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張嘴改變天下,學會他的說話藝術受用終生!

1

土木堡之變,明軍在蒙古瓦剌部落鐵騎的肆虐之下一敗塗地,

御駕親征的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鎮被俘,瓦剌首領也先趁勢挾持明英宗南下,一路勢如破竹,直奔明都北京城,意欲一舉蕩平京師,滅亡大明。

國不可一日無君,大明方面也很快做出了回應,代理朝政的明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鈺繼位為帝,是為明代宗,並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兵部尚書于謙挺身而出,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領導大明軍民打響了北京保衛戰,力挽狂瀾守衛京師,打退了瓦剌大軍,粉碎了也先的野心,挽救了整個大明王朝。


用一張嘴改變天下,學會他的說話藝術受用終生!


瓦剌大軍潰敗,被迫退走大漠,雙方對峙一年有餘,戰火停息。這時候就有一個問題擺在大家面前,瓦剌手中的大明前任皇帝,現任太上皇明英宗,該怎麼處置。

也先很苦惱,現如今大明軍緩過了勁來,嚴陣以待,瓦剌軍無可趁之機,原先手中王牌明英宗倒成了燙手山芋,殺也殺不得,留也無意義,只寄希望於以明英宗為籌碼,送還明朝,多換些好處回來。

另一邊大明朝堂之上,對於明英宗的態度卻是相當微妙。大部分朝臣是主張儘早迎回明英宗的,可只有一個人不太情願,偏偏這個人的意見非常關鍵,他就是當朝皇帝明代宗。

明代宗在危難之時繼承皇位,好容易才度過危機,站穩了腳跟。現如今穩坐皇位,唯我獨尊,這至高無上的權力明代宗自然不願放手。要是再迎回明英宗,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兩個皇帝,到時候誰說了算?所以對於迎回明英宗的提議,明代宗一直表現得很冷淡。

一次朝會中,當百官又一次請命迎回明英宗時,明代宗終於生氣了,他表示自己本來不想當皇帝,是你們逼我的,現在又要迎回另一個皇帝,是何用意?關鍵時刻又是于謙站出來道:“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于謙表示皇位已定,不會再更改,還是應該顧全大局迎回明英宗。眼見自己最為信任的于謙都這麼說,明代宗也只好允諾迎回明英宗,並派出使臣與瓦剌交涉。

但明代宗還是暗地裡使了很多手段來阻止這一次迎聖。比如沒有給使團下達迎回明英宗的聖旨,在交給瓦剌的國書之中隻字不提明英宗,使者團的經費也少得可憐,更別提給瓦剌準備什麼金銀財寶了,隨意指派一個官員就上路了。明代宗的意思很明顯,使者的任務只為去探探虛實,跟明英宗嘮嘮嗑就算完事了。

如此毫無誠意的出使,迎回明英宗自然是痴人說夢,第一位使者李實就這樣無功而返了。在朝臣的堅持之下,明代宗又隨意指派了第二位官員出使,使團規格甚至比上一次還要差。然而就是這位隨意指派的使者,卻創造了一個奇蹟,

他的名字叫楊善,生平履歷不多贅述,只需要記住,他的絕活是說話。


用一張嘴改變天下,學會他的說話藝術受用終生!

2

楊善是跟瓦剌人打過交道的,當年明英宗御駕親征楊善也隨從在列,然而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隨行官員死傷大半,而年過六旬的楊善卻從那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人間煉獄中毫髮無損地溜了回來,分析他的保命本領,只有可能是那三寸不爛之舌。

不同於上次,這次再見瓦剌人,楊善是挾戰勝國之威來的,因此鎮定自若,胸有成竹。也先見大明之前的出使毫無誠意,這一回又是個空手而來還趾高氣昂的小老頭,心中頗為不滿,便想要殺殺他的銳氣。

當時楊善正在接風宴上大快朵頤,收到指示的瓦剌官員開始發難了,他直接挑釁楊善問道:“為什麼你大明軍隊在土木堡之戰中如此不堪一擊?”

土木堡之變是所有大明軍民心中永遠的痛,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滅,文武官員死傷大半,連皇帝都被俘虜了,這個問題著實扎心了。

楊善見來者不善,不慌不忙地擦了擦嘴,捋了捋舌頭,要打嘴仗,他不怕任何人。楊善開始了他的表演:“既然你誠心誠意地發問,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上次打仗,我們的主力精銳都南征去了,上陣的只是明英宗的隨行護衛。現如今我軍三軍戒備,整裝待發。在兩國邊境之處設下了十面埋伏,交通要道灑滿了對付你們騎兵的鐵錐,還召集了三十萬弓手,箭上配備從廣西等地採集而來的劇毒,敵人一觸即死。更別提我們神機營了,裝備全部更新換代,石炮一斗,雙頭火槍,其威力之大,就是三百步開外也是一槍斃命。

楊善唾沫橫飛,繪聲繪色地描述著大明王朝軍隊埋伏之多,槍火之盛,士氣之旺,在他嘴裡明軍戰鬥力簡直堪比特種部隊,天神下凡。論吹牛,楊善說自己第二,普天之下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在場的瓦剌眾人果然被楊善一席話嚇破了膽,沒想到挑釁不成,反而知道了如此可怕的事,一時間都不知所措。只見楊善突然話鋒一轉,嘆起了氣來道:“唉,只可惜這些準備現在全都用不上了。”

瓦剌官員聽楊善這麼說,立即追問為何用不上。楊善拍了拍他的肩膀,和顏悅色道,因為只要我們兩國講和,以後就是兄弟了呀。

瓦剌官員的心情就像坐上了過山車,隨著楊善每一次開口而起伏。聽楊善說完,瓦剌官員這才長舒一口氣,大笑著與楊善稱兄道弟,也先殺楊善銳氣的命令早就忘到九霄雲外了。

楊善輕鬆地過了第一關,接下來他將直面也先進行談判。最佳辯手楊善經過剛才的牛刀小試,顯然已經進入了最佳狀態,面對也先,

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在無一兵一卒,一分一毫的情況下,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也先,迎回明英宗。


用一張嘴改變天下,學會他的說話藝術受用終生!

3

最終會談開始了,還是也先率先發難。責問楊善為什麼大明釦留瓦剌使臣,購買馬匹為何降低價格,賣出的布帛為何都是次等貨,每年賞賜為何減少。

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建立在瓦剌多次違規在先,之後大明才做出相應對策,但當著也先的面,楊善當然不能直說對方無理取鬧。楊善略加思索,馬上想出了應對之策。

楊善耐心地和也先一一解釋,扣留瓦剌使者沒有的事,使團人數數千人,總有那麼幾個素質差的,可能犯了事畏罪潛逃了;至於馬匹降價,是因為你們出的價越來越高,我們實在承受不起,但瓦剌作為我們明朝人民的老朋友,就是咬著牙也要照顧你們生意,所以才略微降了點價;至於布帛破損,那都是相關人員翫忽職守造成的,我們的皇帝英明神武,絕對不是朝廷的意思;至於賞賜,原先瓦剌使者團就數十人,我們按人頭給賞賜,現在一來就是數千人,還有虛報的數目以騙取賞賜,我們沒有減少賞賜,只是核實人數再按規矩給,相信以也先之雄才大略,這也不是你的主意,都是手下人在搞鬼。

整個過程裡面楊善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也先除了說幾句對的也沒別的詞了。或許在戰場上也先一往無前戰無不勝,但要論嘴皮子功夫,十個也先也不是楊善的對手。

楊善見時機成熟,終於說出了此行的目的:“今還上皇,和好如故,中國金幣日至,兩國俱樂,不亦美乎?”

也先被說得暈頭轉向,差點就直接答應了楊善,直到拿到國書,也先才回過神來,他問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你們這國書上,也沒提迎回明英宗啊。”明代宗設下最大的坎,在這裡等著楊善。

事情發展了到了這地步,就且看楊善驚天地泣鬼神的高能脫口秀了。楊善略顯浮誇的霍然起身,激動道:“這正是我們大明王朝的一片苦心啊!”在場眾人都懵了,尋思這老頭在說什麼玩意。

楊善接著解釋:“如果國書寫了迎回明英宗,那不成大明對瓦剌的命令了麼,我們故意不寫,是想讓瓦剌自己送,成就也先您的美名啊!”

眾人都驚了,原來如此啊!也先什麼反應,“大喜”,當即表示要把明英宗送還給大明。只有一個瓦剌官員昂克還算清醒,咱們當初的不是商量好用明英宗換好處回來麼,怎麼能白給呢,於是他又問楊善:“為什麼不用重金來贖?”

楊善使出了最後的殺手鐧:“咱們兄弟邦國,談錢多傷感情啊,要是給錢,天下人以為也先貪財好利,現在不給,才顯得也先仁義。”楊善的原話是,也先如果不收錢,那就是“為好男子,垂史策,頌楊萬世。”也先一想到日後自己青史留名,流芳萬世,笑得像一個開心的孩子。

楊善憑藉他這三寸不爛之舌,完成了奇蹟,單槍匹馬迎回了明英宗。品味他的藝術,面對威脅時不卑不亢,底氣十足,讓對方不敢用強。然後在關鍵談判時,又左右逢源,馬投其所好,馬屁拍得驚天響,這隨機應變扯犢子能力令人歎為觀止,他這張嘴,更勝百萬雄師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