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大雪封山,

靜寂之中並非了無生機。

徑山喝石巖前的茅棚裡,

法欽禪師跏趺而坐,

鼻息輕緩,

綿長的氣息在寒空中凝成白霧。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法欽禪師遵照師囑

“乘流而行,遇徑即止”,

行腳至徑山,

於喝石巖畔卓錫修行,

是為徑山禪派開山之祖。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這是唐玄宗天寶

(742~756年)年間的平凡的一天。

禪師旁邊,

風爐上的一口鐵缶裡,

不知幾日前煎煮的茶湯,凍結,

宛若一塊碧玉。

禪師在研磨精細的翠綠茶湯中,

了知當下每一口茶香的因緣所生。

有種有心地,因緣能發萌,

於緣不相礙,當生生不息。

在四大虛空中,

在徑山的五峰環抱中,

法欽禪師手植的茶樹,

在穀雨的潤澤下萌發。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徑山茶與禪的因緣已有1200餘年,

法欽禪師承襲牛頭禪之禪法,

以“本寂心境”,

不為榮枯貴賤所迷。

法欽禪師的一杯茶,

放下了世人貪執的味道,

觀照萬法的本然,

絕諸愛惡迷情,

於是,由茶悟入,

亡迷情斷苦因,

從而度一切苦厄。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三百年後(1137年,南宋紹興七年),

大慧宗杲禪師於徑山高登倪座,

將疑心妄解捏成鐵丸塞入求道者的嘴中,

讓你咬碎它、參破它、並告訴你,

千疑萬疑,只是一疑。

能在祖師的話頭上參破,

生命中的種種疑情如虛空粉碎,

就能於祖師把臂同行。

參禪就是參話頭,

成為八百年來禪者修行見性

最為重要的法門。

疑情就在話頭中,

從話頭中見自己的本來面目。

作為“臨濟中興”的重要人物,

大慧宗杲禪師以直截峻烈的禪風,

讓多少紅塵中人

在“茶裡、飯裡、喜時、

怒時、妻兒聚頭處,

賓客酬酢處、辦公職事處、

得大徹悟。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關於茶與禪,後世人演繹頗多,

但是何為“茶禪一味”?

“徑山茶宴”究竟為何物,

世人依舊不得而知,

看來,只有“上山去”。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2019年,歲在乙亥,

我於冬至過後的某日清晨,

披霧鑽雲,其後,

在安靜的古剎內見到了

這裡的監院法湧法師。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法湧法師深諳茶禪一味之道,

談茶之前,先與我說禪法。

“徑山茶宴的流程並不複雜,

難的是在簡單流程中的

每一個行為裡展現出內心的純粹,

而且,這樣的心境是念念相續”

“禪宗的僧人在修行的過程中,

要用三千威儀來要求自己,

要用打破六道輪迴的枷鎖來激勵自己,

這才是真正的、極致的生命藝術”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佛教的修行可以說是一種極致的藝術,

用現代的話來講即為行為藝術。

出家修行是徹底的放下,

度化眾生是全然的承擔。

“這樣的極致如果和茶聯繫起來,

會是怎樣的狀況呢。

有一句禪語 : 芥子納須彌。

在一顆米粒大小的空間裡

可以容納整個大千世界。

如果運用藝術的形式

不是為了與道的統一,

那麼這樣的藝術也將在短期內幻滅。

那麼,極致藝術,

是否就是器物的稀缺與美輪美奐?

是否就是展現過程中的繁瑣 複雜?

是否就是在喝一口茶時

滿足了你百般情緒的期待呢? ”

“顯然不是的,

茶禪一味的藝術,

存在於那些仍然繼承著

禪宗的坐香傳統的寺院裡,

那些在寺院的冬季,

一枝香接著一枝香的禪堂坐禪中,

在那些從早上四點

到晚上十點的早課晚課裡,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禪茶的傳統,在唐代百丈禪師所立的清規、

一直到宋代的五山十剎,

直到現在的徑山寺,

要在宋代大慧禪師修建的千僧閣遺址上,

建起的新禪堂裡。”

“有禪法的命脈在,才有徑山茶宴在”

法湧法師這樣對我說。

而禪,

按照徑山寺第121代方丈戒興法師的話講,

它是活潑潑、圓融融的,

祖師們為引導後學,

可謂是煞費苦心,

以種種方便來接引。

而茶,

就是其中一種方便。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中著紅色袈裟者為徑山寺121代方丈戒興法師,旁為日本來華訪問僧團

大慧宗杲禪師有詩云:

“好將一點紅爐雪,散作人間照夜燈。”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戒興法師在一篇名為:

《徑山茶宴所載之至道》的文章中寫到;

徑山禪寺祖師們通過茶宴

這一形式來接引後學,

一來就手中茶之方便,

二來以事來顯理。

其茶宴中的一唱一吟,

一動一靜無不體現禪的特質和精神內涵 ,

以佛心為之體,

以茶宴為之相,

以動靜之為用。

在這一場茶宴中,

僧人舉手投足,

揚眉瞬間皆是自身清淨圓明的妙用在,

只是看我們是否懂得明瞭。

這一場茶宴中有動相、有靜相,

亦有了然不生之相。

各種因緣彙集,

看眾人是否把握得到。

這一盞茶蘊涵著

佛法心燈的相續之理,

就看是否能以這外界之光

明境喚醒行人自身之清淨佛性。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從法湧法師處告辭,下山,

在其後的一天,

終於在遍尋過往的報道中,

復原出一場莊嚴而隆重的

“徑山茶宴”,

一時間我彷彿跨越千年,來到南宋。

立於日僧圓爾辯圓,

師從無準師範禪師時,

求法的禪堂。

一尊佛像,默於案上。

兩束鮮花,寂然供佛。

側面木架,一隻大鼓靜立。

它背後的牆上,

寫著:迎侍、說法、點茶、

諷誦、上堂、普請。

時間來到整點,

進來了十二位法師。

灰色的海青,

他們淡然,篤定;有序,從容。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再看牆上“茶榜”正文內容:

“方丈和尚,今日午齋畢,

就雲堂點茶特為茶葉博覽會

諸嘉賓聊表微忱,

諸法師及居士善信,同垂光伴。”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茶榜,屢見於禪林清規。

也就是說,一般會在寺廟中出現。

一種是簡要告示茶會各項內容;

另一種是寺院來了新主持上任,

要先點茶葉,

後鄭重寫出“茶湯榜”,

再行“茶湯禮”

(詳見《敕修百丈清規》卷第二)。

南宋惟勉禪師在

《叢林校定清規總要》中稱,

“茶榜,擇人敘德,

書於絹素,其禮至矣。

如無榜,須具狀請。”

整場徑山茶宴有著

明確而莊重的儀式程序。

從張貼茶榜、敬請入席、

迎請方丈、擊鼓集定、

唱誦進香、煎湯點茶、

靜坐吃茶到收盛退堂,

共有十多道禮儀程序貫穿於茶宴之中。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期間,賓主、師徒之間

均採用“參話頭”進行交流,

隻言片語間慧光顯現,

意味深長,無不透露出嫻靜、

清新的禪茶一味的氣質。

點茶結束,

茶頭僧依次為嘉賓行茶。

行茶的過程,

緩慢、莊嚴。

這是茶與人的對話,

也是茶與禪的對話。

(完)

交通路線: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徑山

三千威儀一盞茶,在這裡體會何為“茶禪一味”

目前,每天發4班車。發車時間為:徑山寺7:20、12:20、13:20、17:30(至餘杭);六公園8:40、9:40、14:40(至餘杭)、15:40。

同時還有兩趟“區間定時班”:餘杭至徑山寺6:00,餘杭至六公園7: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