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券商現市場化併購 中信逆週期“鯨吞”廣證

繼中金公司收購中投證券後,新一宗券商併購案發生在龍頭證券中信證券(600030.SH)身上。

12月24日,中信證券發佈公告稱正在籌劃關於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擬向越秀金控(000987.SZ)及其全資子公司廣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其全資子公司廣州證券。

事實上,我國證券史上的券商收購案大多為監管層的主導合併或股東層面滿足監管要求的內部運作,而中信證券此次收購亦是證券市場中較為罕見的市場化收購。

12月24日,有接近兩家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此次收購大概率將超過百億規模,另有分析人士指出,越秀金控放棄廣州證券或亦與當下央行對金控監管規則的醞釀有關。

併購額或超百億

中信證券對廣州證券發起的這場收購,無疑會成為一場行業龍頭對中小券商整合的典型個案。

截至今年6月底,廣州證券總資產、淨資產分別為483.02億元和112.72億元,合每股淨資產2.10元/股;而截至9月底,中信證券的總資產、淨資產則分別為6141.46億元和1563.63億元,合每股淨資產12.61元/股,分別為前者的12.71倍、13.87倍和6倍。

不過目前廣州證券2018年上半年轉盈為虧,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廣州證券營業總收入、歸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8.01億元和-0.29億元,這會對交易價格帶來怎樣的影響尚不可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淨資產在100億至150億區間、且今年上半年虧損的券商股共有哈投股份(600864.SH)、國盛金控(002670.SZ)和太平洋(601009.SH)三家。

記者估算髮現,截至12月24日,按照上半年底淨資產計算的市淨率分別為0.71倍、1.56倍和1.47倍,若參考上述三項估值,廣州證券的交易總價可分別為80.03億元、175.84億元或165.70億元。

同時,若按中證證券公司指數目前顯示1.22倍的行業平均市淨率估算,中信證券對廣州證券的收購價格則可達137.52億元。

12月24日,一位接近中信證券的投行人士表示,考慮到廣州證券的淨資產已達112.72億元,此次交易總價大概率將不低於百億規模。

“無論按照哪一個時點的每股淨資產,參考怎樣的可比上市券商來定價還需要進一步討論,但超過百億規模基本是肯定會了。”上述投行人士透露,“還有關鍵一點因為廣州證券目前是國有企業,而中信證券則無實控人,所以交易對價不可能低於淨資產,否則國資委審批時會因國資流失無法通過。”

值得一提的是,交易雙方目前只是簽署了《意向性合作協議》,但此次交易方案形成後,仍然需要獲得董事會、股東會以及監管部門的批准方能完成,而併購雙方也尚未就交易方案、價格等因素進行確定。

“雙方將對交易整體方案、交易價格、發行股份數量、發行價格等具體細節進一步協商,並在雙方正式簽署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協議中約定。”中信證券表示。

頭部券商現市場化併購 中信逆週期“鯨吞”廣證

龍頭併購機會或至

在業內人士看來,證券行業的蕭條導致部分中小券商度日艱難,這也給了龍頭券商開展併購整合的機會。

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銀金融分析師表示,“其實按照市場化的方向發展,行業內本身也並不需要那麼多券商,但因為這是一塊金融牌照所以鮮有券商股東願意放棄。”

廣州證券的體量在越秀金控中也可謂舉足輕重,截至今年6月底,越秀金控總資產、淨資產分別為889.83億元和193.34億元,廣州證券兩項指標分別佔其54.28%和58.30%。

不過截至記者截稿前,越秀金控尚未就該事項發佈資產出售公告。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中信證券的此次擴張機會有可能得益於央行金控監管框架的醞釀。在相關金控規則要求下,部分地方國資金控平臺也有意願轉讓旗下證券業資產。

一個可供參考的案例是,山東國資旗下山東高速集團先前曾欲入主九鼎系的九州證券,但終因監管政策等原因一度擱置。

“對於部分地方金控平臺來說,未來能否滿足金控相關資格,是他們要考慮的。”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投行人士12月24日,表示,“雖然大方向上‘法不溯及既往’,但考慮到金控企業的風險交叉性和監管審慎性,不排除管理者在制定金控辦法時會給目前的持牌機構股權治理留下合規治理的時間窗口,而並不是放任不管。”

“這次交易意向的標的是廣州證券100%股份,一方面可能是越秀對廣州證券的利潤不滿意,但更大概率和金控監管政策的變化有關,不排除越秀金控會逐漸放棄金控架構的考慮。”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投行人士分析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wrztbinggou 官網www.wrbg8.com 網融併購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