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这些偏见都会带来更多苦恼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这些偏见都会带来更多苦恼

家庭教育重要性自不必赘言,但是并不是我们对孩子进行说教就是进行了正确的家庭教育。我们如果不知道自己使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就会很多情况下好心办坏事。而这种好心办坏事的举动对孩子的伤害之深是你无法料想的。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这些偏见都会带来更多苦恼

偏见1 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孩子的前程着想

教训孩子后,有哪个父母心里会好受呢?他们也会对孩子有歉疚感,看到无精打采的孩子,心里也会不好受。“我是不是太过分了?”当父母们有这样的想法时,很快就会给自己找借口,使自己的行为更加合理。“我说得也没错啊!”“等孩子长大后总会明白我的一片苦心的。”“最后他们还会感谢我的。”

父母都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孩子的前程着想,所以大部分父母认为孩子必须遵守自己规定的人生规则。但是,只要冷静地反省一下,就会发现父母的所作所为并不完全是为孩子着想。很多情况下,父母是为了自己的偏爱或爱好,才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思路成长。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这些偏见都会带来更多苦恼

偏见 2 认为孩子必须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

在一天内,大部分父母喜欢不停地干预孩子日常生活的琐事,而当发现孩子违背规定时,就会大发雷霆。既然大家早已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又为什么要生气呢?当自己的建议受到对方的冷落时,任何人都会有一种挫折感。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这种挫折感尤为明显。虽然大部分父母都不肯承认,但是他们的脑子里却深深地印着“他离不开我,他是我的所有”等占有的想法。

有些父母就是喜欢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到孩子身上,他们并没有完全接受孩子拥有跟父母不同性格和不同思维的事实,因此一味地主张孩子必须绝对服从父母的安排。

任何父母都不能肯定自己没有伤害过孩子的心灵。说不定冷淡的眼神、满脸的失望都将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对话的障碍。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这些偏见都会带来更多苦恼

偏见3 认为孩子太小了不成熟,作出的决定肯定不如成人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也有作决定的权利,孩子自己作决定,就要对自己所作的决定负责。一个能对自己负责的孩子,即使走出校门,走出家门,也能够独当一面,争取自己的权利。

用商量代替命令,不仅能鼓励并引导孩子自由地表达思想,而且也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这些偏见都会带来更多苦恼

一个人的主动性往往是从内心产生的,如果是被强迫做一件事情,常常是口服心不服,缺乏主观能动性,而如果是自己经过考虑后作出的决定,他就会坚持不懈地去追求,直到成功。

有研究也表明,总是由父母做决定的孩子,长大后常常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而且缺乏责任感,甚至不知道如何对自己负责。因此建议父母给孩子一点做决定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如何做决定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这些偏见都会带来更多苦恼

偏见4认为语言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对话的全部

肢体动作、表情和语气是很难用意识去改变的语言,因此只有身体才能最真实地表达我们的想法,但是大部分父母很容易忽略这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