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伯伯从外地带来一株菊花,没想到改变了一村人的命运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沿海发达地区劳务用工的减少,以及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希望靠在外面学到的技术在家乡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空,有回乡办小加工厂的、也有搞餐饮的,还有搞规模化养殖的,而在外地打工的许小斌,却从外面带来一株菊花,并靠它不但让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还带领同村的村民也过上了小康生活。

农民伯伯从外地带来一株菊花,没想到改变了一村人的命运

农民工

许小斌是湖南省永兴县一个偏僻乡村的村民,这是一个县级贫困村,村民们除了靠着几亩土地,每年获取一点微薄的收入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上世纪90年代,他像大多数的村民一样,初中一毕业,就带着满腔的热血,还有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加入了打工的队伍,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外面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开着名车,带着美女衣锦还乡,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打工的20来年,由于没有技术,除了卖苦力,找不到什么好的工作。还好他有一个特长就是踏实肯干,还有一肚子蛮力气,这期间,他进过工厂,做过操作工,进过物流公司,做过搬运工,去过工地,挑过砖、扛过水泥,一直从事着最基层的工作。他的生活,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机械的苦力劳动,一度让他非常迷惘,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何时才是尽头,看不到未来,也看不到发财的希望,看到的只有自己越来越苍老的面容,以及汗水淋湿的双眼。套用他们民工流传的一句话就是:年年打工年年愁,天天上班像只猴!

农民伯伯从外地带来一株菊花,没想到改变了一村人的命运

农民

本以为自己会像大多数农民工一样,一直在外面打工,年龄到了就结婚、生子,然后又为了养家糊口再到外面打工,等到五六十岁的时候,打不动工,干不动活,没人要了,再背着行李回家种两亩地,养几只鸡,平平淡淡的度过残生,但是,2015年的一个电话,却坚定了他返乡创业的决心,哪怕再难,他也要回去,当时的他除了带走自己的行李,还带走了一株菊花……

当时,40来岁的许小斌正在给一个药材公司的种植基地种菊花,母亲给自己打来电话,说他正在读初中的儿子在学校跟人打架,把别人打伤了,不但要赔偿医药费,还有可能被学校处分,现在老师都找到家里来了,接到这个电话后,许小斌才意识到自己和老婆常年在外面打工,将儿子托给父母照顾,忽略了对孩子的管教,如果让孩子继续放纵下去,可能误了他的一生,而自己在外打工,赚钱给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初衷,也会变质,如果孩子变坏了,自己那么辛苦的打工又为了什么?想到这,自责不已的许小斌决定辞职,带着老婆回家种地去,当时公司的部门领导虽然不舍,但也理解他的无奈,在他离开的那天,让他带上一株菊花苗回乡试种,要是他们老家的土壤及气候合适,菊花能开的很好,愿意给他提供种植合同,公司上门回收。

农民伯伯从外地带来一株菊花,没想到改变了一村人的命运

菊花

许小斌刚把菊花苗带到村里的时候,很多村民都来看热闹,得知他要种菊花发家致富的时候,更是嗤之以鼻,但许小斌没有放弃,他将菊花种在自家的土地上,并将自己从种植公司学来的技术用在栽培这株菊花上,从挖土、栽种、施肥、打顶抹芽、剪枝、除蕾等一切工作,都是许小斌亲力亲为。功夫不负有心人,4个月后,终于开出了一朵朵金灿灿的菊花,而且比在药材公司种植的品质还要好,兴奋的他立即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原来的公司,并表示愿意为药材公司种植菊花。

药材公司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出技术人员赶到许小斌的家乡,检验他那株菊花的品质,并进行土质,水质的测验,以及当地气候的分析,发现当地海拔较高,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很适合菊花的生长,进过协商,公司决定与许小斌合作,由许小斌成立农村合作社,承包土地进行种植,公司负责回收的模式。

农民伯伯从外地带来一株菊花,没想到改变了一村人的命运

菊花

由于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打工,许小斌很快就承包到了百来亩地,仅2016年,就让他净赚了20来万,这可比他打工要强多了,其他的村民看到许小斌真的将菊花做成了产业,并获得了经济效益,也纷纷要求加入了菊花种植队伍,要许小斌负责提供技术指导,以及菊花的收购,村民们负责种植及日常管理,许小斌爽快的答应了。

现在在许小斌的小山村,从10月中旬开始,就被一片金丝黄菊花海所环绕。村民们正在田地里兴奋的采摘菊花,到处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据许小斌说,他以前在外打工,每个月只有三四千块钱一个月,省吃俭用,每个月也只能留下千把块寄给家里,现在在家种菊花种植,不但收入高,还能照顾家人,小孩也不怕他学坏了,因为有自己管着。现在他不但靠种植菊花致富了,而且其他跟着他一起种菊花的40来户人家也过上了好的生活。

农民伯伯从外地带来一株菊花,没想到改变了一村人的命运

种植菊花

如果要问是什么原因让许小斌决定返乡创业,许小斌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孩子!是的,要不是为了孩子,为了下一代的教育,许小斌还下不了这么大的决心,也许他还会在外地打十来年工,直到自己老去。

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民朋友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了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最揪心的事,在家务农吧,如果没有好的种植项目,靠种庄稼、种菜那点微薄收入,辛辛苦苦一年,只能维持一家人基本的温饱问题而已,但外出打工吧,家里的小孩谁管?现在的小孩越来越叛逆,隔代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特别是这两年智能手机的普及、暴力网络游戏及不良短视频像毒品一样侵蚀着留守儿童纯洁的心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急需父母的陪伴和引导,赚再多的钱,也是为了孩子,如果因为打工让孩子走上了歧路,钱再多,又有什么作用?可如果不打工,孩子高昂的教育费用,又从哪里来?年迈的父母,又怎么抚养?

农民伯伯从外地带来一株菊花,没想到改变了一村人的命运

种植菊花

如果你在外看到身边的农民工在为生活不断的奔波,拼命的工作,请不要歧视他们,他们的生活不容易,他们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被逼无奈外出务工,从事这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如有条件,谁又愿在外四处漂泊,谁又愿在外含辛茹苦?愿天下的每一个农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在自己的家乡也能通过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愿世上从此只有安稳富足的农民,而没有颠沛流离的农民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