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师:"有无相乘,虚实相生",司马光诠释“脚踏实地”的真谛

二零一八年清秋九月,有一则新闻,不可说"大",不可说"火",却堪称有趣,有趣得我无言以对。新闻事件的主人公是一枚"小鲜肉"。他的真实年龄是——花季少年十七岁。2018年9月7日,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郑重声明》称:史润龙假冒新华网名义发布"新华网评",新华网已向相关部门举报。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小史同学不仅冒充权威媒体,还给自己戴上了一顶又一顶高大上的帽子:哈佛大学毕业生,二十岁的某集团董事长,九零末的某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座上宾。

以上美丽的"头衔"叠加在一块,听起来就是一个孩子的梦,小史同学偏偏要把白马王子的梦想变成现实。其实,这并没有错啊,有梦想是好事嘛。唐朝伟大的"诗鬼"李贺同志教导我们:"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然而,唐朝同样伟大的"诗豪"刘禹锡同志又教导我们:"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也就是说,实现梦想不能靠日复一日地做梦,不可一味玩虚的,更不可铤而走险造假骗人、欺世盗名。

韩老师:

《道德经》说:"有无相乘,虚实相生"。仰望星空的同时,一定要脚踏实地。脚踏实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典出北宋理学大师邵雍的《邵氏闻见前录》,是邵雍先生评价司马光的话。那时的司马光不再是个为救朋友砸水缸的孩子,而是一个著作等身的文豪和权倾朝野的宰相。

有一天,司马光问邵雍:兄弟,我是个怎样的人?邵雍并没有说奉承话,啊,大哥,你是个大好人,你是个大能人,你是个大智慧的人,他的回答很简约、很平实:"君实脚踏实地人也"(司马光,字君实)。听起来似乎也是一种"马屁",却是一句大实话,因为司马光的的确确是个脚踏实地的人,如假包换!

如果说史润龙同学是一个爱做梦的"坏同学",那么司马光同志就是一个不爱做梦的"好同志"。有一则中国故事叫:司马光做警枕。乍一听"警枕",我们大概会联想到警笛、警棍、警车、警犬之类,但是,千万不要误会,司马光的独家发明"警枕"并非警用的,而是警醒自己用的。

韩老师:

话说,司马光奉旨编纂《资治通鉴》,自始至终如履薄冰,从头到尾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于是,兢兢业业;提心吊胆,于是,呕心沥血。司马光为何如此?既不是宋神宗皇帝给了多大的压力,也不是芸芸众生对他寄了多大希望,只是因为他认定:为国著史乃千秋大业,他坚信:为天地立心乃天赋使命。司马光非常非常地勤奋、刻苦、认真,每天都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出自《易经》的成语"朝乾夕惕"说的应该就是这样的努力。

尽管如此,司马光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他觉得自己睡得太多了。于是,他开始剥夺自己"做梦"的权利。可是,古代没有闹钟啊,睡过头咋办呀。脑瓜一转,灵光一闪,十一世纪一项神奇的"中国发明"——警枕——从此诞生。这种枕头啊,圆滚滚,滑溜溜,垫在脑后硌得慌,人头稍一动,枕头就打转。这样如何睡得好?睡不好,司马光就起床,在幽暗的房间里,在微弱的烛光下,读书不止,笔耕不辍,双脚紧挨大地,这种奋斗就是脚踏实地的"赶脚"。

《资治通鉴》这部史学巨著前后的编纂工作共计十九年,几乎"吸光"了司马光的毕生心血。这十九年间,司马光未必夜夜都卧警枕,但他的"脚踏实地"可想而知。由此可见,传世名著不是吹牛吹出来的,史学巨匠不是造假造出来的。所谓"匠心",脚踏实地是也。当然,我们并不主张学习者、奋斗者都像司马光那样对自己那么狠——"狠一点"就好。因为睡眠还是很重要的。这也许就是"警枕"不流行乃至失传的原因吧。

韩老师:

无独有偶,称赞司马光脚踏实地的邵雍先生本身也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不爱睡觉,不爱做梦。虽然,邵雍先生自称"安乐先生",也把他在苏门山的隐居之所命名为"安乐窝"("安乐窝"的由来),但是,他追求的更多是心灵的安乐——安贫乐道、心安理得,事实上,他和司马光一样折腾自己的身体。这种"折腾",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宋史》是这么记载的,"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艰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七个字:刻苦得"令人发指"。(本句纯属意译。)

难怪邵雍和司马光那么要好,原来他们都是那么勤奋,这真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啊。司马光也好,邵雍也罢,若非脚踏实地,绝无千古佳话。"脚踏实地"的故事教导我们:有梦想,一定要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