恋情,提出和刘金分手的要求。刘金心灰意冷,但又有诸多不甘心,他想不明白一向温柔善良的张霞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一点情面都不留,他更觉得委屈,为了让张霞读书,这些年自己几乎没有任何积蓄,如果张霞离开了他,那么自己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他多次找张霞求和,希望她能回心转意,但此时的张霞早已被美好生活诱惑得晕头转向,她完全忘记了曾经刘金为她付出的一切。

“我不能用一生来还报恩情”“这不是还恩,这是背叛”

人们都指责张霞忘恩负义,甚至她的爸妈也为刘金打抱不平,但张霞却说:“我不能为了报答刘金的恩情就把我自己的一生毁了,男女朋友谈恋爱分手是很正常的事啊!”于是刘金又提出让张霞还他这些年自己为供她读书所付出的钱,这本来是最合理的要求,但张霞却认为这是他们谈恋爱时刘金心甘情愿给她的,现在要她还太不合理,而且自己刚刚参加工作,根本就没有钱。刘金彻底懵圈了,他第一次对着张霞破口大骂,骂她忘恩负义,他说:“我这根本不是让你报恩,是你自己无情无义,你背叛了我,你还想要全身而退?要么我们结婚,要么还我钱,否则我也不会让你好过的!”

“我不能用一生来还报恩情”“这不是还恩,这是背叛”

张霞很苦恼,她开始恨自己曾经的决定了,但她更恨自己的父母,如果不是他们不愿意让自己读书,自己怎么会欠刘金的情,那她想分手不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吗?她想要的,已经不再是眼前这样的生活了。她不明白:人人都有追求自己认为的幸福的权利,为什么自己就不可以呢?

“我不能用一生来还报恩情”“这不是还恩,这是背叛”

知道这件事的人几乎都在骂张霞,说她水性杨花,说她忘恩负义。但其实小丫认为,张霞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她想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她借助刘金给她提供的帮助获得了新生活的第一步,想要再进一步去追寻幸福,这原本也情有可原。就是因为刘金毫无怨言地为她提供帮助,人们才会把一切矛头指向她。如今刘金要她还钱,按理说这也该是合情合理的事,只是张霞刚刚参加工作,一下子让她拿出那么多钱,这确实也是十分困难的。张霞还在苦恼,她不知道自己究竟会向什么妥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