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已成常態?為人父母卻不自知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許多原本被認為是“家務事”的“虐童”案件被曝出來,這些案件“虐童”的方式千奇百怪,理由更是五花八門。當然,“虐童”案件絕非近幾年才開始出現的,反而是因為互聯網的出現使這些案件能夠暴露在陽光下,暴露在大眾面前。這些“虐童”的案件,同時也在審視著我們的良知。“虐童”不只是打罵,毀掉孩子的興趣是最嚴重的“虐待”。

被譽為“臺版黑鏡”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看完之後,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些許感想。在反映社會現實這方面,臺灣影視確實是要比大陸影視業走得遠一點。

“虐童”已成常態?為人父母卻不自知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有僅僅是把孩子當作玩具,用“遙控器”隨意控制孩子人生的家長;有不顧孩子的意願每日監控孩子,試圖掌握孩子所有動態的家長;有夫妻不和卻將原因歸結於孩子成績,一心只在乎孩子學習的家長;也有隻將孩子當作胚胎,失敗了就要被銷燬掉的家長。這些家長千姿百態,但所指向的核心就只有一個:孩子是他們的奴隸。他們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是自己的所有物,孩子的未來必須按照自己的意願走。

這種現狀其實並不是存在少數人的家庭,儘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同樣多數的孩子,都得不到他們想要的快樂。可笑又可悲。家長們打著“為你好”地旗號,彷彿掌握了絕對的號令,命令孩子,無論有再多的不滿,也只能小心地收起來,繼續學習。

“虐童”已成常態?為人父母卻不自知

很多人都說,孩子們身上揹負了太多的期望,這裡面有父母的、長輩的、老師的,唯獨沒有他們自己的。

英國作家麥克尤恩的小說《兒童法案》中,女法官菲奧娜在判決一起涉及孩子的案子時說過這麼一段話:“左右我裁決的是這個孩子的福祉,我必須決定E的福祉涉及哪些東西。”法官判決的決定性根據是也只能是孩子的福祉。(福祉:安康和利益)

孩子絕不僅僅是婚姻遊戲中的賭注,不是母親們討價還價的籌碼,更不是父親們在金錢上或情感上忽視的對象!

當你的孩子出生,他就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他會有自己的生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家長需要做的絕不是過度的干涉和控制。

“虐童”已成常態?為人父母卻不自知

當然,我來到這個世界,生來就有充滿愛意的父母,沒有虐待,並且因為地理和社會的緣故恰好逃避了戰爭和貧窮。因此,我站在高處做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和一個批評者要容易得多。我確實沒有經歷過那些貧窮和無助,沒有經歷過全家的重擔都系在一個人身上,全家的希望就是孩子考上大學的苦難。

可這不代表我不能去感受,不能去批評。我沒參與過但我見過那些被壓抑著自己性格的學生在晚自習時痛哭,聽到過那些被虐待的孩子無助和不解的哭嚎,直到有人來勸解才停下,可父母仍覺得不夠解氣非要繼續打罵......

或許我不能去批評什麼,也不能改變什麼,還是希望多數父母明白:讀書是出路,卻不是唯一的出路。過度的逼迫換來的或許只是失望和痛苦。

至於那些無可救藥的“虐童”的父母,道德之外自有法律的準繩,一旦越過那條紅線,沒有人能夠逃避它的追責!

“虐童”已成常態?為人父母卻不自知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看懂人生,為孩子提供一個和諧溫馨的環境。

“虐童”已成常態?為人父母卻不自知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公號:往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