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為什麼會被很多人喜歡?

肖申克,為什麼會被很多人喜歡?

“這是一部男人必看的電影。”人人都這麼說。但單純從性別區分,就會讓這電影變狹隘。《肖申克的救贖》突破了男人電影的侷限,通篇幾乎充滿令人難以置信的溫馨基調,而電影裡最偉大的主題是“希望”。

當我們無奈地遇到了如同肖申克一般囚禁了心靈自由的那種囹圄,我們是無奈的老布魯克,灰心的瑞德,還是智慧的安迪?運用智慧,信任希望,並且勇敢面對恐懼心理,去打敗它? 經典的電影之所以經典,因為他們都在做同一件事——讓你從不同的角度來欣賞希望的美好。

肖申克,為什麼會被很多人喜歡?

20世紀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銀行家安迪(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飾)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希望似乎虛無縹緲,終身監禁的懲罰無疑註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未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飾),請求對方幫自己搞來小錘子。

以此為契機,二人逐漸熟稔,安迪也彷彿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管理層逃稅、洗黑錢,同時憑藉與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間也漸漸受到禮遇。表面看來,他已如瑞德那樣對那堵高牆從憎恨轉變為處之泰然,但是對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著心中的希望和目標前進。而關於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這一切朝前推進了一步……

肖申克,為什麼會被很多人喜歡?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一個人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在絕望的環境當中,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只有自己能夠依靠,這部電影說白了很簡單,就是自己救自己。

為什麼活著,沒有標準的答案,因為活著不由自主。然而怎麼樣活著,人的歷史裡卻給出了涇渭分明的活法。安迪又給了我們一次為真善美而活著的理由,就像監獄長給了我們為假惡醜而活著的理由一樣。真是智慧,是安迪一手建起的監獄圖書館,是他籠絡監獄長和獄警的手段,沒有智慧,他只能聽天由命。善是愛與仇,是安迪為獄友們爭取來的啤酒和音樂,是監獄長飲彈自盡時我們的擊掌稱快。美是希望,是安迪安詳而神秘的微笑,是爬出臭水管時的雨中重生,是墨西哥海灣安寧的藍。

肖申克,為什麼會被很多人喜歡?

關於影片的評論,太多,該說的差不多都已說了千萬遍。對於這樣一個熱門的話題,再想要抒發一些個人的喜愛之情,不免有拾人牙慧之嫌。為了避免這樣沒新意的事情發生,許多單詞我就不再提了,譬如“希望”,譬如“自由”。當然,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也是可以第一時間從電影裡感受到的。

經典臺詞:

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 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

強者救贖自己,聖人普度他人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Hope can drive a man insane.

希望是件危險的事。希望能叫人發瘋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讓你自由。

I guess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生命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麼忙於生存,要麼趕著去死。

肖申克,為什麼會被很多人喜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含冤入獄,一般人會痛苦不已自暴自棄,而他卻冷靜地計劃了一場為期二十年的越獄計劃。

這絕對不是英雄主義的勝利,更多是意志的勝利,希望,耐心,智慧。。。。。。包含人類一切美好的品質,既溫暖又實在!

“要麼忙著生,要麼忙著死“,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高牆外的自由,不如心靈的自由。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真誠地面對生活,活出自己最好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