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更偏愛買合資車?是盲目跟風還是國產車質量不行?

曾經,汽車在國內還是一件奢侈品,也是無數家庭的追求。而隨著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汽車工業的發展,在今天買車已經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了。不過國人在車型和品牌的選擇上,有一個特別的趨勢——寧願花大價錢買低配合資車,也不願意花更少的錢買高配國產車。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當然有很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質量上、品牌影響力上,國產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之間的差距依然明顯。

阻礙自主品牌發展的最大因素:“三大件”質量堪憂

要評價一款車的質量,發動機、底盤和變速箱這“三大件”肯定是最主要的參考。“三大件”中發動機的地位最為重要,以至於被喻為汽車的心臟。雖然現在長安、吉利的發動機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動力性能缺陷、缺乏核心技術的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相比之下,日系的本田、豐田和德系的大眾,優勢就明顯得多了。

本田經典的VTEC技術曾經引領了發動機技術的一段革命,在今時今日依然在車迷們心中佔有重要地位。而馬自達的創馳藍天技術、斯巴魯的水平對置發動機、豐田有著最高41%熱效率的汽油發動機,這些都彰顯了車企的核心競爭力。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就要遜色得多。要知道在21世紀之初,大部分自主品牌還沒有研發發動機的能力,三菱4G63系列發動機一度是國產車的標配。

底盤和變速箱雖然不像發動機那樣掌握著汽車的生命線,但是作用也不可小覷。變速箱和底盤的工作狀況跟汽車的安全係數和舒適度密切相關,一旦質量不過關,抖動、頓挫和異響問題會讓車主們十分頭疼。目前業內公認的最優變速箱也大多出自德、日等國的研發企業,比如豐田旗下的愛信和德國採埃孚公司的變速箱等。

不光因為好面子,合資品牌保值率高是關鍵

平心而論,對於用作代步的一般家用車來講,對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組件的要求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因此就有網友就認為,國人對合資品牌的追捧跟好面子的性格分不開。的確,不說BBA這些已經成為豪車代名詞的經典品牌,就算是日產、本田等日系車的知名度和多年累積的人氣也不是自主品牌在短期內可以追得上的。

然而,偏愛合資品牌不僅僅是它們本就多人買,跟風、好面子,而是有確切的經濟優勢。市場份額大、車主數量多,常常意味著更高的保值率。就拿市場上熱銷的緊湊型SUV來說,同樣落地兩年,上汽大眾途觀的保值率也肯定要比同級別、價格也相當的吉利博越要高。當然了,隨著自主品牌的口碑上揚,銷量見漲,在未來還是很有可能逆轉這種趨勢的。

數十年來,從銷量上被合資品牌牢牢壓制,到長城、吉利屢屢殺入銷量榜前列;從被迫接受霸王條款引進三菱、寶馬的“三大件”,到比亞迪自主研發出中國第一臺雙離合變速器,無論在核心技術還是品牌影響力上,自主品牌都擁有了長足的進步。或許人們可以暢想,有朝一日風向將徹底轉變,自主品牌將成為大家的心頭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