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頂住不送孩子去輔導班的家長 才是真的“剛”

“這位家長,像您這樣的,我們教育不了了,您回家多教育教育您兒子。孩子這空間想象能力得從小培養,晚了可就把孩子耽誤了”“這位家長,這才幾天沒見,您看著可又滄桑了”……以上這些極具社交“殺傷力”、情商要不是約等於0的人都說不出來的話,出自我兒子的輔導班老師之口。

作為一名從小到大沒跟誰服過軟,小時敢跟老師叫板,長大敢跟老闆叉腰的“中年老母”,自從兒子進入幼兒園、邁進輔導班,我的風格就越來越“不剛”,慫到自己都有點瞧不起自己。套用言情小說常用句式,在老師面前,我已經“低到塵埃裡”。

曾幾何時,我也下定決心,決不把辛苦賺來的銀子,拱手奉上“造福”輔導班。隨著孩子年齡漸長,慢慢明白,即使你想做很“剛”的家長,可全世界都會組團來“剛”你,實在是現實不允許,“臣妾做不到啊”。

首先,送孩子去輔導班,壓力來自於孩子本身。

生閨女的家庭或許還能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生兒子的家庭,一到放假就雞飛狗跳慌亂一團,全靠爹媽“負重前行”。

不知道現在孩子們的生物鐘是怎麼運行的,小朋友們都是上學時起不來,放假時睡不著。工作日每天7點起床,鬧鐘都把鄰居吵醒了,人家還抱著被子睡得香著呢。好不容易熬到雙休日,人家恨不能不到6點就一個鯉魚打挺,不把全樓人都吵起來不算完。總結起來,規律就是哀其不爭,“怒其不學”。

這要是不送去輔導班,留在家裡堪比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孩子,您得拿他怎麼辦?再說了,送娃去輔導班,要錢。不送娃去輔導班,就得您自己輔導,根據家長們的經驗總結,可能“要命”……

媒體的頻繁曝光,進一步讓公眾認識到,陪娃這件事是絕對的高危行業。繼陪娃寫作業“拍出骨折、氣到腦梗心梗住院”後,有一位媽媽更是身不殘志更堅,陪小學的娃寫作業順便考取了教師資格證。

其次,送孩子去輔導班,壓力來自不爭氣的“老父母親”。

隨著各類社交媒體、短視頻類應用的出現,現代人打發空閒時間的App越來越多,可方式卻越來越單一。每次陪娃上輔導班,等在門外的我,都會發現,家長們無一不是抱著手機,刷得不亦樂乎。

父母把孩子送進了琴棋書畫、足籃排球、游泳街舞滑雪編程,各式各樣的輔導班,恨不能培養出十項全能、愛好廣泛的“牛娃”,可自己卻淪為只會對著手機傻笑的無趣之人。

在家裡陪孩子的節奏也是夫妻互助,“你陪孩子一會兒,我去刷會兒手機……”過段時間,再來換班。刷手機時的輕鬆愉悅、不動腦子,與陪娃寫作業、研究題目時的絞盡腦汁、竭盡全力相比,“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家長們自然選擇了EASY(簡單)模式。

明知道某些興趣班花費不菲,除了讓孩子打發時間,多半起不到什麼修身養性的實際效果,仍然毅然決然地為之埋單,本質和花錢圖清靜沒什麼區別。

其三,送孩子去輔導班,壓力來自家裡的“豬隊友”。

這裡的“豬隊友”可絕不單單指配偶,曾經讓80後、90後家長“頭懸梁錐刺股”的祖輩,退休後再次發揮餘熱,拿起了教育指揮棒。

就以我媽為例,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她,退休後再就業重新上崗,肩負起我家育兒的重擔。不過,老人家主要負責把擔子往我身上壓。“你看看人家××阿姨家的小外孫,鋼琴都學到幾級了,你看看人家××阿姨家的小孫女,外語說得多流利……你看看人家××的爸爸,一回家就陪孩子學……再看看你們……”

說實話,本來身為“老母親”的我,是不怎麼焦慮的,結果每天被我媽這麼碎碎念,整得我都快抑鬱了。這一代年輕父母,多數都標配習慣唸叨“別人家孩子”的爸媽。

儘管深知這種比較式教育的可怕性,也想盡力避免這種來自原生家庭對孩子自尊心的傷害。可結果卻是,要麼“剛”住了老人的唸叨,嚴重影響了家庭的安定團結,要麼和老人“同流合汙”,共同把孩子推進了輔導班的大門。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年頭,能頂住不送孩子去輔導班的家長,才是真的“剛”。(白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