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解讀智慧城市之道看不見的地方肯用功,看得見的地方才有成果

若昂·德讓在《巴黎:現代城市的發明》一書中這樣描述城市美好生活,“現代的城市面向未來,而非過去:速度和變化成為城市的代名詞。”而其中一種未來城市面貌,一定會是“智慧城市”。

建設智慧城市,無疑是全球城市發展的一門必修課。中國、美國、荷蘭、新加坡、印度、日本等國均拋出雄心勃勃的智慧城市發展計劃。據德勤最近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啟動或在建的智慧城市達1000多個,中國以500個城市居於首位。而當下最能代表中國智慧城市成果的兩場國家級盛會——2018(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產業博覽會(深圳)、2018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重慶),均出現了華為的身影。

2018(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產業博覽會期間,華為EBG中國區副總裁楊萍、華為EBG中國區智慧城市業務部總裁張延德、軟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李進接受了媒體專訪,著重介紹了華為參與智慧城市生態圈建設的“為與不為”,以及和軟通智慧的深度合作。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

綜合國內外智慧城市的概念來理解,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高級階段,以信息通信技術(ICT)為支撐,讓城市更聰明、人們生活更便捷。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最新研究報告中,分析了全球近60個智慧城市案例,涵蓋的智能應用包括警務預警、實時公共交通信息查詢、網約車、智能交通信號、智能停車、遠程醫療、數據驅動型公共健康干預等,且評估了每個應用如何幫助城市解決包括犯罪、擁堵、汙染等在內的當務之急。

所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建設智慧城市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捷徑,面對如此龐大而繁雜的系統,企業作為建設參與者,自然需要提前找準位置。

在華為EBG中國區智慧城市業務部總裁張延德看來,成功的智慧城市要具備四個要素:一把手工程+強有力的執行團隊+紮實的投資+起引領作用的數字夥伴。


華為解讀智慧城市之道看不見的地方肯用功,看得見的地方才有成果

華為EBG中國區智慧城市業務部總裁張延德

· 一把手工程:國內智慧城市建設還存在頂層規劃不足或信息孤島留存的問題,而傳統以部門為單位的煙囪式業務流程建設,阻礙了數據互通有無。只有一把手親自主導,才能真正打通數據、實現數據共享。

· 強有力執行團隊:智慧城市的建設是對城市治理的根本性變革,途中一定會碰到很多困難,這就需要一個常設的團隊,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優化、迭代。

· 紮實的投資:智慧城市,不能僅是門面工程,必須要真正觸入到城市管理與服務核心,這必然需要城市紮實的資金投入。

· 起引領作用的數字夥伴:智慧城市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種佼佼者一起完成。而一個起引領作用的數字夥伴,能夠整合先進的技術、整合業界資源,以業務需求為驅動,幫助政府一起來完成智慧城市的建設。

張延德用三個詞總結智慧城市建設者的思路:“善政”、“惠民”、“興業”。“智慧城市的建設要耐得住寂寞”,他同時總結經驗,為了實現智慧業務,需要做到數據統籌和融合,實現萬物互聯,以及整體的規劃和設計,這些工作是非常耗時和耗力的,但是前期見不到成果。

作為智慧城市實幹家,華為在智慧城市領域持續投入,致力於打造全球領先的智慧城市神經系統,構建智慧城市“黑土地”,即“沃土”數字平臺(是ICT基礎設施軟硬件平臺,也是基於“雲、管、端”協同的平臺)。同時華為在智慧城市領域堅持“平臺+生態”戰略,華為聚焦“管道”智慧城市建設所需要的信息化軟硬件基礎設施,通過平臺開放能力,聚合生態夥伴,共同提供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

而在過去十年,華為的研發投入約3940億元人民幣,2017年的研發投入897億人民幣,研發團隊8萬人;並在全球建成15個研究所,36個聯合創新中心。華為在智慧城市核心的技術領域,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領域,已經成為世界標準的重要貢獻者和技術創新的引領者。正如華為EBG中國區副總裁楊萍所說:“華為在智慧城市的定位是做智慧城市的使能者和推動者”。


華為解讀智慧城市之道看不見的地方肯用功,看得見的地方才有成果

華為EBG中國區副總裁楊萍

因地制宜,一城一策

在中國,城市的建設各有熱色。通過觀察華為的智慧城市案例不難發現,華為的解決方案有的放矢。在智慧旅遊領域,華為擁有智慧敦煌、智慧桂林、智慧鹿泉等案例;在智慧農業領域,華為建設了智慧高青、智慧益陽、智慧青島(海水稻)等;在推動產業轉型方面,華為建設了智慧濰坊、物聯鷹潭、智慧克拉瑪依;在智慧環保領域,華為建設了智慧桓臺;在智慧新區領域,華為建設了智慧蘭州新區、智慧天津濱海新區等。此外,在智慧安監、智慧水利、智慧應急、智慧電錶等領域,華為也積累了諸多案例。

就拿深圳來說,曾經是全國堵城之一,平均每公里510輛車,居全國之首,部分路段高峰時速僅為10.7Km/h。2017年開始,深圳市交警與華為合作,通過對道路交通數據的全量採集,感知路口實時、準確的路況信息;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實時調整交通信號燈的控制策略。

簡單一句話,“過去是車看燈,讀秒數通行,現在是燈看車,讀車數放行。”結果,深圳相關區域平均車速提升15%,2018年第一季度,在全國城市擁堵排名中,深圳位列第46,在一線城市中排名最低。至此,深圳逐步退出“堵城”之列。

再如智慧農業案例。華為與青島海水稻開發中心合作,通過在稻田的地下地表部署傳感器,來感知土壤溫度、光照、鹽鹼度以及農作物的生長態勢,再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和專家診斷系統,就可以實現精確的施肥和用藥,土壤質量的監測,病蟲害防治以及自動測產。該項目實現節水30%、節肥40%,同時經濟收益提升20%。

中國有15億畝鹽鹼地,如果我們能夠在這15億畝的鹽鹼地當中,通過這些技術手段,改造出1億畝的耕田,那麼它所產生的糧食相當於湖南省一年的糧食總產量,可以多養活8000萬的人口。

軟通智慧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李進用“因地制宜”形容針對性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他強調,產品可以複製,但智慧城市的建設要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城一策。

具體而言,“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做法,例如像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適合做城市大腦,通過'橫向數據融合',跨領域、多場景地解決城市交通、環保、應急、能源等城市治理問題。”“而對於我國龐大數量的縣級城市來說,更需要通過明確的具體訴求達到產業帶動經濟發展,比如做電子政務、做智能交通、做智慧旅遊等,以'縱向數據打通'為重點,拉動當地產業升級。”

最終還是要回歸“平臺+生態”

智慧城市建設,任重而道遠,必然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智慧城市的建設是需要生態圈完成的”,張延德強調,智慧城市是一個複雜巨系統,涉及投融資、頂層設計、集成、運營、業務應用、ICT基礎建設等多個環節,任何一個廠家都很難獨立完成,也很難獨立為客戶提供整體服務。華為也一樣。

因此,華為面向智慧城市踐行了“平臺+生態”戰略,以頂層設計和數字化平臺為抓手,聚合業界合作伙伴,共同為政府提供服務。

華為在倡導智慧城市生態建設過程中,從一開始就有清晰的業務邊界線:“聚焦智慧城市的ICT(基礎設施),做聯接、做管道,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不與合作伙伴爭利。

“不碰應用”,指團結更多的合作伙伴為客戶服務;“不碰數據”有三層含義:第一,華為不會通過技術手段去獲取客戶的數據;第二,華為不會用客戶的數據做自己的商業變現,不會強迫客戶與華為進行數據的交換;第三,華為為客戶提供的是強大的、高性能的數據分析和挖掘的平臺,不碰數據並不代表華為不懂數據。

同理,華為也希望合作伙伴也能恪守自己的業務邊界,做好自己所擅長的事情。

比如,華為公司擅長的,一是智慧城市諮詢規劃,結合城市的數字化轉型,為客戶量身定製頂層規劃;二是建設統籌的數字化使能平臺,提供城市轉型的數字化底座,實現物聯網、大數據、GIS一張圖、視頻雲以及融合通信這5大城市基礎數字資源的統籌,構建智慧城市的“黑土地”;三是為智慧城市提供泛在連接,包括通過物聯網、通信網絡實現整體的連接。

自2016年華為推出“智慧城市生態圈行動計劃”以來,已經聚合了30家智慧城市生態圈核心夥伴,涉及城市規劃、頂層設計、投資融資、系統集成、應用開發、平臺運營等諸多領域。

此次2018(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產業博覽會期間,華為聯合軟通智慧、華傲數據、ESRI(易智瑞)、洲明科技、睿呈科技等二十多家生態圈合作伙伴共同參展。

以華為與軟通智慧的合作為例,據李進介紹,“軟通智慧已經先後積累了80餘項智慧城市成功案例。不僅在智慧桓臺,在環京津冀的‘2+26’個城市中,軟通智慧環保監測平臺也已經落地應用,通過環保監測數據分析鎖定汙染源,決策分析。”

不難看出,華為智慧城市生態圈已經趨於成熟。目前,華為在全球40餘個國家參與建設了120餘座智慧城市,此番恰恰呼應了那句廣為流傳的華為願景——“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