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臺江

你好,臺江

有臺臨江,幸福安康


你好,臺江


作者| 臺城言

美麗的臺江,乘山水之澤,借地利之勢,展人傑之靈,正在描繪一幅繼往開來的新畫卷!


浩瀚的閩江婉約流轉,恢宏的大廟山古風流長。千百年的喧囂繁華,今朝的璀璨綻放。臺江,猶如一條時光隧道,連接古今,讓我們隨時可以展開一段歷史與現實的完美旅程。



你好,臺江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


漢高祖年間公元前202年,在北緯26°、東經119°的閩江下游北畔,無諸於大廟山被封為閩越王,遂從閩江登岸,築臺設壇祭天,“登南城翹望,有臺臨江”,“臺江”由此而得名。

古老而美麗的閩江,千載不息地在下游北岸和南臺島之間穿流而過,哺育著充滿靈性的土地和智慧的人民。在水一方,棲息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臺江區。這個位於福州中部的地區歷來商賈雲集,素負商業“黃金地”、“聚寶盆”之盛名,唐宋開始繁華至今。



你好,臺江



鰲峰、瀛洲、新港、蒼霞、茶亭等10個極賦詩意的街道地名,如10顆璀璨明珠閃耀在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2個社區47.8萬勤勞智慧的常住人口在這裡安居樂業。

近年來,臺江區持續打造“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省會總部經濟集聚區、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閩江文化之旅、上下杭歷史文化名街”五大品牌,先後獲得“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福建省教育工作先進區”、“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區”(省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縣級政府網上政務信息公開透明度“十佳單位”等榮譽,連膺五屆“全省文明城區”稱號。



你好,臺江


△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

身處臺江,彷彿置身於歷史的長廊。這裡古蹟眾多,獨具風格。古田會館、三山會館、琉球館等建築,至今仍保留著清末時期的風貌。“館廟”結合的特殊構建,使得亭臺樓閣無不精美堂皇。

臺江擁有各方商會會館二、三十處,素有“福州傳統商業博物館”之譽的上下杭,星安橋下的滴滴水珠、古樟樹上的片片樹葉,都可化為古樸滄桑、講述不盡的商賈往事。多少個春夏秋冬過去了,山風吹老了歲月,但吹不老這裡的一草一木。



你好,臺江


△星安橋

時光彷彿特別鍾愛這裡,既賦予臺江深刻雋永的歷史,又帶給她繁華光耀的當下。從上下杭的清代古街,到現代時尚的中心商圈,短短的車程,歷史卻橫跨了數百年的距離。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珠聯璧合,城市的繁華與悠然的古街相得益彰。



你好,臺江


△中亭街商圈

滾滾東去的閩江水,如歌如吟般唱誦著歷史的芳華,更是為現代臺江奏響前進的凱歌。悠悠萬事、教育為本,先行先試,對外開放;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全部面向公眾開放。臺江,這片底蘊深厚的土地,如今正傳承文明,點化山水;鑑古開今,續寫輝煌。



你好,臺江



夏長少酷暑、冬短無嚴寒的臺江位於整座城市的中心部位,四季綠樹常青,終年鮮花盛開,自然條件優越,人居環境優美。

臺江的水則更美妙,除母親河閩江外,打鐵港河、瀛洲河、光明港等內河星羅棋佈;由望龍園、繽紛園、閩風園和閩水園等系列主題園組成的北江濱公園,自東向西長3.3公里、佔地33.2公頃,與茶亭公園、亞峰公園、南公園等共同構成臺江區不可多得的天然的生態園林城區。



你好,臺江


△閩江北港駁岸濱江景觀



你好,臺江


△南公園

不久前,“金牌宣講員”陳銘靜以蒼霞、排尾紅星地塊等舊改為素材,以《幸福來敲門》為題的宣講在全省、全市觀眾中引發共鳴。臺江區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實施“安居工程”“廣廈工程”“幸福工程”,把臺江建成宜居宜業幸福城。



你好,臺江


△陳銘靜

蒼霞、義幫洲、上下杭、太平汀洲、紅星周邊、南公園片區等連片舊屋區改造全面推進,累計徵遷近400萬平方米、惠及群眾超4萬戶,為20萬臺江人改善了居住條件,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臺江“紙褙福州城”形象成為歷史記憶;

“一江十一河、三橫六縱”景觀整治深入實施,水系綜合治理、交通治堵、綠化臺江、智慧化管理、市容管理等工作成效顯著,“綠城花城水城”風貌進一步顯現。



你好,臺江


△南公園片區

去年10月1日開街的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形成了一個可供遊客休閒、旅遊、購物的熱門景區,是市民、遊客的打卡勝地。



你好,臺江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開街

深秋的上下杭,依然優雅氣派,踏著斑駁的石板路,似乎可以聽見歷史悠長的迴音;清澈的三捷河映襯著青磚紅牆,昔日繁華與滄桑盡在其中。

上下杭街區2014年被認定為首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2016年入選全國優選旅遊項目名錄。

作為福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臺江區始終堅持“保老城、建新城”的思路,科學保護利用,打造“上下杭歷史文化名街”品牌。整體修復本著“修舊如舊”和“小規模,微循環”原則,有計劃、分階段進行,避免大拆大建。

除了維持原有街區的格局與尺度之外,最大限度地保留舊有建築及歷史信息,對古民居、古會館、古戲臺進行修繕,對內部功能進行改造並重新利用。

對街區改造過程中難以就地保存的文物史蹟、人文記憶,及時以實物、影像、聲音等多種形式,在區文化館、檔案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場所予以留存和展示,並編撰《臺江開埠史話》、《雙杭尋古》、《全景上下杭》、《上下杭民間故事》、《雙杭人家》等圖冊書籍予以收錄。



你好,臺江


△上下杭三捷河畔


重煥“福州傳統商業博物館”的古韻風貌,進一步提升上下杭作為“閩商精神”、“福建海洋文化”重要發祥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正著力打造文旅結合的新產品、謀劃新項目、發展新業態、形成新亮點。

目前,街區內基本修復完成的文保單位、登記文物點及傳統風貌建築累計99處,街區紅線範圍內文物修復爭取在2020年內基本完成。



你好,臺江


△建郡會館

不遠處,與上下杭並肩的蒼霞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也在經歷“蝶變”。結合街巷景觀改造、環境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整治的同時,

臺江區將不斷完善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不斷提升宜居品質。



你好,臺江


△中平路已成為“網紅”路

同樣發生改變的,還有南公園片區。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臺江區於去年12月全面啟動南公園片區房屋徵收工作。未來,南公園片區將打造具有中外商貿文化交流特色、民間文化特質鮮明、人文底蘊濃厚的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你好,臺江


△南公園歷史文化街區效果圖

你好,臺江



千年商賈文化積澱深厚、閩商發源地之一的臺江,沐浴改革開放春風,從傳統商貿的“臺農階段”,到東擴南進的“鰲峰批發市場走廊階段”,再到“兩大商務區”、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建設開發階段,臺江商貿完成“三級跳”,成為“金外灘”,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先進業態帶來了高素質、高顏值。



你好,臺江


△臺江鰲峰片區

40年來,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臺江歷屆班子團結帶領全區人民,發揚“勇於拼搏、爭先創優”的臺江精神,勇立時代潮頭,矢志科學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跨越。



你好,臺江


△海峽金融商務區



你好,臺江


△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

“富起來”的夢想變成生動現實。商貿業轉型提升、繁榮發展,擁有全省最大的服裝服飾、電器中心,臺江農貿市場一度躋身全國十強,成為全省“生活資料批發市場走廊”。

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面推動產業“退二進三”,海峽金融商務區、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列入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成為全市服務業集聚示範區。現代金融、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數字經濟等集聚發展,金融業稅收總量佔全省的四分之一,“銀行樓”、“保險樓”、“律師樓”、“商會樓”等樓宇初具特色,稅收“億元樓”達4座,引進入駐騰訊、阿里巴巴等14家眾創空間。

你好,臺江


△宇洋中央金座

你好,臺江


△位於鰲峰廣場的騰訊眾創空間


地區生產總值由1992年的1.59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463.8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1992年的575元增長到2018年的9.02萬元;地方財政收入由1987年的0.124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5.2億元。

堅持“串珠成鏈,融合發展”,以傳統商圈、地鐵商圈等各大商圈為“珠”,以八一七路、五一路、江濱大道等發展中軸為“線”,全面串聯融合發展具有臺江特色的商圈經濟產業集群,成為全市商業綜合體最集中、數量最多的區域。

你好,臺江


△蘇萬寶商圈

蘇(寧)萬(象)寶(龍)、茶亭街、中亭街、萬達等主力商圈持續繁榮。其中,實施“蘇萬寶”商圈改造“十大工程”,致力打造由蘇寧廣場、萬象城、寶龍城市廣場、中防萬寶城、紅星美凱龍和中央第五街組成的總面積超百萬平方米的全省最大商業綜合體群,日均人流量達10萬人次以上。

你好,臺江


△茶亭街商圈

同時,積極引進新零售業態,扶持擴大盒馬鮮生、京東五星電器、樸樸、蘇寧小店等新零售企業規模、佈局,發展新型社區便利店,致力打造“新零售之都”核心聚集區。

你好,臺江


△盒馬鮮生開業

你好,臺江


△京東五星電器開業

改革開放之路越走越寬廣。現代產業、城市建設、民生事業、社會治理和黨的建設等領域改革穩步推進,非公黨建、誠信商貿、和諧徵遷、電子政務、居家養老、社區治理等工作取得了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突破。

你好,臺江


△中亭街入選全省誠信經營示範街

你好,臺江


△中亭街黨員誠信宣傳


作為省會傳統商貿區,臺江主動融入“五區疊加”發展大局,加快建設省會現代服務業強區,將兩大商務區打造成為對外開放平臺和開放型經濟載體,紮實推進與自貿試驗區、福州新區、濱海新城的協作互動,與周邊區域聯繫日趨緊密、合作交往日益密切,開放合作的天地愈加寬廣。

你好,臺江



行走在“金外灘”的每一個黃昏和夜晚,風,柔和地從母親河閩江吹來了。美麗的臺江,乘山水之澤,借地利之勢,展人傑之靈,正在描繪一幅繼往開來的新畫卷!


作者 | 臺城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