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尔干叛军头目,他后摇身一变当“总理”,海牙判其无罪引争议

科索沃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面积只有1万多平方千米。历史上,科索沃曾是塞尔维亚文明发源地,后来由于各种原因,邻近的阿尔巴尼亚人大量涌入,塞族人却不断迁出,终于使该地民族成份彻底改变。二战后,铁托领导建立南斯拉夫联邦时,科索沃90%居民成了阿族人,但并未获得自治共和国地位,而是隶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阿族人大失所望。1980年,强人铁托去世后,科索沃阿族人独立运动高涨,与塞族人不断发生冲突,塞尔维亚因此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权。

一巴尔干叛军头目,他后摇身一变当“总理”,海牙判其无罪引争议

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阿族人单方面成立了"科索沃共和国",不过巴尔干狼烟四起之际,科索沃没有爆发战斗。四年后,在西方介入下巴尔干交战各方签订了《岱顿协定》,实现了全面停火,然而科索沃局势却紧张起来。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组成“科索沃解放军”,走上了以暴力争取独立的道路,武装袭击当地塞族人和南联盟政府机关。面对分裂国家行径,南联盟总统米洛什维奇坚决予以镇压,导致科索沃难民多达20多万,西方国家以威胁“欧洲安全”为由,开始强力插手科索沃问题。

1999年2月,北约炮制出一个朗布依埃森林协议,要求交战双方签字同意。但是,这一方案交战双方并不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在北约高压下,阿族人最后在协议上签了字,但塞尔维亚方面仍拒绝签字。于是,北约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空袭,连续轰炸78天后米洛舍维奇最终妥协,被迫接受了协议基本内容。此后,科索沃由联合国托管,北约则负责安全保障。至此,塞尔维亚对科索沃的主权名存实亡。

一巴尔干叛军头目,他后摇身一变当“总理”,海牙判其无罪引争议

战争结束后,科索沃非法武装被强行解散,不少原领导人转入政界。拉穆什·哈拉迪纳伊,“科索沃解放军”前司令官,早年曾在瑞士的夜总会当过保安,在内战中以冷酷无情著称。当科索沃战争结束后,哈拉迪纳伊也步入政坛,组建了一个名叫“争取科索沃未来联盟”的政党。2004年12月,他领导的政党胜出,摇身一变当上了科索沃政府“总理”。塞尔维亚政府提出强烈抗议,指控哈拉迪纳伊对科索沃塞族人犯下“滔天罪行”,涉嫌谋杀、迫害、强奸和拷打塞族人和其他平民,对其发出了通缉令。

随后,设立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前南法庭也对哈拉迪纳伊提起了诉讼。接到海牙指控书当天,哈拉迪纳伊只好宣布辞职,当了科索沃百天“总理”。海牙前南刑庭成立于1994年,旨在起诉和审判自1991年以来在前南境内涉嫌反人道主义和战争罪行的人。当时,已有多名前波黑和克罗地亚塞族将领被判有罪,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也被关押审讯,2006年死于狱中。2008年,科索沃不顾塞尔维亚强烈反对,宣布正式独立,并得到西方国家迅速承认。当年,海牙法庭判决哈拉迪纳伊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不成立,并予以释放。

一巴尔干叛军头目,他后摇身一变当“总理”,海牙判其无罪引争议

塞尔维亚方面对前南刑庭这一判决感到极大愤慨,谴责这一判决是对“正义的嘲弄”,“也是对死于哈拉迪纳伊之手的无辜平民的嘲弄。”在塞尔维亚强烈要求下,2010年前南刑庭对哈拉迪纳伊的案件重新审理,然而两年后以证据不足再次判决无罪。尽管如此,塞尔维亚始终没有放过哈拉迪纳伊。2015年,他就因塞尔维亚通缉令在斯洛文尼亚被捕,但两天后因外交压力而被释放。2017年,哈拉迪纳伊也被法国警方拘捕过。但塞尔维亚的通缉令已经不能阻挡哈拉迪纳伊从政,2017年9月,他再次当上了科索沃政府"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