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男主風漸起,兄弟情並非“穩賺不賠”,謹防落入同質化窠臼

2018年年末,《原生之罪》、《古董局中局》等雙男主劇集湧現,而通過輿情官整理的表格不難發現,2019年將是雙男主的“大年”。

雙男主風漸起,兄弟情並非“穩賺不賠”,謹防落入同質化窠臼

在大女主劇、大男主劇的熱潮減退之下,雙男主劇作似乎蔚然成風。從去年暑期刷屏朋友圈的“鎮魂女孩”到當下的《古董局中局》等,甚至更早一點的《白夜追兇》……雙男主的崛起不僅彌補了單一主角男女CP的後勁不足,也讓影視劇市場的陽剛氣加重了不少。

紅線vs紅利,雙男主成破圈層利器

雙男主在2018年成功出圈,《鎮魂》便是最好的註腳。

得益於自來水的主動安利,讓《鎮魂》實現了病毒式傳播,各種衍生內容層出不窮。顯然,在粉絲經濟紅利下,這種沒有明顯賣腐、及裸露情節的兄弟情,不但收割了大量的粉絲,也給製作方不少新的啟示,雙男主或將成為重要戰場。

雙男主風漸起,兄弟情並非“穩賺不賠”,謹防落入同質化窠臼

不單是迎合“她經濟”市場的發展,在製作上,大部分雙男主劇的表現都可圈可點,拍攝鏡頭都十分講究。不論是懸疑向的《原生之罪》還是現實題材的《大江大河》,幾乎都不使用色彩明麗的濾鏡,而是低飽和度低對比度,呈現出電影的拍攝質感。

在《原生之罪》和早前的《白夜追兇》中,劇中呈現兇案現場的局部特寫鏡頭與介紹環境的大景別相結合,粗糙凌厲的光線,將緊張壓抑的氛圍營造的十分到位。

雙男主風漸起,兄弟情並非“穩賺不賠”,謹防落入同質化窠臼

不僅在製作上花了心思,劇情的設定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或許也是有利於雙男主出圈的原因之一。

在這類劇中,普遍用一條線索作為主線,同時兩個人會分別展開支線劇情,最終又會因為誤解或是情感因素使得兩條線條產生交集,從而繼續推動主線劇情的發展,比單一的男女主角有更飽滿的故事容量。《鳴鴻傳》中的沈十五和劉星雨,分別喜歡上了劇中的月兒和王詩詩。但是,通常最終會選擇迴歸到兄弟情或者友情,呼應雙男主的主題。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不難發現,雙男主劇以IP改編較多。網絡推動亞文化的崛起,但如何把窄眾化的喜好進行柔化處理,提煉出符合大眾審美的看點,需要把握好“紅線”與“紅利”的標準。那些待播的有耽美傾向的劇如《陳情令》等,面對政策高壓線時,也務必謹慎。

輕情感、重情節,懸疑探險成主要操作模式

據總局監管中心發佈的《2018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網絡劇篇)》顯示,2018年全網共上線包含懸疑元素的類型劇35部,佔網劇總產量的16%。同樣在這份報告中,調查顯示喜歡懸疑、推理、題材的受訪者佔比從48%上升到60%。

隨著懸疑題材一路行情看漲,在2018年年末更有蓄勢待發之意,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還有更多的懸疑+網劇正在襲來的路上。盤點即將播出的懸疑向網劇,越來越多的懸疑探險都心照不宣地選擇了雙男主作為主要敘事模式。

在中國文學發展上,近現代推理小說深受來自英國的福爾摩斯系列影響,往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的推理小說都逃不開懸疑探案+雙男主的模式。目前的懸疑劇也帶有這樣的意味,不論是兩位男主角性格的設定,還是情節的發展,都有著相似的元素。

雙男主風漸起,兄弟情並非“穩賺不賠”,謹防落入同質化窠臼

不可否認的是,這個模式的確有其長處。

在這種模式下,情節刻畫是主要著力點。在傳統男女主角模式中,主角的發展往往跳脫不出男歡女愛的敘事桎梏,而雙男主的設定則讓編劇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在強強對敵或強強聯手中,迸發出的火花、製造出的矛盾也更為強烈。

在主角的設定上,一般性格互補,比較經典的是《絕代雙驕》中花無缺風采翩翩,氣質出塵,而小魚兒則機靈敏銳、嘴硬心軟,兩人敵對時相互牽制,合力時則威力無窮。

要注意的是,雙男主的情感模式與男女CP的愛情路線不同,一般有“好兄弟”、“死對頭”兩種模式。準確找到雙男主之間情感的平衡點,在彼此培養默契的過程中,需要用並肩戰鬥來試探和磨合。

在《古董局中局》,夏雨飾演的許願一副欠颼颼的京痞模樣,而喬振宇飾演的藥不然則是禁慾精英。劇中兩人比試鑑寶時因出現假貨而同仇敵愾的嘴臉,以及許願受委屈後藥不然極力維護開導的舉止,都在推動著雙男主情感主線的發展。

雙男主風漸起,兄弟情並非“穩賺不賠”,謹防落入同質化窠臼

並非“穩賺不賠”,多元化創作是抓手

雖然雙男主崛起成為小氣候,但並不意味著觀眾的無差別對待和走俏保證。

《上癮》捧紅了黃景瑜和許魏洲,後來就有了一大批冒著審查風險的耽美劇出現,結果口碑收視雙雙撲街。除了打擦邊球之外,在改編原著的過程中也要謹慎處理人物情感。此前,改自《魔道祖師》的《陳情令》因為加入女性角色,與片方所稱的無感情線和原著的忘羨CP相悖,引發原著粉的一波聲討。

對於目前的市場而言,來自耽美文學的雙男主面臨的是政策並未鬆動的大環境。對於脫胎於耽美IP的雙男主劇而言,似乎難以突破“兄弟情”的桎梏,不少作品甚至因為沒把握好“紅線”,淪為劇情空泛的賣腐劇。除此之外,扎堆懸疑探險也會導致題材的同質化的風險。

雙男主風漸起,兄弟情並非“穩賺不賠”,謹防落入同質化窠臼

事實上,雙男主這種類型,的確要比單一主角或男女主角更能製造出強烈的矛盾,更能擦出來的絢爛的火花,非常適合展現一些比較“硬”的題材。對於展現現實題材、科幻題材甚至是複合型的題材都是不錯的模式。

值得樂觀的是,有不少人已經看到這些問題並且在努力突破。拿《大江大河》來說,即使沒有男性角色的CP組合,甚至男性角色有各自的感情線,也沒有妨礙它的高口碑和高熱度。而後期還有《平凡的榮耀》、《我的真朋友》等將關注點放在了都市職場生活上。

雙男主風漸起,兄弟情並非“穩賺不賠”,謹防落入同質化窠臼

男人之間的戲是很多的,比如兄弟之間的意氣豪天、俠肝義膽、英雄惺惺相惜。若僅僅只是把“雙男主”作為的噱頭、單靠“兄弟情”來收割圈層紅利,顯然不符合市場創作規律。更無法因此成為全民爆款

影視劇市場的發展需要反覆的摸索和實踐,成功的作品離不開飽滿的情節、精湛的演技以及後期精良的製作。雙男主劇雖然漸成氣候,但若想成為全民爆款,還需要選擇合適的題材,挖掘更深的精神內核,突破“兄弟情”“組CP”的桎梏。

今後雙男主劇集的創作路線應該如何去走?告別圈地自萌,切忌跟風,開拓更多雙男主的模式,立足多元化創作仍是本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