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也許是我們離“科幻元年”最近的一年

眾所周知,科幻電影歷來是世界主流商業電影的重要類型分支之一,但同時卻是我們國產電影市場一直以來的“難言之隱”,始終處於短缺甚至沒有的狀況。自從《流浪地球》定檔春節併發布預告後,網友紛紛提出了

“中國科幻元年”的概念。

其實,中國並非是一直都沒有所謂的科幻電影,只是其中的大多都沒有走在世界工業化前端,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硬科幻”電影,而是偏向於“軟科幻”電影——比如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國產科幻電影三巨頭”,《霹靂貝貝》、《大氣層消失》、《錯位》等。

今年也許是我們離“科幻元年”最近的一年

1986年,《黑炮事件》、《背對背臉對臉》的導演黃建新,拍了一部講人工智能的科幻片《錯位》。這部電影堪稱是《黑炮事件》、《人工智能》的“混裝版”,而且還以獨特的方式致敬了《世界旦夕之間》和《2001太空漫遊》。

電影講述了一個工程師升為局長後深為文山會海而苦惱,從而製作了一個人工智能機器人來他開各種各樣沒有意義的會議。一段時間過後,人工智能產生了自己的心緒,開始變得情緒失控……

雖然沒有鉅額的製作費用,也沒什麼天馬行空的特效奇觀,但導演並沒有在視覺處理上偷懶。通過依賴於美術造型、佈景的設計,本片仍然得到了具有未來感的科幻色彩。在設定上,電影的想象力也非常超前,比一些國外的同題材作品如《人工智能》、《機器管家》、《我,機器人》等都早了很多年。

今年也許是我們離“科幻元年”最近的一年

1988年,由宋崇、翁路明導演,張之路編劇的《霹靂貝貝》橫空出世。《霹靂貝貝》是我國第一部兒童科幻片,也是國產科幻片領域的一大經典。那個帶電的小男孩貝貝,想必是許多80後的集體記憶。

電影的設定很有意思——因為外星人的UFO造訪,小男孩劉貝貝有了特異功能,能夠自主掌控電力。但是擁有超能力,又不能告訴別人自己有超能力的貝貝,在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充滿了煩惱。就是在這一成長的經歷中,電影給予了當時的大眾以科幻啟蒙。

今年也許是我們離“科幻元年”最近的一年

雖說有著科幻元素,但和《錯位》相似,這部電影是科技為表,現實為裡。《霹靂貝貝》並沒有在科幻的類型上開拓多遠,劇本相關的細節都蠻粗糙的,相對而言,更突出的還是兒童電影裡對友誼、對親情等情感的追求。

同樣的,兩年之後馮小寧導演的《大氣層消失》也將重心放在了兒童視角、呼籲環保等方向上。如果說《錯位》、《霹靂貝貝》在科幻設定上還有著一些科學性,那麼《大氣層消失》裡“動物說話”這個設定已經完全脫離於此,更偏向於一部幻想電影。

進入21世紀後,國產的科幻電影則幾乎陷入了“沒有佳作”的冰期,很多製片公司也並沒有製作科幻電影的意願。

今年也許是我們離“科幻元年”最近的一年

即將在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則終於算是一次“破冰行動”。電影在宣傳期就拋出了許多觀眾都聽說過,卻不甚理解的一個概念——“硬科幻”。正如上文所言,國產的科幻電影曾經往往是“軟科幻”電影,它們將情節、題材集中於兒童心理學、社會學等之上,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則被人文色彩取代。

而“硬科幻”電影則有著嚴格的技術推演和科技發展預測,會具體地探討未來某個科技趨向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故事情節則依靠技術來推動和解決。

今年也許是我們離“科幻元年”最近的一年

《地心引力》

放在好萊塢電影中,這樣的例子其實非常鮮明,比如《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月球》、《千鈞一髮》、《黑客帝國》、《銀翼殺手》、《星際穿越》等等,數不勝數。有的電影甚至能請到當今世界頂級的物理學家為其背書,做電影的科幻概念顧問。簡單來說,所謂軟硬的區別,就在於作品是否立足於科學推演。如果將科技作為背景,重點關注人文、日常生活的,則為前者;如果是通過闡釋、推敲科學技術,對人類形態、社會生存等問題進行深度思考的,則常常為後者。

今年也許是我們離“科幻元年”最近的一年

中國在“硬科幻”這一領域的創作裡,劉慈欣的小說顯然佔據了不可忽視的地位。不提家喻戶曉的《三體》,即將上映的這部《流浪地球》也一直都是他非常經典的作品,故事在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假如太陽即將毀滅”。太陽逐漸走向滅亡,在這期間它會急速膨脹,慢慢把地球吞噬。當太陽氦元素聚變,最終會導致“氦閃”,將地球瞬間汽化。

今年也許是我們離“科幻元年”最近的一年

於是,人類選擇讓地球“像一艘飛船一樣在宇宙中航行”,給人類的命運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就是故事的核心設定。在原著中,地球的流浪分為五個階段:剎車時代、逃逸時代、加速時代、減速時代和新太陽時代

人類想謀取生存,就必須在地球表面建造龐大的推進器,“行星發動機”,將地球推出太陽系,尋找新的恆星。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為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後抵達新的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

今年也許是我們離“科幻元年”最近的一年

其實在很久之前,就讀了這部電影的原著,不得不喟嘆,劉慈欣的想象力非常奇絕。而這次《流浪地球》可以登上大銀幕,作為一部極度罕見的華語“硬科幻”電影,也絕對是春節檔最令我期待的作品。從更高的意義上講,《流浪地球》代表的,是華語科幻電影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它不僅填補了我們一貫以來的類型空白,而且其成敗也影響著未來我們能否出產更多的科幻電影。

希望,《流浪地球》可以為觀眾展現了一個想象不到的未來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