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场第一站

我的职场第一站

1983年7月,我大学本科毕业了,母校是湖南师范大学,那时候还是湖南师范学院,离开学校的准确时间应当是1983年7月22日,整整35年了!今年还是母校80周年大庆。

当时大学毕业不像现在自己找工作,我们那时候叫分配工作,我被分配到湖南湘潭的一所中学教书。记得前往学校报到的那天,从市区坐公交车因为提早一站地下车,结果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学校。一路上的心情被较远的路程和简易的沙石道路、还有两边低矮的民房所影响,全没有了毕业参加工作的那种兴奋,我意识到了虽然属于市属学校,但是学校却远在郊区。果不其然,到了学校一看与农村中学没什么两样,学校教导主任接待了我,办完各种手续后给我分配了一间宿舍,说是宿舍,从外表看,其实是一间低矮、漆黑、潮湿的简易木屋,地面就是泥土没有任何处理,当时心情真是糟糕透了。

八十年代初期大学毕业生较少,谓之"天之骄子",而面对这样的现实,心理反差极大。

但是接下来的一幕却给予我深深地感动,也是我人生职场第一站收获的第一份浓浓的温暖。管后勤的校长亲自带着我到宿舍,一进房间只见房间里已经摆好了床、写字桌、椅子、洗脸架等,全部是新做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校长说:"现在学校条件有限,你先将就着住,家具全部都是新做的,还没有来得及油漆。"接着又说:"由于学校条件不好,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来本校工作,这一次我是在教育局霸蛮抢了8个大学生,特别你是来学校工作的第一个生物学科的本科生,我多次去教育局才把你要来的。"话不多,但我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这个校长、这个学校对人才的渴求。接着他陪着我到学校的操场和校园走一走,他指着操场的足球门框对我说:"这是我要校办工厂(那时候每个学校基本都有)连夜赶制出来的,知道你们年轻人喜欢运动"。虽然看起来这个门框不标准,但学校为我们刚来的大学生创造条件的举动却是超标准的。

这位校长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给我上完了我的人生职场第一课,这节课的题目应当就叫"真诚待人"。现在回想起来,人生要上的课很多,每个阶段的第一节课非常重要,感谢这位校长给我上的职场第一课,这一课让我面对条件简陋的工作环境把心给安下来,也使我明白在以后若干年的职场生涯中如何真诚对待别人。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由于当时师资力量有限,我的教学任务都是"跨头"的,这是学校的一句行话,就是同时教不同的年级。我当时教初一、初二、高一,还有一个高考复读班,教学任务繁重,特别是高考复读班,都是一些久经考场的老将,有些年龄比我还大。如何教好他们,我颇费了一番心思。在这种复读班上课不用像教初一、初二、高一学生那样经常要去维持课堂秩序,这些学生都安安静静的,开始给他们上课时基本上没有人听我讲课,有的在睡觉、有的在看其他的课本、有的在发呆,……。直到有一天我把一份市教科所下发的试卷进行讲解,才慢慢把这些"高考老将"们吸引到黑板上来。为什么呢?课后我才知道,这份试卷的最后一题他们复读了几年一直都没有人解出来,因此,这些学生一下子就全神贯注起来,等到我把他们关心的那道题解完,这些学生竟然全体起立鼓掌,我当时真的感到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为这些"老将"们感到,也为我自己感到。之后,课堂上他们认真听讲,课后经常来我宿舍求解题目。

其实职场就是一个凭本事吃饭的地方,没有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就没有人信服你。这段经历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时时提醒自己、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学习永无止境。在职场中你的能力水平是你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之一。

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得有更高的追求,考上研究生一直是我的梦想,站在学校的角度是不希望我们这些新来的教师去考的,因此学校规定只准考一次。面对如此苛刻的规定,为了梦想只能奋力一搏。我利用暑假回到母校参加外语补习班,利用寒假回到母校补习政治考试内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复习功课,终于盼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记得那时一个春天的上午,我从长沙返回学校,一路走着、一路满脑子心灵感应般地想着我的研究生复试电报(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通信)通知可能到了学校,一到学校门口见一同事,我还没来得及打招呼,他就说:"你的复试通知来了。"人是不是有第六感觉啊!真的在我身上验证了一次。

人生的路很长,职场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平台之一,在职场中要走稳、干好,但是一旦条件成熟我们应当有更高的追求,合适的职场规划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

两年后,我带着研究生入学通知书、带着对工作了两年的学校的依依不舍、带着我人生职场第一站所打下的基础投入到新的学习工作岗位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