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有哪些陷阱,一不小心就掉坑裡,不少人被矇在鼓裡!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此書由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所著;由於羅貫中生於元代,此時的漢人飽受欺凌,沒有人權,過著奴隸般的生活,所以他們渴望民族的強盛與復興,希望有遭一日漢族能重掌天下,這幾乎成了所有漢族人的夢想;而在知識分子眼裡,這種憂患意識更加強烈,所以羅貫中寫了這本《三國演義》,以“尊劉貶曹”為主要目的,以劉備集團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藉此追慕祖先們曾開創過的宏圖偉業,以此彌補精神上的巨大失落和痛苦;書中有很多故事都是羅老自己杜撰的,與真實歷史有所不符,但由於《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其閱讀量和影響力極高;所以導致羅老杜撰的這些故事,已經深入人心,漸漸取代了真實的歷史,彷彿比歷史更真實;可事實上,很多故事在歷史上並沒有發生過,我們簡單的舉一些例子;

《三國演義》有哪些陷阱,一不小心就掉坑裡,不少人被矇在鼓裡!

舌戰群儒

第一:舌戰群儒

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中,諸葛亮舌戰群儒,成功說服東吳結盟,共同抵抗曹軍;故事講述的是,劉備兵敗,退守於夏口,曹操大軍壓境,準備一統天下,東吳群臣大多主降;於是諸葛亮以超人的膽識同東吳群臣展開舌戰,面對東吳群臣的責難,諸葛亮能言善辯、妙語連珠,力排眾議說敗群臣,勸服孫權,使“孫劉聯盟”局面初步形成;然而據史書記載,諸葛亮確實訪問過東吳,但僅僅是面見孫權,並沒有“舌戰群儒”一節;

《三國演義》有哪些陷阱,一不小心就掉坑裡,不少人被矇在鼓裡!

王朗

第二:諸葛亮罵死王朗

《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諸葛亮給我們表演了一場罵戰,展示了罵人的最高境界,僅憑一席話語,便可取人性命於無形之中,教人敬佩;然而那只是演義,正史中的王朗卻是病死的,他位及三公,是曹軍方面重要人物,能活到了七十六歲高齡,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區區幾句話語如何傷得了他;

《三國演義》有哪些陷阱,一不小心就掉坑裡,不少人被矇在鼓裡!

王朗

第三:草船借箭

《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中,周瑜想借機除掉孔明,所以故意刁難,要他十日之內造十萬支箭,沒想到孔明一口答應,並說到只需三日便可造十萬支箭;之後諸葛亮用二十艘戰船,在船上扎滿草人,借大霧天氣,假裝攻打曹操,最終借來十萬支箭;然而在《三國志》中,草船借箭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東吳主公孫權;

《三國演義》有哪些陷阱,一不小心就掉坑裡,不少人被矇在鼓裡!

顏良

第四:斬顏良誅文丑

歷史中的關羽斬顏良,並不是陣前單挑,一合斬殺,而是荀攸計謀得當,顏良倉皇應戰,於混戰之中被殺;文丑則是死於亂軍之中;

第五:過五關斬六將

關公千里走單騎,過東嶺關斬孔秀,過洛陽城斬韓福、孟坦,過汜水關斬卞喜,過滎陽斬王植,過黃河渡口斬秦琪,名曰“過五關斬六將”,“施公”把關二爺的“忠勇”表現到了極致;然而這在正史上也是沒有的;

第六:單刀赴會

正史中的單刀赴會,魯肅的表現更精彩;孫、劉為了爭奪荊襄三郡,各自僵持不下,魯肅為了顧全大局,邀請關羽相見,他提出將兵馬置於百步之位,兩邊將軍各帶單刀赴會;席間魯肅多次指責關羽,不避刀斧,不懼生死;

《三國演義》有哪些陷阱,一不小心就掉坑裡,不少人被矇在鼓裡!

關羽

第七:溫酒斬華雄

據《三國志》記載,華雄並不是關羽所斬,而是被孫堅所殺;

第八:孔明借東風

正史中孔明根本沒有參與“赤壁之戰”,要借也是大都督借,況且人借不來風,除非他是神

第九:三氣周瑜

周瑜是“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沒丈夫”,是一個風度翩翩、性度恢廓的奇男子,區區孔明憑什麼把他氣死;

第十:水淹七軍

水淹七軍是天氣導致,非人某,據《三國志》記載,當時是秋季,雨水頻繁,導致漢水爆張,平地上水高五六丈;這對龐德、于禁統領的北方軍是滅頂之災,他們不適應水戰,多被淹死了;

第十一:華容道義釋曹操

正史中曹操確實敗走華容道,但並沒有關羽放他一節,相反,劉備、孫權對他緊追不捨,可惜晚他一步,劉備趕到的時候,曹操已經通過華容道了;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哪些演義誤區呢?請在評論區補充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