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扇的發明與中國名扇

摺扇的發明與中國名扇


摺扇又名“撒扇”、“紙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疊扇”、“聚頭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風扇”。是一種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韌紙或綾絹做扇面的能摺疊的扇子。

一、日本發明檜扇與蝙蝠扇

日本的摺扇從材質可以分為板扇(檜扇)與紙扇(蝙蝠扇)兩種。最初發明是用做宮廷饋贈的物品,江戶時代以後才作為具有實用性的納涼工具流行於社會的中下層。

摺扇的發明與中國名扇

江戶時代



(1)檜扇的發明

平城京遺址發掘出數柄檜扇,表明檜扇出現至少在公元747年之前。檜扇由檜木、杉木等條形薄片疊合串結而成,官員上朝時攜帶,有記事的功能。扇骨的形狀、尺寸及墨書與大量伴出的木簡極其相似,所以有學者認為,檜扇的形制可能是從簡冊演變而來,其記事功能,也應是木簡的遺緒。

摺扇的發明與中國名扇

日本扇


在中國,木簡作為常用的載籍形式大致迄於兩漢之朝,其後漸為帛書及紙所取代;然而在日本,木簡一直延用至平安時代初期。雖然木簡和簡冊都是中國的發明,但將其改造成別具風格、性能優越的扇子,卻是在日本。

在日本歷史上,檜扇是公卿朝服的必備之品,平安貴族即使著便服時,猶執檜扇以重身分。由於檜扇成為儀禮佩飾,逐漸失去了驅暑招風的實用功能,因而被稱為“冬扇”。

(2)蝙蝠扇的發明

與檜扇的禮儀功能相對,蝙蝠扇別名“夏扇”,是一種輕巧實用的招涼用具。蝙蝠扇的起源應不遲於平安中期,很可能是從檜扇中派生出來。既然平安時代的公卿有在朝廷上貼紙記事之習慣,如果在檜扇上貼上備用的疊紙,那就成為紙扇的祖型。

摺扇的發明與中國名扇

蝙蝠扇



蝙蝠扇一問世,其驅暑招涼的作用很快得到世人的青睞。檜扇由於實用功能逐漸退化,最終成為一種象徵性的擺設。蝙蝠扇獨行天下。

二、中國名扇

早在明代時就聞名遐邇的金陵折扇。有竹製摺扇、絹宮扇和骨扇等。普通的以竹為扇骨,高檔的以檀香、桃絲、烏木為扇骨。

摺扇的發明與中國名扇

金陵折扇


用真絲綢緞面料製作而成的真絲扇。不但可以用於觀賞收藏,也是饋贈友人的佳品。真絲扇的外觀漂亮,工藝製作考究精細深受世界各國的青睞。

摺扇的發明與中國名扇

真絲摺扇



榮昌摺扇起源於清初,由兩湖兩廣移民入川,摺扇生產工藝技術遂隨之傳入榮昌。摺扇生產自乾隆初發展迄今已有260餘年,是與蘇、杭齊名的中國三大名扇之一。

摺扇的發明與中國名扇

榮昌摺扇


以婚紗照、寫真照和兒童照等各種人像照片為扇面的掛扇(大摺扇),人像掛扇(以下簡稱像扇)是現代影像技術和古老制扇技藝的巧妙融和。像扇為源遠流長的扇文化中,又添加一股清新時尚的現代氣息。


人像掛扇

一柄摺扇,兩種畫面。一面歷史,一面現實。一面書畫 ,一面可能是空白,留給後人思考後填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