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创作,除了情怀还有什么?

“非专业”创作,除了情怀还有什么?

《乘着绿皮车去旅行》近日播出,非专业纪录片创作者的作品再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有人认为,他们的作品缺乏专业性,可以轻易被分辨。但另一方面,除了市场的回应,他们对纪录片领域是不是还有更多意义?不是专业出身,做纪录片又有不可弥补的劣势吗?

文 | 多米

最近,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一部旅行题材纪录片《乘着绿皮车去旅行》。在这之前,这部作品就在腾讯、优酷、B站等网络平台率先露面,以“质朴纯净”的标签受到小范围关注。

当我们看到这部影片的创作团队,就会发现《乘着绿皮车去旅行》的质朴,不仅在于题材和理念,更根本的是源于其主创团队人员背景。这部纪录片的制作团队“左右视频”,是一个军事历史短视频自媒体平台,在没有专业人士进行一线参与的情况下拍摄完成。

“非专业”创作,除了情怀还有什么?

这样的现象并不新奇,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纪录片领域就曾出现一批“非专业”的拿摄像机的人,创作了不少具有变革意义的作品。而今日,非专业创作者再次涌现,虽然在知识技能方面很难与专业人士匹敌,但他们的作品却屡屡获得市场认可。

那么,非专业人员在纪录片领域有怎样独特的优势,又是否存在难以弥补的裂痕?他们的身份,是一块短板,还是一种解构?

“非专业”创作,除了情怀还有什么?

媒介技术提升,专业边界不再密闭

回顾并不久远的历史即可发现,似乎每一种技术的进步总在打破艺术创作的壁垒。曾经,电视台里的导演、摄像们有着旁人无法照搬的资源和硬件技术。但当这些阻碍开始消解,我们便看到了许多生涩鲜活、风格迥异的“非专业”纪录片。

当DV开始出现,单反成为流行,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够将镜头对准自己的生活或任何感兴趣的内容。媒介使用的技术门槛降低了,如果愿意,任何人都可以拍纪录片。而现在,新媒体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容量的播放平台,更多的纪录片作品有机会在网络上的公共领域传播;人们口中纪录片产业的“回暖”也给了更多人加入这场热潮的机会和理由。

“非专业”创作,除了情怀还有什么?

《乘着绿皮车去旅行》循着导演心目中的叙事节奏,将以绿皮车为载体的旅行故事在影像中娓娓道来,无论从网络平台的市场角度,还是央视频道的专业角度来看,这部作品都受到了相对的接纳与认可。《寻找手艺》的张景,带着屈指可数的伙伴近距离拍摄199位手艺人的故事,人手紧张到摄影师需要身兼两职。摄制艰难,最终作品却一度受到关注与热议。

更早一些,以前为节目主持人、话剧团演员的杨荔娜,用两年的时间拍摄完成了一部名为《老头》的纪录作品。她的动机出发点甚至更为纯粹:“1996年,我搬进北京青塔小区,有一天,我路过看见一群老头坐在大墙底下,觉得他们好看,就拿摄像机记录了他们。”

“非专业”创作,除了情怀还有什么?

纪录片《老头》

事例似乎在向我们证明,只要带着热情与憧憬,非专业纪录片人员就可以随时出发,开启一段纪实之旅甚至一举成名。这样看来,纪录片的专业边界真的被打破了吗,或者非专业人员是否有他们独特的魅力点呢?

热情之外的非专业特质

对于以上的问题,或许从非专业者的感言和观众的反馈中,能找到答案。

在《乘着绿皮车去旅行》的B站评论区,留有许多“深有感触”的评论交流。绿皮车已经长久地淡出公众的视野,但在很多人心里,它却是儿时的记忆和情怀的寄托。“绿皮车”的故事从选材这一步就已经非常有心。

“非专业”创作,除了情怀还有什么?

创作者的出身并不专业,但是对题材的敏感度和理解力确实在线。当然,并不是专业人员无法做到题材上的突破,而是当创作者的圈子扩大,作品数量增长,才会有更多的几率来覆盖到那些有意义的题材上。

同样体现非专业纪录片人对题材的贡献的,是林俊宇的纪录片团队。这些非纪录片专业的90后,一拍即合地凑在一起,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他们关注美景,关注村庄,并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了一项公益。《觅世:东门之屿》《扶摇万里》《天宝古寨》《梧桥村》……对这些作品来说,市场的回应已经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他们用纪录片践行公益,也在完整当今纪录片在中国的时代意义。

“非专业”创作,除了情怀还有什么?

林俊宇团队拍摄的纪录片《觅世:东门之屿》

另一方面,引起感动和共鸣的纪录片,不能满足于简单的选好题材。非专业的纪录片团队,没有固定的制度要求,能够在拍摄素材的基础上自由剪辑和叙事,也就有机会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故事本身的意蕴。

《寻找手艺》的导演张景说,“拍摄手艺人其实就是在拍另一个自己。”《乘着绿皮车去旅行》也着重讲述了旅行者的内心世界,“绿皮车”是连结镜头前后、屏幕内外的媒介。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拍摄者、被拍摄对象和观众协调地处在同一个语境、同一个时空之内,强烈的融入感和共情感也就自然出现。

“非专业”创作,除了情怀还有什么?

纪录片的创作,需要融入常创作者艺术素养、叙事策略,以及看待世界视角与思维方式。非专业人员与“正规军”的区别,并不止于拍摄技术与剪辑技术的层面,而在于他们能带来一丝突破常规的惊喜。

在实地拍摄过程中,这些“外行”们经常会遇到更多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寻找手艺》的四人摄制组,原本计划拍摄桑皮纸的制作,到了拍摄地点才发现这种作坊早已被废弃,好心的手艺人让他们拍摄了自己收藏的最后一捆树皮。拍摄经验不足也好、无法充分调研也好,外行的团队似乎总会碰到更多的难题,但也正因如此,那些意料之外的故事才更加真实,更加富有意味。衰败的作坊,犹在收藏的纪念物,正是古老手艺在当代最真实的遭遇,也是手艺人在无奈与释然之间的徘徊。这样的巧合和挖掘,很难说可以被专业团队所代替。

“非专业”也在制造遗憾

非专业人员走进这个领域,从纪录片效果上与专业团队有着明显的区别。《乘着绿皮车去旅行》中主人公生涩的配音,散漫的叙事节奏,都带有与创作者背景紧密相关的特色。《寻找手艺》在传递感动的同时,也收到“不专业”“土得掉渣”的网评。导演张景谈到遗憾,“就是拍摄过程太过走马观花,都是随性拍的,缺乏深度;拍摄过程中,团队人员经常变动,我也很容易有情绪,这种情绪会给片子带来很大伤害,很不职业。”

“非专业”创作,除了情怀还有什么?

纪录片《寻找手艺》

《乘着绿皮车去旅行》中,画面与同期声能够传达的内容非常有限,绝大部分信息需要主人公的旁白画外音来补充说明。另外,故事情节的勾连性也比较弱,缺少详略的划分和处理。作品中的这些遗憾,也都与创作者的业余背景紧密相关。

某些意义上,仅仅带着热情,不足以成就一部好的纪录片。

“非专业”创作,除了情怀还有什么?

最近正在浙江卫视热播的纪录片《西泠印社》总导演许继锋说,“公众往往会聚焦于现象,认为那就是真相的全部。但真相有完整的逻辑,它不是一个水滴,它是一条河流。”在许继峰眼里,公众的“记录”与专业人士的区别在视野的宽度和连结的逻辑思维。那么,非专业纪录片从业者在这条路目前迈出了多远呢?这是一道可深可浅的沟壑,不会拦截每一位跨领域的纪录片工作者,但却是值得关注的一项特质。

分析完这些作品,我们才恍然明白,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创作者的身份,而是每一个独特的作品。所谓的专业创作,不应该成为“正规军”们恪守陈规的理由;所谓的非专业创作,也应该最大程度考虑到观众的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