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是居住选择的关键

区位、区位,还是区位,这是居住地选择绕不开的话题。按照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居民对自己最满意的居住空间选择是依据居民自身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来决定。假定居民的收入分为住房消费和其他消费两部分,当住房消费支出较大时,只能缩减其他消费支出,否则,将超出居民的预算约束。事实上,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是有差别的。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相比较,在总收入中,由于可支出的总量比较高,用于住房消费支出的比例也就比较大。因此,在选择居住区位时,受区位约束要比低收入阶层小,居住区位选择的自由度相对比较大,一般选择城市中区位条件最好的住宅。中低收入阶层受收入的约束,用于住房消费的支出相对较低,在居住区位选择时,只能选择适合于自己购买能力的区位,如城市的边缘区或环境质量较差的区位。当然,也可以降低居住面积,购买区位条件较好的住宅区。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人们在进行居住区位选择的时,通常会选择能够带来总效用最大的区位。城市经济学阿隆索等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区位模型,该模型告诉我们:假定城市只有一个中心,且工作岗位集中在中心区,人们往返于城市中心与居住区之间,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是在家庭支付能力的约束下对住房成本和通勤成本进行权衡,追求效用最大化。

一般住房成本主要取决于住宅的位置和面积,通勤成本主要是由直接支付的实际交通成本和相对于时间的机会费用构成。在空间均衡下,土地(住房)价格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区呈递减趋势,离城市中心越近,住房价格越高,而通勤成本和时间费会越低,反之亦然。

对于希望拥有较大居住面积的居民而言,选择远离市中心的居住区位可使每单位面积的房价节约额达到最大,郊区便成为最佳的居住区位侯选地。当居民对住宅面积要求不变时,如果家庭成员的通勤次数增加,那么,选择城市中心居住可节约交通费支出,城市中心就成为最佳居住区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