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药妆”,就说“皮肤科医生推荐”,只想圈钱的品牌,真不要脸!

不用“药妆”,就说“皮肤科医生推荐”,只想圈钱的品牌,真不要脸!

“皮肤科医生推荐”的梗,最早可追溯到1987年,当年美国负责监管化妆品的主要机构he National Advertising Division (NAD)就做出过关于皮肤科医生推荐可以不可以印在化妆品品上的裁决。

直到2011年,NAD在一例裁决中判定:“皮肤科医生推荐”不可以基于一位皮肤科医生的建议。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品牌可以打擦边球。

既然“皮肤科医生推荐”不可以基于1位皮肤科医生的建议,那我就找2个。

所以,当我们看到美国品牌的护肤品上印着“皮肤科医生推荐”时候,不要再默认它们的产品是一大群医生商议后推荐,也许仅有2个医生说产品可以推荐。

其次,皮肤科医生这个概念很广泛。

脱发生发是皮肤科,痘痘皮炎也是皮肤科,美白祛斑还是皮肤科。如果一个防治脱发的专家给你推荐美白产品,你会相信吗?

第三,针对同一病症,不同医生对成因有不同看法。

就拿痘痘肌来说,中医就分虚火、实火两派,西医认为痘痘的成因更复杂,内分泌失调、皮肤接触到刺激物、毛孔堵塞等等,你都不知道该相信谁,只有你都痘痘肌问题解决了,才知道谁说得对。

第四,有部分医生甚至不信任化妆品。

就拿面膜举例,自从微商把中国面膜市场做大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总有皮肤科医生出来diss面膜。容易滋生细菌、非法添加荧光剂、非法添加糖皮层激素等等,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第五,就算医疗机构是真的,也未必靠谱

例如,当年的牙膏品牌,只要上了电视广告,都会在广告上加一句「全国牙防组认证」。

后来大家发现这个「全国牙防组」并没有颁发认证的资格,属于违规认证,在 2007 年被卫生部撤销。

第六,有些伪劣品牌甚至直接请个“披着白大褂的演员”

不得不说,有些就想着圈钱的品牌,真不要脸。

找2个医生来推荐,好歹也是合情合理合法,但直接找演员也太不敬业了,怎能指望找演员来尬演医疗小品的品牌能用心做好产品?

起码基本的商业诚信的就没有,遇上这样的品牌,千万不要去代理,不仅祸害消费者,还倒了自己的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