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织密地灾防治“四张网”

(记者 张鹤林)近日,记者从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获悉,该厅立足省情实际,着力补全短板、提升能力,织密地质灾害防治“排查巡查、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应急演练”四张网络,最大限度减少地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年入汛以来,贵州成功预报避让地灾21起,避免2142人伤亡,减少财产损失1.2亿元。

一是织密排查巡查网,实施“百千万”行动。组织100个检查组、1000余名技术人员,对全省1万余处隐患点开展大排查专项行动。按照“厅领导包片、处级干部包县”工作机制,省厅9名领导带队赴9个市(州)督促检查地灾防治工作,将每一处地灾隐患点的防灾责任落实到单位和责任人。对重大地灾隐患点严密监测,每个隐患点有1名领导负责、1名干部包点、1名群测群防员值守,实现了“横到边、纵到底”的拉网式、全覆盖排查。今年以来,通过排查,新发现71处隐患点,紧急撤离群众5200多人。

二是织密监测预警网,不断提升预报能力。建立大数据地灾监测网络,引进美国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瑞士监测技术等,对地灾重点地区加密监测、排查。同时,在重大地灾隐患点安装300台雨量站,通过大数据、云技术等新方法和新技术,精准分析地灾。搭建了全省地灾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平台,对现有1万余处地灾隐患初步实现有效管控,特别是对300多个威胁500人以上的重特大地灾隐患点进行有效防治。如6月24日16时,大数据监测发现余庆县芝州村黄沙坡有滑坡迹象,立即预警预报,当地政府紧急撤离73 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三是织密群测群防网,构建上下联动机制。发挥县乡村组四级的责任性。将已查出隐患点的监测、预警责任制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乡(镇)、社区、街道、居委会、村(组)主要负责人,推动责任层层落实。积极发挥部门的联动性。通过部门联系会议,第一时间掌握雨情、水情,研判地灾风险。会同教育、交通运输、旅游等部门开展全省校园、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旅游景区地灾隐患大排查,及早发现和处置地灾安全隐患。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开展“群众报灾、部门查灾、专家核灾”专项行动,建立有奖报灾制度,提高群众参与地灾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6月11日镇远县舞阳镇发生滑坡,因群众发现及时、部门联动有效、政府处置得力,避免了64户283人伤亡。

四是织密应急演练网,积极开展宣传培训。通过开展省级地灾应急示范演练,督促指导市、县对重点隐患点也相应开展应急演练,实现隐患点避灾演练全覆盖,达到“听警报可识别、逃生明方向、撤离能迅速”的目的。今年市、县已举办地灾应急演练1万余次,参演群众达到70多万人。

据了解,贵州是地灾易发、多发省份,全省地灾高、中易发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7%;已查明地灾隐患点1万余处,分布在88个县(市、区、特区),直接威胁120万人生命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