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祕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在盤2019最期待國片時,有部片,Sir的態度相當任性。

主演未官宣、陣容還未定,只為一個名字,就亮了四星期待。

可能還有人記得,《第一爐香》。

為導演,許鞍華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71歲的許鞍華,是香港電影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7座金馬、10座金像(最佳導演、最佳影片)。

華語電影圈獲得金像“最佳導演”次數最多,出了名的“影后製造機”。

蕭芳芳:《女人四十》,金像獎、金馬獎、柏林銀熊獎影后;

李麗珍:《千言萬語》,金馬獎影后;

斯琴高娃:《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金像獎影后;

鮑起靜:《天水圍的日與夜》,金像獎影后;

葉德嫻:《桃姐》,金像獎、金馬獎、威尼斯電影節影后。

可以說,只要有許鞍華這三個字,你就得留心了

昨晚,有部許鞍華新作全網上線,陣仗挺大。

趕緊跟Sir來鑑一鑑。

(片子在最後,先聽Sir賣賣關子)

《七里地》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一張泛黃的信紙,一個剪出來的福字,把一老一少嵌入其中。

海報明明元素不多,卻有說不完的弦外之音。

一查作者,果然。

出自黃海

上一次他和許鞍華合作的《黃金時代》海報,就驚豔過無數人。

墨跡橫流,字如刀戟。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除了海報,《七里地》的主演表也驚喜。

春夏,一出道就以新人拿到金像獎影后,多少人等著她再殺回領獎臺。

Sir想重點說的是另一位,金士傑

他帶著同伴一起開始了現代、先鋒的劇場表演,他的實驗劇團間接影響了話劇大拿賴聲川。

既能深情,又可奸邪。

他的江濱柳,是不少話劇愛好者的心頭好。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在《繡春刀》裡,戲份極少的魏忠賢,詭異的嗓音加上出彩的眼神,被提名當年金馬獎最佳男配。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但他最戳人的,還是一個我們無比親切的角色。

父親。

感謝《剩者為王》裡他那番勸說女兒“別怕嫁不出去”的獨白,替天下所有不善言辭的父親說出心裡話。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七里地》裡,他老態更重,但語氣也更柔更低,扮演一位漂泊異國的老人。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故事更是給人想象空間。

編劇,是近期交出過優秀國產網劇《白夜追兇》的顧小白

《七里地》的野心不小。

時間橫跨70年,奔走數萬公里,講述一個家族三代人的命運變遷。

1947年。

曹瑞昌帶著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小妹,為了求生,離鄉背井闖關東。

這一年的歲末,他們終於有家。

在黑龍江,一座廢棄的院子。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1983年。

還是那條來時的路。

只不過這一次,老曹走在相反的方向上——

駕著馬車,送兒子出村。

兒子考上了國外的大學,在那個年代,就是鯉魚躍龍門。

一路上,老曹讓兒子用英語反覆念著他看不懂的洋文,在車頭上邊聽邊偷笑。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時間一晃,來到36年後。

老曹已經踏不上那條路了。

這次是她的孫女,替他回去,拍攝一段故鄉的紀錄片。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的是——

代溝?團圓?尋根?

對不起,許鞍華向來不喜歡直接地全盤托出,而是節制地展現,我們需要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其中的細枝末節。

不管是什麼主題,都能被她處理得溫和,有股“收”的內斂。

她總能在宏大中找到平常。

於平常中見到震撼。

自帶激憤情緒的抗戰題材《明月幾時有》,別人拍民族英雄就義,是犟著脖子怒著雙眼迎接死亡;但《明月幾時有》裡,只有一個感覺,突然。

突然得似乎有些潦草。

春夏和葉德嫻因為情報洩露被發現,在被毒打後,她們被拉到了院子裡一土坑前。

日本兵和她們語言不通,只丟了倆空罐頭示意她二人,挖。

二人臉上,有不甘,但也有猜到結局的恐懼。

就在春夏要替行動不便的葉德嫻挖地,葉轉頭向她道歉。

這個時候,嗖嗖閃過兩發槍子兒。

沒有特寫、沒有全景,只有兩點血花。

兩個人的生命,戛然而止。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放大就義者的“活氣”,突然的死亡更能讓觀眾感受到更強烈的,對戰爭殘酷的餘震。

以小見大,以細節見真實。

以小日子來拆解大主題,是許鞍華的擅長和特色。

在眾多人對許鞍華的評價裡,黃碧雲最中肯。

“她一生都在拍電影。我相信將來她都會。她不會放棄的,她的電影就是她的生活,她的人,她的光彩與粗糙,缺陷與完整,對我來說,很難理解。”

許鞍華的作品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她總能在裡面融入自己的影子。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那個獨居的老姨媽,固執、古怪,像許鞍華母親口中的自己。

母親有一次突然跟我說:“你不適合結婚。”我想了想,表示同意。因為我既不喜歡照顧人,也不喜歡被人照顧。

《客途秋恨》就更是了。

幾乎是她和母親的半自傳電影。

出生東北的許鞍華,是中日混血。

別看母女倆如今感情好,但年輕時,她跟母親不親。

小時候母親嚴肅寡言,不及爺爺奶奶待她好;

長大後,父親縱得母親打麻將不操心家事,她看不慣。

因為妹妹的婚禮,她和母親有彼此瞭解的機會,也是這個過程,讓母親“變心”。

於是她用《客途秋恨》記錄下了母女倆交心的過程。

曾經,中國的家是母親的異鄉;而回到日本才發現,曾經的牽繫也淡了,日本也成了異鄉。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如果時長允許,《七里地》一定會是一部掘地三尺的家族志。

一部國、家、情相互縈繞的史詩。

片中的那條路不長,只有短短七里地。

但路上的旅人方向反覆倒轉——來、去、回。

為何?

1947和1983的年份無不在暗示著,時代的翻湧,國運的扭轉。

而我們的哪個家庭,不是汪洋大海上的一葉扁舟?

再次留意《七里地》中的

許鞍華再一次逆反了大眾對於家的期待,沒有一家人齊齊整整、共濟一堂,只有許鞍華式的獨闢蹊徑。

第一次,家裡還是漏風的。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第二次,父子在馬車上一路沒有對視。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第三次,家已經在萬里之外,難覓鄉情。


華語「第一女導」的神秘新作:中國人流離奔波,歸根結底是為自己找一個家


在許鞍華的視角中,家從來不是固定的,完備的。

它時刻需要你伸手緊握,不肯放鬆片刻。

《七里地》更像是一個剪影。

它映照出,在大歷史的激盪中,中國人的流離、遷徙、奔波,歸根結底說來是——

為自己找到一個家。

為下一代找一個更好的家。

微博搜索關注:毒舌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