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南記憶」烤火(天冷了你還記得小時候烤火嗎?)


「魯西南記憶」烤火(天冷了你還記得小時候烤火嗎?)

熊熊燃燒的火堆


魯西南的冬天是非常冷的。小時候在農村條件不好,沒有火炕,房屋的密封也不好,還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白天別管有多冷,基本上都不關房門,冬天屋裡和屋外幾乎一樣冷,解決冷的問題只能是白天多穿衣服,晚上多蓋被子。

烤火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取暖方式。在寒冷冬天的夜晚,如果有人在街上生起一堆火,不一會便聚集很多人圍著火堆烤火,火苗一閃一閃的,映著大人們黝黑的臉龐,在一起拉家常,會說這家收成好不好,那家添了幾隻羊,這家閨女嫁的人家好,那家對老人不孝順等等。小孩子則在火堆旁和人群裡面竄來竄去,無憂無慮的嬉鬧,雖然是寒冷的冬夜,卻也感覺暖意融融。直到柴火燃燒的只剩灰燼,人們才漸漸散去,各自回家鑽進冰冷的被窩,蜷縮成一團,得暖好長時間才敢伸開腿腳。有時候大人會拿上幾塊地瓜,扔進火堆裡,待火燃盡了,地瓜也燒熟了,剝掉焦黑的外皮,露出金黃色的瓜肉,熱氣騰騰,小孩也不怕燙嘴,狼吞虎嚥的吃上幾口,甘甜的滋味很是過癮。有的孩子在烤火嬉鬧時不小心把棉衣服燒個窟窿,回家會被大人臭罵一頓。

「魯西南記憶」烤火(天冷了你還記得小時候烤火嗎?)

圍在一起烤火


冬天是農閒的季節,母親經常帶著我們去姥姥家走親戚。姥姥很疼愛外孫,怕我們冷,每次就會抱上一摟玉米秸,在堂屋裡面烤火取暖。玉米秸燃燒火不旺,產生的煙很多,屋內又不通風,很是嗆人和燻眼。我不喜歡煙燻的感覺,一般會到院子裡面去玩,姥姥就會叫我好幾遍,到屋裡面去烤火。

現在來想,在姥姥家烤火的記憶是最深的。印象深刻不僅僅是因為煙的燻眼嗆人,使人難以忍受,更重要的是現在理解了姥姥對晚輩的呵護和疼愛。姥姥一生辛勞,今年90歲了,身體還算不錯。記得十幾年前得了腦血栓,住院恢復以後可能是哪裡壓迫了腦神經細胞,心裡想說的話和說出來的話不一致,比如會把板凳說成地排車:“外邊有個地排車,你拿過來坐下吧”,把吃飯說成看電視:“一會都涼了,你們快點去看電視吧”。但是她自己心裡很清楚,也會苦笑著說:“我心裡知道想說啥,但就是說不上來了。”時間久了,我們也知道姥姥想表達的意思,一般能聽懂她說的話。

「魯西南記憶」烤火(天冷了你還記得小時候烤火嗎?)


小時候在冬天的農村,烤火是招待客人的一種禮節,家裡面來了客人,大人們就會熱情的招呼:“天冷,先進屋烤烤吧”。如今農村的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沒有人再聚集起來烤火取暖了,鄰里之間也少了很多交流。那時的孩子們,即使只穿個棉襖筒子(農村的孩子沒有秋衣或內衣,直接貼身穿棉襖,叫襖筒子),再冷的天氣也是無憂無慮的玩耍。

過去的生活雖然清苦,但苦中有樂,鄰居門在寒冷冬天的夜晚聚集起來烤火,孩子們嬉鬧,也算是鄉村莊戶人家的篝火晚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