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中


到了宋代,屏风已经功能完善、制作精美,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载体。

由于道教和程朱理学的盛行,导致人们更加欣赏朴素简洁、工整实用的家具风格

而且,人们日常的会客起居已经依赖于桌椅板凳,所以低矮底座的独扇屏风更为流行。

当时有一种「枕屏」可以立于床首以免头部吹风,常见于宋代的诗词绘画之中。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中

▲《绣栊晓镜图》,王诜,北宋



屏风的大小也比较收敛,与真人尺度相当,还出现了屏心内分割,这种制作手法一直延续到后来。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中

▲《十八学士图卷》,刘松年,南宋



链接:

欧阳修的《书素屏》:“我行三千里,何处与我亲。念此尺素屏,曾不离我身。。。开屏置床头,辗转夜向晨。。。”

解释:

生活必备品。

到了明代,屏风的形式虽然沿袭宋代,实用为主、装饰次之,但是由于明代文人墨客积极参与家具设计,屏风的整体审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装饰上更多地运用彩漆、镶嵌、雕花、釉彩、绘画、书法等,镶嵌和雕刻的种类和形式尤其丰富。

除了曲屏和座屏,明代晚期还出现了可以悬挂在墙上进行装饰的屏条,也就是「挂屏」

,一般成对悬挂在中堂两侧。

当然,也有很多异形挂屏,精美别致。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中

▲ 大漆嵌螺钿松下高士人物故事纹书卷形挂屏,明代



屏风的意义早已不局限于实物,在诗词歌赋中、在书画作品中,处处有其身影。

明代唐伯虎临摹并加以创作的《临韩熙载夜宴图》,加入了更多后代纹饰和家具,更是把屏风隔而不断、移步换景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看手机太久,是时候活动一下啦!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中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中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中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中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中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中

▲《临韩熙载夜宴图》,唐伯虎,明代



到了清代,屏风的种类和装饰性达到巅峰

彻底脱离普通的遮蔽家具,成为精美的艺术品

清代的造型风格虽然延续了明代,但是在装饰上讲究精美繁复、材料上讲究厚实奢侈、规格上讲究宏大雄伟,极尽其所能。

现代家庭中能放的下这种规格屏风的真不多,很多会拆开来进行陈设,装饰效果也不错。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中

▲ 黑漆描金十二扇折屏 ,清,波士顿迪美艺术博物馆藏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中

▲ 十八罗汉图象牙座屏,清



除了原有的样式,清代还出现了用于炕上陈设的大号「炕屏」、立于案头的小型「砚屏」等。

屏芯常镶嵌玉石、玻璃、瓷片、象牙、珐琅、各式宝石等各类材料,在装饰绘画上甚至开始加入西方技巧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中

▲ 象牙雕村居图挂屏,乾隆,清



链接:

《红楼梦》第六回:“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儿请一个要紧的客,借了略摆一摆就送来。”

解释:

倍儿有面子。

跟随着历史文化的脚步,屏风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着。

既有依靠屏风阻挡深夜凉风的老妇,也有背靠座屏执掌江山的帝王;既有描绘了“小山重叠金明灭”的温庭筠,也有以素屏居士自称的白居易……

从以实用性为主、到具备越来越高的艺术观赏性;从中华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到“远赴”海外的蓬勃发展,古老的屏风不断焕发出新的面貌。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在国外又是如何发展的?

在下一期的《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屏风的极简发展史-下》中,我们将继续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