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被認為是頑劣少年,卻在上位後讓西漢成為當時最鼎盛的國家

公元前141年,十六歲的劉徹上位,是為漢武帝,他的上位,造就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的時期,他的雄才大略也讓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本人也被稱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

在他上位之前的漢朝,是一個固步自封的國家,朝中的很多老臣,還在用老舊、保守的思想來治國。無規矩不成方圓,但他們的規矩卻一直不變通,也因此讓漢朝在後人看來十分的軟弱,尤其是跟匈奴之間屈辱的交易——用和親換和平,顯得漢朝更加的懦弱無能。

他曾被認為是頑劣少年,卻在上位後讓西漢成為當時最鼎盛的國家

雖然史書中記載,和親維持了漢朝和匈奴之間幾十年的和平,但邊境地區依舊會發生中小型戰爭,而漢朝的“敢怒不敢言”也讓匈奴對中原地區的燒殺擄掠愈發猖狂,肆無忌憚,就像是自小養猛獸,他不會感恩,只會反過頭來惡咬。

和親帶來的和平是短暫的,但漢朝中大多數的達官顯宦卻都認同這種政策,一是他們都有錢,用錢換安穩對他們來說並不困難,二是和親對象又不是他們的孩子,他們不必整日為了女兒擔驚受怕。所以對於解決匈奴入侵的辦法,他們始終堅持一點,和親。想來西漢如果沒有主戰的帝王,一直這樣下去的話,大漢朝總有一天會滅亡的。

他曾被認為是頑劣少年,卻在上位後讓西漢成為當時最鼎盛的國家

有些皇帝雖然也認同用和親換和平,卻沒有放鬆對軍隊的訓練,依舊在加強軍事力量,比如漢文帝時期的騎兵建設,比如漢景帝時期漢軍的蓬勃發展。尤其是漢武帝在位時期,更是直接一雪國恥。

不過劉徹在做太子的時候,看起來並不像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國君的人。不過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的年紀還小,他被封為太子的時候只有七歲,正是頑劣的年紀。但年紀輕輕的他就顯出了能力不凡,讀書習武樣樣突出,在幫助父親處理國事的時候,也十分的利落乾脆,提倡創新,尤其是上位初期的舉措十分大膽,不過這在那些思想老舊的大臣眼裡這就是頑劣。他的這番“轟轟烈烈”的舉動自然遭到了大臣們以及太皇太后,他的祖母的反對。竇氏尚在的時候他受到了壓制,還算安穩的按照規矩辦事,但在祖母去世後,沒了牽制的他就開展了自己的一系列雷厲風行的舉措。

他曾被認為是頑劣少年,卻在上位後讓西漢成為當時最鼎盛的國家

憑藉自小養成的文韜武略,他開始了對國內諸侯國的壓制,以及對匈奴的反攻,這也是他自小就存在在心中的理想,要將西漢朝之前所受的恥辱通通還給他們!

攘外必先安內,劉徹首先做的,就是削弱諸侯的實力:實行推恩令,加強中央集權,並採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在一些系列改革過後,西漢國力逐漸上升,之後,他開始了對軍事力量的發展,為打擊匈奴做準備。

他曾被認為是頑劣少年,卻在上位後讓西漢成為當時最鼎盛的國家

在結束了長期以來的和親政策後,漢武帝開始對匈奴正式宣戰,雙方的第一戰,是在上谷展開的。漢武帝兵分四路,展開對匈奴的進攻,結果雖然不盡如他意,卻也有收穫,四隊中衛青帶領的軍隊取得了勝利。漢武帝面對這種戰況還是很高興的,但也受到了文武大臣反對戰爭,要求和親的請求,面對重重阻力他堅持了下來,繼續展開跟匈奴的對抗。

後面的戰役達到了他想要的結果,在衛青、霍去病等將領的努力下,匈奴接二連三的敗退,儘管他們不死心,又展開多次的進攻,但還是被英勇的漢軍將士們打了回去,面對勝利漢武帝也十分的高興,重賞了衛青等立下大功的將領。

他曾被認為是頑劣少年,卻在上位後讓西漢成為當時最鼎盛的國家

多次大規模戰役後,漢朝收了河套地區,河西走廊,並打通了西域,匈奴最終狼狽而逃。除了以武力打擊匈奴外,劉徹也採用了和平手段讓西域各國臣服於漢。匈奴此後逃到了漠北地區,再也不敢侵犯。跟匈奴的戰役不僅解決了中原長期以來的威脅,還擴展了漢朝的版圖。在跟匈奴進行戰爭的同時,漢武帝還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極其重要的絲綢之路,加強了跟西域的聯繫,並促進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漢武帝是一代傑出的皇帝,雖然晚年的一些行為讓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汙點,但前期的成就卻是不可磨滅的。歷史上對他也是有著極高的評價,他是第一個向全天下公開自我批評的皇帝,能獲得高度讚譽也是名副實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