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關中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卻悄然退出歷史舞臺,為什麼?

宜男


關中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主要是因為關中地區水源豐富、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是早期的一個主要糧食主產區,再加上東南西北均有天然屏障,進可攻退可守,戰略地位自然較高。而關中戰略地位的逐漸下降,主要是由於經濟重心和軍事重心的逐漸轉移造成的,而這兩點變化又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的。

經濟重心轉移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關中地區因為水源豐富、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當時便是一個重要糧食主產區,最早的“天府之國”便指的是關中地區,由此可見當時關中的富庶程度。之後隨著蜀中地區的開發,而關中正是入蜀的最佳途徑,關中、蜀中兩個易守難攻的糧食主產區相連,使得關中的戰略地位急速升高,這也是從秦漢至隋唐始終選擇關中為都城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關中地區的經濟地位也在逐漸下降,主要是由於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的:

1、水土流失嚴重。由於唐朝以前關中地區長期作為國都的存在,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帶來了人口的迅速膨脹,再加上歷朝歷代向關中大規模移民,人口驟增帶來的影響就是耕地面積的增加,但是由於關中地區的地理環境的影響,適宜耕種的地區並不多,於是大量開荒就成為了必然。而開荒的後果就是關中地區的植被遭到了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曾經的“天府之國”變成了後來的黃土高原。糧食產量迅速下降,又沒有良好的糧食運輸渠道,這極大制約了關中地區的經濟發展。

2、飽受戰亂摧殘。正是由於戰略地位太高,導致關中地區長期飽受戰亂摧殘。先有秦朝末年項羽火燒咸陽,後有東漢末年李傕、郭汜、馬騰、韓遂先後在攻入長安發生混戰,再有西晉末年劉曜發兵攻打長安,“五胡亂華”禍亂關中,再到唐朝“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吐蕃和回鶻攻破長安,五代十國亂世關中依舊首當其衝。長期戰亂導致關中經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人口急劇下降,關中就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恢復往日榮光。

3、經濟重心南移。由於北方中原地區長期遭受戰亂影響,在東吳對江南地區進行開發之後,又歷經西晉末年的“永嘉南渡”、“安史之亂”的中原大規模南渡和北宋末期的“建炎南渡”,隨著中原地區的士族、農民、手工業者、商賈的大規模南遷,使得江淮和江南地區經濟迅速發展,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南方便已經開始取代中原成為了全國經濟文化中心。

環境變化導致糧食儲備出現問題,戰亂導致基礎遭到嚴重破壞,經濟重心南移導致經濟地位下降,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之下,關中地區的戰略地位自然隨之而下降。

軍事重心轉移

軍事重心的轉移,主要是由周邊形勢的變化引起的。從秦漢到隋唐,中原地區的主要威脅主要來自於西北少數民族和遊牧民族,關中地區卻被東潼關(函谷關)、西散關(大震關)、南武關(藍關)、北蕭關(金鎖關)圍在當中,乃是真正的“四塞之地”,不僅易守難攻,且較為接近戰略前沿,軍事地位自然極高。

△關中乃“四塞之地”

不過,隨著周邊形勢的變化,關中地區的軍事地位同樣在不斷下降:

1、隴西地區的逐漸平定。從秦漢時期開始,隨著中原政權與西域各國之間交流的逐漸加深,隴西地區與中原地區交流逐漸頻繁,再加上中原政權多次向西北用兵,在隋唐之後隴西地區基本已經被中原政權掌握在了手中,畢竟隋朝和唐朝的皇室本就是隴西貴族出身。隴西的逐漸平定,關中地區西部防線便失去了原有作用,此後朝代的西部威脅主要來自於西域地區,戰略前沿已經延伸到了甘肅、寧夏一代,關中地區已經從戰略前沿,變為了第二道防線。

△明朝九邊重鎮

2、北部威脅的逐漸加深。西北方向雖然逐漸平定,但北方的威脅卻在不斷加深,鮮卑、突厥、蒙古、女真的先後崛起,使得中原政權北部始終面臨著威脅,因而使得長城沿線的軍事地位開始不斷上升,甘肅、寧夏、榆林、大同、宣府、太原、薊州、幽州、遼東等北部邊關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

可以說,隨著周邊形勢的變化,關中地區已經相對安全,軍事重心向西和向北轉移已成必然趨勢。即使從戰略半徑角度出發,中原地區的地位都要高於關中地區。


綜上所述,關中地區的戰略地位下降是歷史的必然,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交流】


香茗史館


首先給大家解釋一下關中大概是現在什麼位置。所謂關中指的是“四關”之中,即東邊函谷關、西邊大震關、南變武關、北邊金鎖關,對應現在的地圖就在陝西省中部,西安、寶雞一帶。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張儀忽悠秦惠王時說:“關中是天下之雄國也”。這句話倒真是個大實話,關中地區由於地處黃土高原,土地肥沃,易受難攻,堪稱一個四重保護下的大糧倉。這樣的一個“寶地”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就不奇怪了。

那麼,“關中”為什麼在以後的歷史裡,從一個一線地區,逐漸沒落成二線、三線地區呢?原因還是跟我們上面所說的糧食有關,因為“關中”地區糧食產量逐漸下滑,關中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開始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

這一改變的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中國大陸氣候的變化。在這裡我們舉一個有趣的例子,犀牛在中國古代被譽為“神獸”,大量出土的工藝品裡都有它的形象。

因為現在中國不產犀牛,很多人會以為這是古代工匠在腦補犀牛的形象。其實,中國古代氣候溫暖、 森林密佈,犀牛曾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廣泛分佈。來看一張中國各個朝代的犀牛分佈圖。<strong>

圖上的線代表著這一時期,犀牛的最北分佈線。可以看出,春秋時期,關中地區還處在犀牛的分佈區域中,一個連犀牛都能養活的地方,養活人應該不成問題吧。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條線逐漸南移,中國的經濟中心也從此離開了的“關中地區”。所謂“管中窺犀牛、可見一斑”。在犀牛逃離關中後不久,關中也悄悄退出了歷史舞臺。


更多精彩原創內容,關注頭號號:硬核發佈者,內容很硬,但很搞笑。


硬核發佈者


關中地區的衰落,和我國政治重心的東遷和經濟重心的南移有關。

關中地區四周有雄關狹隘環伺,易守難攻;中間有渭河貫穿,土地肥沃,人傑地靈。依託關中之人力物力,向東可直取中原,往西能通西域,南下則可得川蜀,繼而一統天下。憑藉這優越的地理條件,使關中地區在隋唐以前,曾長期作為歷代大一統王朝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因此,關中地區也自然成為古代的兵家必爭之地。然而隋唐以後,關中地區就開始迅速衰落了。



首先,自安史之亂後,中原及關中地區遭到巨大的破壞,大量的中原先民南遷,中國經濟重心開始進一步南遷。靖康之變以後,我國經濟重心就完全遷移到了長江流域。從兩宋時期是“蘇湖熟,天下足”;發展到明清時期則是“湖廣熟,天下足”,其實也正是我國經濟重心不斷南遷的一個縮影。



而伴隨著經濟重心的遷移,我國的政治重心便開始逐步東遷。唐末時期,得益於京杭大運河便捷的水路運輸,貫通南北的運河貿易變得繁榮起來,而作為漕運中心的汴梁地區也迅速崛起,並最終成為繁榮的北宋都城。因此,唐朝覆滅後,我國的政治重心也從原來的關中地區,遷移到了汴梁地區,再往後便進一步東遷到北京和南京地區。



尤其是對京杭大運河的疏通和運用,把經濟繁榮的南方和華北地區緊密的連接起來。南方的錢糧得以通過漕運源源不斷的送往北京,進而保障了作為大一統王朝都城上百萬居民、數十萬戍衛軍隊,以及中央各級官署官吏、王公貴族等的糧食供應。

如此一來,便讓北京城具備了成為大一統王朝政治中心的條件。所以,元明清三個幅員遼闊的大帝國,能夠以地處北方的重鎮北京為都,運河漕運對南北經濟的疏通,是必不可少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關中自隋唐以後,就開始不斷偏離我國的政治和經濟重心,加上隨著路上絲綢之路的衰落,以及自然環節的惡化,也使得關中地區再無法恢復往日的輝煌。

這一點,明初就已經論證過了。當時朱元璋雖定都南京,但一直還有遷都的想法。於是,派太子朱標赴關中的西安考察。而朱標到達關中後所看到的景象卻是一片蕭條,民生凋敝。所以,朱標向朱元璋反饋了一個結果,那就是西安不適宜成為大明的都城!



再往後到了民國時代,關中地區就更不為兵家所爭。各派勢力都忙於在中原、華北和兩湖等地區混戰。比如直奉戰爭,兩大軍閥勢力所爭奪的,是華北地區的控制權;



又如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耗時最長的軍閥混戰——中原大戰,蔣介石與閻錫山等新軍閥所爭奪的地區,就是中原河南和山東、安徽等省......就是後來的抗戰,日軍也不想費太大的勁去攻取深處內陸的關中地區。


這些歷史要讀


關中地區因其地理位置優越,憑藉據險而守的優勢,從而達到可進可退的戰略目的。加之關中平原土壤肥沃,是一個割據發家的好地方。退出歷史舞臺的原因主要是經濟中心、軍事重心的東移和大一統國家的形成。

關中形成

歷史上的關中地區廣泛的指秦嶺以北,渭北山脈以南,西起寶雞,東至潼關的渭河平原和關中平原,後因戰國時期秦國戰勝魏國,奪取河西地區六百里之地,以崤山之險據守函谷關而將關中地區範圍擴大。而函谷關也成為天下第一雄關,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克”的美譽。


關中地區由黃河、渭河、洛水等水系,土壤肥沃,氣候適宜,也成為糧食主產區,秦國憑藉關中的富饒和函谷關的堅固,一步步壯大,最終東出滅掉六國統一天下。

必爭之地

劉邦在被封為漢中王以後,由漢中入蜀,從而在蜀中壯大,當其欲稱霸天下之時,由謀士建議,先滅三秦國,必爭關中,方可成事,進可東取,退可自保。因此劉邦滅掉雍王章邯、塞王櫟陽、翟王高奴,盡收關中之地,而後也是從關中出征,統一天下。


而作為劉邦的發家之地,劉邦將都城定在長安,而後王莽篡權,後光武中興,才將首都定為洛陽。

關中衰落

雖然後繼王朝裡有唐朝定都於西安,但這也是由唐朝的統治基礎關隴貴族所決定的,隋唐時期開始興兩都制,以洛陽為東都,說明了關中地區正走向衰落。

  1. 經濟中心東移動

隨著中原地區的開發,關中地區的自然條件優勢不在明顯,關中在唐代以前均為政治中心,人口數量大,因此耕地面積需求上升,關中平原的產出滿足不了糧食需求,因此丘陵山區的開墾成為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但隨之而來的便是水土流失,加上黃河的泥沙衝擊,黃土高原也逐漸形成,自然條件隨之惡劣。


而因關中的戰略地位重要,因此戰亂的摧殘也更為嚴重,秦末的火燒咸陽、漢末的西涼鐵騎、晉末的五胡亂華、唐朝的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唐末的五代十國之亂,關中均受到毀滅性打擊,人口流失嚴重,經濟生產受到摧殘,也就使關中的經濟狀況更加不如東方的中原地區。

2. 軍事重心轉移

因關中為“五關之中”,即函谷關、大散關、武關、蕭關、金鎖關,是一個天然的關中之國,易守難攻,因此戰略地位不言而喻。但隨著漢朝開始,加強對西域的管理和聯繫,來自西方的軍事壓力陡然下降,因此關中的戰略防禦地位也隨之下降。


但隨著北方遊牧民族的發展和活躍,來自北方的軍事壓力陡然提升,關中之地便西的地理位置,不利於國家開展有效的打擊。反而長城一帶的軍事防禦顯得尤其重要,如果要縮短整條北境線的軍事補給,那麼軍事重心的東移也成了必然的趨勢。

3. 大一統國家的形成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秦一統局面建立以來,中央政府對於地方的控制始終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秦國為了加強地方控制,秦始皇開始東巡,但這並非長久之計。漢朝地方發生過“七王之亂”,唐朝的“安史之亂”也由地方節度使所為,而地方節度使的問題也伴隨著整個唐王朝的始末。


其實在隋煬帝時期就已經發現了中央政府“鞭長莫及”的問題,尤其是河南、山東一帶的叛亂由為猖獗,隋煬帝也因此下令於中原地區挑選洛陽修建東都,這也標誌著中央集權的國家向中原地區轉移政治中心的開始。後大一統國家幾乎都將都城選在國土的中心位置,以便加強首都的輻射範圍,達到有效控制地方的目的。

因此,關中地區的地位下降,主要是由於經濟中心的轉移,軍事重心的轉移,和大一統國家政治統治需求所決定的。


棍哥觀史


關中地區位於陝西省中部,水源豐富、氣候適宜、土地肥沃,非常適合人類繁衍生息。東西南北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從戰國時就有“四塞之國”之稱,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隨著時間推移,人類活動的增多,特別是黃河不斷改道,致使關中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旱災、水災不斷侵蝕,自然條件不斷惡化,再加上關中地區人口眾多,植被破壞嚴重,惡性循環,生態不復,人類生活受到影響。另外,東漢末年以及兩晉覆滅後,北方進入了嚴重的戰爭混亂時期,百姓生活動盪,再加上西邊、北邊的少數民族不斷侵犯,連年戰爭迫使當地民眾大量逃亡長江流域等南方地區。先進生產力和生活技能的南遷,帶動了南方的發展,南方隨即發展起來。特別是航海技術的掌握和興起,更加助力了南方經濟的發展。歷朝歷代越來越看重南方,國家重心也逐漸南移。關中地區的優勢不再,悄然退出了歷史舞臺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但靠西部大開發等政策的指引和推進,關中地區一定會雄風再起。


銳學習


最關鍵的,是氣候變化。氣候,決定一切。

因為青藏高原不斷隆起,阻止了印度洋暖溼氣流進去西北,所以,西北氣候,越來越乾燥寒冷。

在軒轅黃帝時期,西安最低氣溫是零上19度,年降水量18000毫米,跟現在的熱帶一樣。河南盛產大象,所以叫~豫。長江流域那個時候的氣候,相當於今天的亞馬遜叢林。


老冒574


因為氣候變化在唐朝時期政治中心開始轉移。唐朝貞觀年間(公元627—650年)由於氣候突然變冷,災害不斷。由於三門峽天塹阻隔,運送江南糧食的漕運船不能直達 ,長安無法滿足政治中心的糧食需求,軍隊被派到外地就食,政府官員也到外地就食,唐高宗李世民執政期間有一半時間在洛陽工作。武則天執政二十二年中,只有二年待在長安,其餘時間都在洛陽。從那時起長安走向了沒落。


ls3979


關中本來就是歷代帝王為了躲避戰亂而選擇建都的,有個屁天府之稱。華北平原才是糧食主產區。漢代以前秦是因為遠離中原,各家諸侯國打來打去,秦才有了崛起機會。春秋之時秦算個什麼玩意。漢代前期打不過匈奴才建都長安依靠天險。劉邦建都長安,卻常年居住洛陽。自古以來關中崛起的王朝大都是因為各方諸侯在中原打的精疲力盡,關中諸侯坐收魚翁之利。


大華


再簡單地說,在傳統農業社會中,關中有著很好的農業生產天然條件,有著東西南北交通的交通樞紐,有著守關護國的軍事意義,無論是守國還是拓疆的,都有著極高的價值,故為必爭之地。現在為啥不爭了,與農業產業在現代經濟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關,與生態環境惡化有關,與北方與中西部人才流失有關,這些不是抄來的,領悟的對與不對請提供板磚。


腸恨割


關中,最早的天府之國,中原龍首。歷史上,擁有關中者,才能擁有天下。周如此,秦如此,漢如此,隋、唐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